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新经纬
“财务自由”,这个话题看起来很宏大。但是,只要我们按照一定的规律拆解,就可以把这个看起来很困难的任务拆分成很多可执行的小任务,进一步养成我们的习惯。把这些拆分后的小任务执行好,实现最终目标就是顺理成章的。这本书会告诉你如何实现财务自由,并为你提供必需的、系统的知识体系。
今天,我们与读者分享这本《工薪族财务自由说明书》:
提到财务自由,有许多种定义和理解。通俗一点的有“菜场自由”“旅行自由”“居住自由”,也有可量化的和理性的,比如被动收入大于开支,或者被动收入大于开支加上CPI,再或者把GDP也考虑进去。也可能对于一些人来说,只有能随手置办豪车、豪宅才叫财务自由。
但是平心而论,以上对于财务自由的理解都仅仅局限于“财务”两个字,但是还有重要的“自由”呢。我个人比较喜欢康德对于自由的解读:“自由不是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你不想干什么就不干什么。”
对于大部分工薪族而言,财务自由的定义很简单,就是能够安心辞去当前的工作而不用担心生计,被动收入能够维持当前的生活水平,这就是自由,对不喜欢的工作和生活有说不的自由。
这里说的被动收入的来源可以是投资、版税、房租、专利费等各种不需要自己全程参与也能创造收益的工具。但是鉴于由投资获得被动收入的适用性最广,所以这本书主要讨论的还是投资。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妥协和被迫接受某些事情,比如被迫从事不喜欢的工作,接受不感兴趣的任务。财务自由的意义不是让我们能够买什么、得到什么,而是给我们一个说“不”的底气。面对不喜欢的工作环境时,我们可以说不,因为即使丢掉工作我们依然可以维持生计。我们可以把时间倾注在对我们至关重要的事情上,比如建立亲密关系、创造价值,而对其他干扰因素说不。
如果我们跳出财务自由是要得到什么的固有思维,认为它是面对不想要的生活时可以说不,那么财务自由并没有那么遥不可及。只要能够通过被动收入维持我们的日常生活,不再为了养家糊口被迫在工作上妥协,也就有了说不的勇气。
其实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计划和努力,在不需要运气的情况下,实现财务自由。这正是我写这本书的初衷。
工薪族实现财务自由、早早退休,意味着通过自己的投资获得被动收入,提前退休,不再受制于工作和生活的种种现实束缚,不再等待遥遥无期的法定退休年龄。趁早退休,以便能把自己大把的时光“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可以是自己热爱的事业,也可以是自己向往的某种生活。
jwview
用工资理财实现财务自由可行吗
提到财务自由大家的第一反应大多是“那需要一大笔钱”,但是到底需要多少钱、怎么赚到这些钱很少有人认真考虑。实际上,不是赚一大笔钱就能财务自由,实现财务自由不一定非要拥有巨额财富。
影响财务自由的因素其实就三个:本金、收益率、开支。其中,被动收入=本金×收益率,而开支决定了我们需要多少被动收入才能实现财务自由。只要被动收入开支,那我们就实现财务自由了。我在这里先给大家一个估算数字,只要积累下10~20倍当前年度开支水平的本金,就足够实现财务自由。这并不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消费欲低、开支少的人,财务自由的门槛也自然更低,所以说实现财务自由并不仅仅是我们要有多少钱这一个固定的指标。只要积累下足够的本金,再通过合理的投资实现一个相对平均的收益率,获得可观的被动收入并不难。
实现财务自由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可能也是最大的问题就是:钱在哪儿?我个人认为创造本金要难于创造收益。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取得一个整体平均的收益水平并不困难,持有指数基金就能轻松获得10%的长期年化收益率,但是存不下钱是一个“老大难”问题。
对于我们来说,积累本金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努力赚钱,认真存钱。大部分人都没有中彩票的运气,也没有继承巨额财产的“投胎功底”,最有效、最普遍的获得本金的方法就是储蓄。估计很多人看到这两个字就已经失去兴趣了,因为储蓄常常被和降低生活质量、省吃俭用联系在一起,让人脑海中出现“蹲在角落可怜地吃方便面”的画面。
但是如果说,储蓄并不意味着降低生活质量,也不意味着省吃俭用,储蓄这件事就会变得容易很多。我们可以考虑一个问题:用更少的时间一定意味着完成更少的任务吗?不一定吧,因为不同人的工作效率不同。
消费这件事也是一样,更少的消费不意味着要降低生活质量、省吃俭用,因为我们还可以选择提升消费效率,让消费创造更多的价值。总而言之,储蓄这件事可行!
针对被动收入的两大要素,本金可以靠储蓄来实现,另一个就是收益率了。这本书里我会介绍一套适合工薪族、不需要投入太多精力、门槛又低的投资策略。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10%左右的年化收益率还是可以实现的。
用工资理财实现财务自由是可行的,它有一套简单、可重复的内在逻辑。我们只要制订自己的消费储蓄计划,坚持执行,并选择一个相对保守合理的投资渠道,最终就能实现。
jwview
40岁以前退休
说到退休,大家脑海中的第一个画面很可能是——等到法定退休年龄,正式退休,过着领退休金的生活。但是这样的想象正逐渐被打破,因为人口老龄化等一系列问题,很可能我们这些年轻人在退休时根本领不到能过上目标生活的退休金。
养老金准备也渐渐成了一个引起焦虑的话题。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或许我们完全不需要把希望寄在未来可能入不敷出的退休金上。只要做好规划,我们可以自己给自己发退休金,早早退休。每个人都有实现财务自由的能力,只是大部分人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还有这样一个能力。
就像前面说的,被动收入高于自己的日常开支,甚至高于当前的工资收入,就能实现财务自由,不再工作赚钱依然可以维持当前的生活水平,这可不就是自己给自己办了提前退休吗。
财务自由是一种生活状态,更是一种生活态度,意味着充分独立、不受制于人,可以不再为了金钱从事自己不喜欢的工作、维持自己不喜欢的关系。当一个人实现财务自由后,思想和态度都会发生变化,会变得积极乐观,因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效率会非常高。
财务自由虽然不可能轻松获得,但也没有大家普遍认为的那般遥遥无期。大部分人用10年时间足够踏入财务自由的门槛。如果尽早准备,40岁以前退休享受生活并不遥远。
实现财务自由并不难,大部分人经过努力奋斗都可以实现,所需的工具只有书籍、网络、决心和家人的理解与支持。
可能有朋友会说,10年时间已经很长了。但是相比于通常三四十年的工作年限,这10年的奋斗其实算不了什么。
考虑到如今人口老龄化、养老金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如果工作至法定年龄再退休,退休金相对工资会大打折扣。以德国为例,在考虑通货膨胀的情况下,退休金相比于原来的工资水平会有超过50%的缺口。相比于普通的退休流程,财务自由要快得多,可靠得多。
可能会有读者觉得这样的计划太过理想化,许多人的现状是工资到手时购物车早已“嗷嗷待哺”。想要买的东西太多恨不得工资翻倍还不够,到了月末还能保证正常饮食已是幸运,哪还有40%的钱来投资,能留个4%就不错了。再说10%的投资收益率去哪儿找,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到6%就不错了,P2P(互联网金融点对点借贷平台)搞不好直接“跑路”了。德国其实更惨,负利率时代,银行勉强维持着0.1%的利息,上哪儿去找靠谱的投资呢?好不容易攒了一点儿家底,结果医院,出院之后一贫如洗,好像过去几年都白干了。
表面看起来确实是这样,但是深入剖析一下呢?一个月的支出减去房租、水电费、饭费等必需开支,还有许多钱就那么不知去向了,买了什么后来自己也想不起来了,家里东西越来越多,可是常用的还是那几样。仔细回忆一下,好像一个月也没有那么多必需开支,再思考一下,省钱好像也不是那么困难。消费开支是非常弹性的,表面看起来都非花不可,实际上压缩空间非常大!
再说医疗问题,这个时候就体现出保险的重要性,如果拥有一份商业医疗险,大病小病几乎不用担心,每年自付上限一般为1万元,基本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也不会有因病致贫的担心。
整个财务自由计划可以概括为:开源、节流、加固,分别对应着积累本金、投资和保险。
开源、节流大家耳熟能详,我简单说一下容易被忽视的加固。有资产还要守得住,要能抵御天灾人祸,小概率事件虽然极少发生,但是一旦发生往往后果比较严重。明明已经实现财务自由,却由于一些意外“一夜回到解放前”,这样的情况没有人愿意看到,所以保险是理财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国内有几个不应忽视的刚需险种——医疗险、重疾险、意外险和寿险,这部分的内容我会在这本书的后面专门解读。
《工薪族财务自由说明书》
也小谈著
作者简介
也小谈,一个普通的90后程序员,年本科毕业时,立下了在年30岁之际用工资理财实现财务自由的目标。
年开始在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