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朱邦芬院士科技再发达也需要教师,

教师是人类最美好的职业

朱邦芬: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系、高等研究院教授

尊敬的各位老师,尊敬的校领导:

我国历来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最早办“私学”的孔子那个年代,没有纸,极少几本书由竹简编成,孔夫子是掌握知识、传授知识、具有至高无上权威的圣人;我国近代意义上的面向公众开放的图书馆始于清末民初,在多年里一代一代人主要依靠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来获得知识;过去一百多年中,我国建立了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教师课堂讲授知识、学生课下预习复习做题、通过考试来鉴定学生的学习成效,教师在这过程中起引领作用,正如梅贻琦老校长所言,大师是大学之本,“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前不久结束的清华大学第25次教育工作讨论会进一步突出和凝练了“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即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塑造价值观,而教师是践行“三位一体”教学理念的关键。

邱勇、陈旭为姚期智、朱邦芬颁奖

清华大学突出贡献奖是清华大学对在人才培养和学校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者的特别奖励。过去15年中,我校15位教师获得这项荣誉,他们中间既有黄克智、吴良镛、钱易等德高望重、成为清华学生偶像的学术大师,也有金兆熊、赵南明等为清华大学学科发展呕心沥血的杰出管理者。拿他们作为标杆,今天我站在这里,诚惶诚恐,觉得自己很不够格,只能把这当作学校领导和同事们对我的鞭策和鼓励,我也只有加倍努力,不辜负大家的厚望。

21世纪的今天,许多事情正在起深刻的变化。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传统商业模式,改变了人们交流的途径和方式,也正在重塑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当前方兴未艾的人工智能将可能改变未来知识传授的方式,可能深刻影响师生之间的传统关系模式。

当今,很多学生认为自己可以通过互联网迅速掌握大量的知识和信息,有的觉得老师只是在自己专业范围内懂得比较多,有的觉得在专业范围内教师的知识也非常有限,甚至有误。更有媒体预言,大量教师未来将失去工作位置。另一方面,由于教师本身的局限性,由于教师压力太大事情太多,很少有时间与学生谈心,以至于教授被普遍称作“老板”,只有很少一些教授能成为当今大学生心目中的“人生导师”(mentor)?今天是教师节,这个日子促使我想一想,未来的教师应该怎样适应新的形势?

我初步的思考是:人工智能技术和互联网再发展也需要教师。

1.“照本宣科”的教师也许会被取代,人类的计算能力、推理能力可能比不过计算机,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教师通过开创性研究对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人的猜想、直觉、跳跃性思维等,人工智能很难取代。

2.学生既需要advisor,更需要mentor。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心理辅导,价值观的熏陶,计算机很难取代。

3.虽然学生通过互联网可以获得大量知识和信息,但泥沙俱下,更需要教师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我相信,教师是人类最美好的职业。

谢谢大家!

来源:清华大学本科教学朱邦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26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