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百年风雨,弦歌不辍;世纪沧桑,薪火相传。从艰难起步、万里西迁,到百川归海、争创一流,老一辈先贤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新一代良师为学至勤、传道授业,携手造就了一所桃李天下、誉满中外的百年学府,联袂谱写出一阙果行育德、润泽桑梓的世纪弦歌。双甲子校庆在即,官微特推出百年校史中的华大学人系列故事,以飨读者。
随着读书月来临
越来越多山民前往图书馆学习阅读
大家在宽敞明亮的图书馆看书时
有没有思考过图书馆背后的故事呢
有这样一位华师人
在华师图书馆发展的历史中
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
中国“图书馆学教育之父”沈祖荣
年,美国纽约巴塔维亚的图书管理员韦棣华女士来到中国看望她在文华书院(文华大学的前身)任职的弟弟韦德生,并为其看守房子。由于当时学校的图书资料极为短缺,出于职业的本能,韦棣华女士决意在文华书院创建一座图书馆。通过她的不懈努力,一座名为“文华公书林”的小型图书馆得以建成。文华公书林旧馆
为了使图书馆事业有所发展,韦棣华女士还选派了两名热爱图书馆事业的文华大学的毕业生赴美留学,从而开创了中国学生赴美攻读图书馆学的先河。这两位学子,一位是担任过华中大学图书馆学系主任的胡庆生先生,另一位是担任过华中大学图书馆主任、被海内外誉为中国“图书馆学教育之父”的沈祖荣先生。现在的文华公书林
出身贫苦的江边少年
成长为中国“图书馆学教育之父”
沈祖荣,字绍期,年出生于宜昌一个贫苦家庭。祖辈一直是在长江上拉纤的纤夫,父亲后来在城区的江边开了一个小餐馆,沈祖荣在餐馆里帮忙干活。年,15岁的沈祖荣进入宜昌圣公会教堂做勤杂工。年,他被推荐到武昌思文学校就读。年,在完成了中学学业后被学校推荐到文华大学学习,年获得文华大学学士学位。沈祖荣在武昌昙华林学习的十年,正是美国学者韦棣华女士在中国初创现代图书馆的十年,韦棣华献身公共图书馆事业的精神感动了沈祖荣。为了教育救国,他大学毕业后毅然决定供职于韦棣华所创办的文华公书林。年,沈祖荣受韦棣华女士的资助赴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学校学习,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理学学士学位,是中国获得图书馆学专业学位的第一人。在受到美国先进的图书馆事业的震撼的同时,沈祖荣并没有被眼前的世界所陶醉,而是在冷静地思索,并率先提出了:“中国能够采用美国图书馆制度吗?”这样一个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诘问。显然,沈祖荣先生已深深地感到:美国的图书馆模式固然先进,但是对于中国而言只能依国情而借鉴吸收,不能全盘照搬,不变通美国的图书馆模式则无以实用于中国。年沈祖荣回国,继续在文华公书林工作。早年的沈祖荣和夫人姚翠卿
年,韦棣华女士商同文华大学校长孟良佐创办文华图书科,沈祖荣与韦棣华、胡庆生一道,除了图书馆的工作外,还作为系里的任课教师。年,沈祖荣参与发起中华图书馆协会,并长期担任主要职务。年,他作为中国的唯一代表参加在意大利召开的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第一次大会,同年担任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校长。年,他在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创办档案管理科,此举开中国档案学教育之先。年,他随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并入武汉大学。年在江西庐山逝世,终年93岁。沈祖荣毕生从事图书馆学教育,被誉为中国“图书馆学教育之父”。他参与创办中国第一所图书馆学专科学校并任校长数十年,引进西方图书馆管理方法应用于教学,实行馆学合一和图书馆开架借阅,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为图书馆学教育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爱书也爱教育
他是图书馆学界的“一代宗师”
程焕文曾这样谈到:“一代宗师沈祖荣不仅用自己的光辉一生突出地体现和展示了图书馆精神,而且亦用理性来归纳、演绎了图书馆精神的内核。沈祖荣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不跳舞,终年一件布大褂,只是在参加庆典的时候加上马褂。但他一生爱书,毕生热爱教育事业。他的办学极具特色,在大学二年级以上的学生中招生,让学生在具有了其他一些专业知识以后再来学习图书馆学专业,因此,学生的知识面普遍较宽。他还特别注意学生的实践活动,文华公书林的所有事务均由学生来承担。除了图书馆学教育之外,沈祖荣先生还与胡庆生先生合编了《仿杜威书目十类法》。这一分类法在学习新技术编制图书分类法方面具有划时代的贡献。在此之前,图书馆界的普遍做法是新旧书籍分别采用不同的分类法,这给管理和利用都带来了诸多不便。而《仿杜威书目十类法》将中西类目结合起来,是中国第一个仿“杜威法”而为中文书所编的且用标记符号代表类目的新型分类法。桂子山校区图书馆
年,沈祖荣先生发起了“新图书馆运动”。他到全国各地宣传美国图书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抨击封建藏书楼的保守。“新图书馆运动”是一个推广、普及近代图书馆运动,前后持续了十年左右的时间。这场运动,对于在国内初步建立近代图书馆体系,实现图书馆读者对象普遍化、图书馆藏书逐渐合理化、图书馆管理科学化等都产生了重大和深远的影响。南湖校区图书馆
在几十年的风雨生涯中,沈祖荣先生勤勤恳恳,呕心沥血,为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不仅是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功臣和图书馆学教育家,也是华中师范大学的光荣和骄傲。南湖图书馆内景
百年来
华师图书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变化的是管理方式、先进设备与智能科技
不变的是历代华师人炽热的教育报国初心
他们细心守护着华师的每一片土地
谱写了一曲曲经久不衰的世纪赞歌
强烈推荐▼差你一票,我的作品就出道!“春日来信”总决选开始啦~▼梦中的明信片,如你所愿pick你眼中的“它”!投票通道将于4月7日0:00关闭最后一天,快来为你心仪的作品投上一票吧!▼只此华师新绿,遥寄一片春思▼只此青绿值此新绿为何这华师绿意如此动人是一代又一代华师人守护着这桂山绿意才让这片土地焕发出延绵不断的生机与活力刘老师,祝贺您!
清明前夕,我们聆听了这名杰出华师人的故事!
“篮”不住了!他们的青春超热血
华中师大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编辑:易馨悦汪英姿金博(实习)
部分文字来源:董中锋
图片来自往期推送
部分图片来源于《华大精神与人文底蕴——学人·学术·学养》
责任编辑:毛国樨审校:钟文锐投稿邮箱:huadaguan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