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特别强调要改进美育评价,进一步强化学校美育育人功能,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还存在评价标准单一,几近用一把尺子衡量每一位学生等不科学、不完善的美育评价的做法和导向,挤压并窄化了美育教育的功能。美育评价应
静态展示
(二)动态主题展演评价,丰富校园生活
动态主题展演是为进一步丰盈学生的艺术生活的校园文化氛围,展现学校团队精神与创美能力,学校构建多元化的展示平台,建立常态化的艺术展演及时,注重评价学生在常态化艺术展示中的参与度、协作度、表现度,让学生在动态展演活动中不断呈现自信、胆魄、气度、舞台风采等,让评价赋能个体发展,激扬美育创生力。
学生留青竹刻参赛作品通过班级、社团初赛,推荐个人、团队复赛,再进入校级决赛。作品进入决赛后,该作品的学生再由专业教师对其打磨,辅导其展演方式,如对其走姿、服饰、头饰等一系列动作要领进行专业指导,以“人、竹合一”的方式,让竹刻艺术以最美的姿态呈现在舞台上,加强了竹刻作品的艺术渲染力。展演时还邀请学生、教师、家长多主体参与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展演参与者现场投入的程度、学习目标的达成度、创意的新颖度和创作的质量,协同的精神和向上向善向美的精神风貌等。这些丰富的活动引领学生触摸生活,在多样性成果展示评价体验中发现美,感受美,既让竹刻作品和竹刻艺术深入人心,也促进了学生个性化发展,也能极大调动学生日常学习竹刻技能积极性与主动性。
这种动、静结合拓展性课程成果评价模式,激活了课堂以及校园文化氛围,也充分展现了当代学生具备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未来发展提升素养。
动态展演
“生活化”协调融合评价,让学生学习场景、场景式学习
教育不是孤岛,学习需要共同体,满足学生多样性发展需求。我们立足本土资源,利用主题场馆、村社活动,将“校外的资源”引入学校教育,在真实的场景下,打破突破课堂“边界”,使老师和学生共同行走、学习、研究,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潜能的目的,还保障了学生“主体”地位,拓展了学生文化“眼界”。
(一)走进场馆,拓宽学生文化“眼界”
为了给予学生更加开放的学习环境,激发创新实践的意愿,我们围绕“留青竹刻”课程为社团学生设计了多个场馆学习活动。在区竹刻博物馆中以“寻宝”的方式,小组合作,完成对留青竹刻历史的调研,并在场馆内开展头脑风暴。学生用自己架构的知识框架解决现实问题,不断拓宽他们的思维,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潜能。同时,在区域图书馆中了解如何挑选竹刻相关学习资料,在展馆内如何通过索引功能查阅书籍等,用多元的场馆学习环境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开放性评价环境调动学习主动性,不断引导学生朝着所设定的目标前进。
三塘文化节
(二)走进村社,延伸学生实践“边界”
为了让学生走出课堂,接触社会,构建全时空、全方位、全过程的美育课堂,让学生在真实情景中学习知识、解决问题、发展核心素养。我们融合“村社”协同育人资源,放大协同融合评价的力量,增强校园美育与社会的融通性和多元化的融合度,搭建真实的社群艺术活动平台。如在留青竹刻项目学习过程中,为帮助学生提升“关键能力”,我们联动村社为学生提供富有现实意义的校外学习情景,如天童三塘文化节、鄞州区海丝文旅节等,让学生进行现场布展、刻制、向居民宣传竹刻艺术,并接受社会人士的评价等,让学生真实体会所学知识的社会意义、习得隐含于问题背后的学科知识,更培养解决问题的技能以及对知识进行迁移运用能力。
这种从校内到校外,从社团到社区拓展性课程传承学习,是引入了社会团体提供的社会性美育展示与评价平台,把社会的审美性评价与学科育人性评价的观念、标准统一起来,拓宽美育评价的视野,发展美育评价的社会性育人价值,也为学生更好的适应当下的社会环境与文化自信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基于“留青竹刻”拓展性课程实践的美育评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