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买书勿吝,自己不读,子孙亦必有能读

如何治好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hl/181211/6706972.html

我是那种见了喜欢的书就迈不动步的人,当穷学生那会,在书店见了喜欢的书,不舍得钱,就一趟又一趟地去书店,结果大都是一狠心买下来。

工作了,手头宽裕些,更是疯狂买书。

买了书,一时没时间看,过后,都忘了。我有一位常写书评的朋友更有才,她买书经常买重,买重了就送人。而我好在买重的时候不多,倒是,买过之后常常忘记,所以,在家里捣动书时,常有意外收获。我外甥女就笑话我,说买了书不看,因为书架上有不少没有拆封的。

后来,我发现,喜欢收藏书,书多到读不过来的程度,竟然并非极少数。

季羡林说,他的藏书发展到填满了几间房子。

我究竟有多少书,自己也说不清楚。比较起来,大概是相当多的。搞抗震加固的一位工人师傅就曾多次对我说:这样多的书,他过去没有见过。学校领导对我额外加以照顾,我如今已经有了几间真正的书窝,那种卧室、书斋、会客室三位一体的情况,那种“初极狭,才通人”的桃花源的情况,已经成为历史陈迹了。有的年轻人看到我的书,瞪大了吃惊的眼睛问我:“这些书你都看过吗?”我坦白承认,我只看过极少极少的一点。“那么,你要这么多书干嘛呢?”这确实是难以回答的问题。我没有研究过藏书心理学,三言两语,我说不清楚。我相信,古今中外爱书如命者也不一定都能说清楚,即使说出原因来,恐怕也是五花八门的吧。

翁贝托·埃科的《带着鲑鱼去旅行》一书言:

很多跟我相同处境的人都会碰到——那就是,一般拥有相当可观藏书量的人(比如我吧,我的书已经多到任何走进我房子的人都会第一个注意到,事实上它们早就占据了所有的空间),当他们家来客人的时候,那些人一走进门就例行公事地说:“哟!好多书啊!请问你都读过了吗?”最初我还以为,典型不读书的文盲才会间这种问题,此种人家里照例只有两排书,包括五本平装简易世界名著和分期付款购买的儿童大百科全书。但经验告诉我,很多我们以为还有点刭化水准的人也会说这种话!他们仍旧认为,书架不过是个装“已读”文本的储物架,图书馆在他们心目中可谓是个仓库。

那么,翁贝托·埃科是如何回答这个问题的呢?他调侃道:

当你非回答那个有关藏书的问题不可时,你则会觉得面部僵硬,下颚坚挺,大量冷汗沿脊椎流泻而下占一般来说,过去我都用一种轻蔑、嘲讽的口吻回答:“这个么,其实我一本都没读过呢,否则我干嘛把它们堆在这儿呀。”但这么作答很危险,因为它显然会招来那些进一步的自以为是的追问甚至审问:“那么你读完的书又放在哪儿呢?”经典的答案是罗伯托·雷迪常说的那句:“那些读完的么?因为这里放不下,就都放到撒哈拉沙漠去了。”基本上这会震慑住对手,让他对你佩服得五体投地。但我个人觉得未免太残忍了,而且会把人吓呆。现在我都采取先封后杀的击剑招式:“哦,这些只是我本月底前要读完的书,其他都放我办公室里了。”这种答案一方面暗示了某种无限广大的阅读计划,另一方面的潜台词则是:“我很忙,你可以滚蛋了。”

我认识一位编剧,他也是一位购书狂,别人问他,买这么多书,你看得过来吗?他无数次在心里嘀咕:关你什么事!

可见,爱买书,大概是读书人的一种癖好吧。这跟喜欢打球的多买球拍,喜欢钓鱼的多买渔具,没什么不同。

当然,也有不少只爱买书,但不怎么读书的。

爱到痴迷,慢慢就成了一个癖。但,不能仅仅看到藏书的浪费,而忽视了更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投入,时间与金钱的双重投入。抽烟喝酒不浪费吗?尽管总被劝阻,人们还是乐此不疲。抽烟喝酒,对身体还有明显的害处呢。

我认为,一个人的心思在哪里,他的时间花在哪里,那么,哪里就是他的人生与成绩。

张泉灵在回北京大学面对母校的校友演讲时说:“这么多年里我和青年学生交流的时候,有的人会跟我说这样的话:其实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自己喜欢的职业呢?有多少人会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变成自己终身的事业呢?你是很幸运的。我通常的反驳是这样的:如果你考大学时选的专业不是你喜欢的,而是你父母喜欢的;你的选修课不是你喜欢的,而是拿证多、学分好得的;你求职不是挑你喜欢的,而是待遇好的,请问,你选择时从未拿喜欢当事,凭什么你会从事喜欢的职业呢,并且成为终生的事业呢?凭什么呢?”

选择不会骗人。读不读书,会不会读书,其实,早就埋藏在一个人的选择里。只是,有些人不大愿意承认罢了,人总是爱自欺欺人。

我家里书太多,书架放不下,我就见缝插针,这也放几本,那也塞几本。把家里弄得很不规整,家人总是嘟囔我,无奈,我只得定期清理,送人的送人,能卖掉的卖掉。然而,当我需要用某本书而到处翻找不着时,我就后悔了。

其实,有些书,还是需要收藏的,对于好书而言,不是看一遍就拉倒了,而是需要反复看,有时还需要查阅。书多,阅读机会自然也会增多。比如,前几年我看过石晶晶、周蓓合著的《走近院士》一书,觉得其中有意思的是,书中记录的几位院士大都出生于书香家庭。缪昌文院士虽出生在一个小村庄,但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是读书人,祖父是当地有名的私塾先生,父亲也是个教书匠。王梦恕院士的家堪称书香世家,他的祖父是清朝宣统年间小有名气的才子,父亲学习法语多年,后在陇海铁路任职。在战争流亡中,王家的一箱书籍始终不肯丢弃。这一个有《资治通鉴》《道德经》《康熙字典》《石头记》《西游记》等整套的线装古书以及外文书、科技书的箱子,对王梦恕的启蒙与成长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齐康院士的父亲就是建筑师,他父亲有着丰富的藏书,并订阅了20多年的国外各类建筑杂志,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齐康和他的哥哥们都走上了工程技术之路。

张之洞说:“买书勿吝。田谷之利,不及什一。商贾之利,止于三倍。典籍之利,淑身兴宗,化愚为贤,子孙永保,酌之不竭。一卷之书,有益天下,此其为利,不可胜言。节衣缩食,犹当为之。惟买书须得其门。若无通人可访,则常过书肆,流观架上名近雅驯者,索取翻检,要籍精本,必时遇之。即使买而不读,果于此道笃好,子孙亦必有能读之者。”(《张之洞全集》)即使买了不读,子孙必会有能读的,倒也是一句实话。

斯蒂芬·克拉生所著的《阅读的力量》一书指出,研究结果支持一个众所周知的道理:当书很容易取得,当环境中充满读物时,阅读就很容易发生。家中是否是个充满读物的环境,与孩子的阅读量相关:读得越多的孩子,家里通常有越多的书籍。研究者请一些准教师回想自己在童年与青少年时期的阅读习惯。说自己年轻时不太喜欢阅读的12位准教师都生长于缺乏书籍的环境;10位说自己小时候便热爱阅读的准教师都生长在充满书籍的环境中。

胡适说:“根据我个人几十年来找书的经验,发现我们过去的藏书的范围是偏狭的,过去收书的目标集于收藏古董,小说之类决不在藏书之列。但我们必须了解了解,真正收书的态度,是要无所不收的。”(《找书的快乐》)按照胡适的说法,我收藏的书,还远远不够呢,只可惜,买书的钱还在其次,藏书的地方则没有了。当然,也还是因为没那么多钱买个大房子装书。

正如有网友所言:藏书,其实,是在拼房子。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3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