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新教育同仁:
大家好!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新教育的探索之路更是如此,每一年我们围绕一个主题,研读经典,总结经验,分析案例,切磋打磨,深入探讨。每一年的新教育年度主报告,都体现了新教育人的共同智慧,也是大家共同的期待。我们知道,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成长为逻辑起点,以“营造书香校园”等十大行动为主要途径,以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探索。营造书香校园是新教育实验最基础、最关键、最重要也最有效的一个行动领域。今年,在新教育实验走过20年,开启第二个20年的历程之时,我们从新教育“十大行动”的起点处再次出发,聚焦“营造书香校园”,探索新时代下阅读的新概念与新行动,推进全民阅读和书香中国的建设。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更要力图以阅读去搭建一架精神的天梯,去近距离领略精神星空之美。但是,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阅读的确遇到了许多新的问题,新的挑战,新教育人不得不有所思考并作出回应。
人类阅读的历史与其传播史紧密相随。人类传播史经历了语言传播、书写传播、印刷传播、电讯传播、数字传播等多次革命,每一次革命都对社会进步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不断将人类带进一个个新的时代、新的境界。进入互联网时代以后,移动终端获取信息的便利化和娱乐化,对纸质阅读形成了新一轮的冲击波。尽管在社会上,在教育界,有许多人批评数字阅读的声音,如认为数字阅读往往碎片化、浅表化,只能做到泛泛浏览,不能像纸质书籍一样划重点、标注、解释等深入挖掘,不利于深度阅读等等。但是,数字阅读由于信息量大、信息形式丰富、方便携带、传播迅速等受到许多读者的钟爱。在海量的信息面前不可能瞬间在纸质书海中实现搜索,但数字化阅读方式完全可以,简单的鼠标滚动即可满足。面对急需的细碎知识或者最新消息,电子化产品以其强大的内存储量为读者提供丰富而及时的信息。
年,我国0—17周岁未成年人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为72.3%,其中0—8周岁儿童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为69.1%,9—13周岁少年儿童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为76.2%,14—17周岁青少年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为74.3%。所以,我们必须正视这样一个事实:儿童一代是数字原住民,科学发展使数字阅读以网络检索的便捷性、阅读形式的多元性、内容及载体的丰富性、阅读过程的互动性,创造了全新的阅读体验,数字阅读正大步走进儿童的日常生活,并成为儿童生活的一部分。同时,父母对儿童数字阅读的态度更加开放,他们对儿童使用数字设备的抵触情绪正大为缓解。事实也证明,网络阅读和纸质阅读是并行不悖、且相辅相成的。正如宾夕法尼亚的一位媒体素养咨询专家费思.罗高指出的那样:“教授媒介素养并不意味着废弃纸质书。读纸质书与使用电子产品,这并不是一种非此即彼的竞争。毕竟,纸质图书也是一种媒介。我们只要快速地浏览几个网站就能明白,如果一个人不具备针对纸质图书的读写能力,就无法具备针对其他媒介的读写能力。”因此,在信息时代,体现文明素养的阅读观和阅读方法也需要作出相应的变化与调整。
首先,应该充分认识阅读的本质。其实,无论时代如何变化,阅读的本质并没有发生变化。从某种意义上看,阅读的本质是阅读主体与文本的互动,这既是阅读的本质,也是阅读的价值和意义。阅读的成效,阅读的价值都取决于互动的程度,取决于这个互动是否能够启发读者的思维与灵感,帮助他们获得新知、成长心智,也取决于这个互动是否能够激发读者的情感与情操,是否能够触动内心深处的灵魂。历史上那些伟大的著作之所以能够穿越时空,就在于不同时代的阅读主体在和它们相遇的时候,总会被击中,被感动,总会激发创造的灵感,或者产生批评性的思维。阅读的文本如果不能够产生上述的效果,不能够赋予内容以真正的意义,那么,阅读主体与阅读文本之间就没有建立真正的联系,互动也就没有真正地发生。如果阅读离开了意义的发现,只是变成了简单的阅读技术或者读写能力,阅读本身也会丧失其魅力。如果在认识阅读的本质这个问题上形成了共识,通过什么媒体阅读,就不是问题的核心了。
其次,要注重培养互联网时代的新读写能力。在21世纪,成为一个有读写能力的人,意味着需要掌握多种读写技能,意味着要能够理解通过多种形式呈现的信息,能够创造、批判和分析通过多种媒介呈现的文本。学生需要理解视频、数据库或者计算机网络中的信息,也需要更好的了解世界其他地区、其他语言和文化。这是经济全球化提出的新的挑战。青少年需要学会通过竞争和合作去创造一个共享的未来。互联网时代的新读写能力,其实是在把握阅读本质的基础之上,重点培育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批判性探究的品质,让他们不管从什么媒介上看到文字和图片,不管这些文字和图片是呈现在纸面上还是屏幕上,都能够从中学到相应的知识。
再次,加大数字阅读资源的建设。要加快配备数字阅读终端设备,学校图书馆除了配置纸质图书外,还要添置电子书、电影、音乐、游戏和在线课程等多种类型,筛选高品质的移动终端APP,提供网络导航服务。要探索开展“互联网+阅读”的数字化书香校园活动,把数字化阅读与纸质阅读有效地融合起来,帮助师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最后,要加强新媒体阅读的课程建设。在互联网信息量超大的情况下,需要学校教育提供更多特定的课程,教学生学习搜索、筛选、判断、反思。21世纪伊始,webquest(网络探究)课程在欧美各国火爆,它要求学生成立自己探究小组,在网络上搜索相关问题的资料,并通过审辩思维与讨论,判断信息的类型、真伪、价值倾向等,形成自己的报告。同时,需要学校提供适当筛选的有效信息,供学生学习,形成丰富而多元的具有教育背景的信息系统,并随着年龄的增大逐步放开。另外,要推动建立起互联网阅读共同体的伦理规范,教育学生具备网络自我保护能力与抵抗力,让他们远离恐怖、犯罪、网络暴力、诈骗等恶势力。
新教育实验从诞生之日开始,就将“营造书香校园”列为十大行动之首。我们始终如一地坚信:阅读是个体生命走向幸福完整的必由之路,是家庭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根基,是理想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根本手段,是社会改良与历史进步的重要工具,是民族精神振兴与升华的基本途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必要通道。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