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重要决定,究竟该怎么选

<

原创壹心理

心理咨询师陈红

作者

秋里

编辑

“症状是意义的信差,只有在意义获得理解后,症状才会消失。”心理学家欧文·亚隆在《当尼采哭泣》中,写下这句话。

大学时,初看到这句话的我,疑惑为何理解意义就能让症状消失?有这么神奇吗?

当我带着焦虑走入咨询室,从迷惘走到清晰、从挣扎走到接纳,我才明这句话的含义,也真正懂得:心理咨询不是告诉我们问题的答案,而是带我们看清想走的路。

后来我成为了一名心理咨询师,我更坚信,心理“症状”的出现,正是自我探索的良机。

忽略它,只会陷入症状中,不可自拔;而去探索它,能认识完整的自己,踏上真正想走的路。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我如何让我的“症状”消失,走上梦想路途。

我也曾陷入个人发展的旋涡中

你想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成为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人生?

这些问题对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

有的人,很幸运,早早确定方向;有的人,要辗转很久,才发现自己的意愿所在。

我就是后者,我从没想过从小就是学霸的自己,也在这里卡壳了。

高三时,同学们都在畅想以后的生活。

我偶然翻看到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顿时兴趣盎然。于是信誓旦旦的说:“我要学心理学”。

同学好奇问我:“学了干嘛?”当时的我一口回复:“学了再说!”

我如愿进入心理学专业读本科,开启勤奋模式:上课时,我始终是坐在前排的好学生;图书馆里,心理学有关书籍,都被我看了个遍。大三时,因为对个体成长发展历程萌发出更大兴趣,我决定继续考研。

但当硕士研究生读到第二年,学了多年心理学、即将踏入社会的我,竟然迷茫了。

当年那个我没有回答的问题“学了干嘛?”又一次冒出来,让我无法回避。

我面前摆了很多种可能,每个选择都各有优势和缺点,我反复权衡,却始终做不了决定。

当心理咨询师吗?

我当时正在备考二级心理咨询师,将近一年的时间,我每周参与学习,并且加入心理热线队伍,接受督导和培训。

但我了解到,咨询行业是一条长路,初入行者收入与支出不成正比后,我有点望而却步。

当老师可能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我的本科是师范院校,在导师的引荐下,我去了一个大专院校实习,担任心理学教师。

但当我面对台下众多学生时,我时常感到不安和不自在。

或许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可以?

这个行业需要和人打交道,也会用上心理学专业知识。

于是我抓紧考下人力资源管理证书,尝试两份相关实习,但完成实习后,却都没有继续类似工作的兴趣。

又或者去猎头公司做猎头?去企业做EAP或培训?去学校当一名心理辅导员?

一切和心理学相关的工作,都在向我招手,却都让我感到无所适从,我变得前所未有的焦虑和不安。

我疯狂地上网搜索工作信息,有时凌晨三四点还不睡;

我不断地询问老师、师兄师姐……想从他们的话语和生活状态中得到一些启发;

我看不进去书,走路吃饭都在思索,却如同陷入迷雾中一般,看不清前方……

我不明白,为自己的人生决定方向本是欣喜之事,为什么在我这,却变成无穷的内耗和犹豫?

一段时间后,失眠又找上我。我意识到自己可能需要专业帮助。

心理咨询,

带我走出人生发展的迷雾

虽然我一直以来都在心理学专业学习,也经历了培训,比一般人更了解心理咨询怎么进行。

但预约咨询的那段时间,我时常都想放弃:咨询师真的能懂我吗?会不会觉得我有这么多选择还在矫情?也许我和朋友、同学、老师说说就好了,没必要去?

和所有想要走入咨询室的来访一样,我感受到强烈的不安:承认自己的脆弱,其实是要极大的勇气。

最终,我还是鼓起勇气,忐忑不安的走进咨询室。

咨询师起身面对我,微笑着。那一瞬间,我意识到,这个空间、这个人,接纳我。

我诉说当时的所有努力,表达着内心的迷惘。她静静地看着我、听着,没有评判,也没有指正,只是陪伴。

说到最后,我忍不住哭了起来:“我知道任何一个选择,如果好好去做可能都很好。但我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我想了很久,也试图都去做了,但还是困惑和不确定,这种感觉实在太糟糕了。”

咨询师等我平静了下来,回应道:“你感觉很糟糕,似乎是觉得自己一定要做出正确的选择?”

点头,隐隐地开始思考:“对啊,什么是正确的选择?”

随之,她说了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同时我有注意到,在你的经历中,大脑一直在不断寻找和思考,但你的脚步却似乎在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你有察觉到吗?”

这时,我内心开始呈现更完整的画面:

在心理咨询培训过程中,我反复谈到的是交到了一群热心的伙伴;我也非常乐意投入到心理援助热线的倾听和共情中;

在院校上课期间,站在讲台上,我有非常多担心:会不会讲的不够清楚?他们看起来很困,课程是不是很无聊?

但在课下,我喜欢和学生一对一互动,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兴趣,还和学生成了朋友。

在人力资源部门实习时,我更愿意多花时间和应聘的实习生进行深度交谈,当最终确认实习对他有帮助和提升,我会发自内心高兴……

原来,我的双脚早就在朝着与人深入交流的路上行走着;

但大脑,却被外在选择迷惑了眼,忽略了行为背后的动力,也混乱了内心真实的期待:我可能是适合进入心理咨询行业的。

但能否毕业后,我就直接进入心理咨询行业呢?

一想到由此可能带来的经济窘迫,以及是否有足够人生体验去和来访工作,焦虑情绪再次袭来。

“焦虑或许是信号,如果理解了这些信号,会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自己。所以,咨询中可能需要更多地了解:你的成长经历、家庭,以及你内心追寻的价值等。这样,你就有空间去做出适合自己的决定。”

在之后的咨询中,从成长经历的梳理中,我联想起那些被掩埋但又未能忘却的记忆;在咨询师一次次的澄清、对质和解释下,我逐渐意识到:

我的焦虑背后,其实是从上学开始就承接的超负荷期待,我一直想要做出完美的选择;

现在的挣扎,背后其实也有自己想独立、从家庭中走出的决心。

而什么都想要、什么都去尝试,什么都想要做好,一方面是自己在自我认同上的不确定;另一方面,似乎也是希望通过这些方式证明自己。

当这些一点点清晰后,我逐渐不再那么焦虑。

最终,在研究生毕业之际,我决定接受大专院校的offer,成为一名专职教师。

最后一次与咨询师的咨询,她问我:“选择成为大专老师,你的感受如何?”

我笑着回答:“这可能不是最终的选择。但对目前的我来说,是适合的。我能有收入,经济上独立,让父母安心。也有时间投入到心理咨询学习中。”

她回应:“人生,可能就是一次次的选择,每一次都不容易。很高兴这次你能做出适合自己的。未来路上,或许我们都可以记住这样的过程。同时我相信,当大脑和脚步越发一致,或许就会走的越踏实。”

她再次朝我微笑,我感到深深的理解,焦虑也烟消云散,我想走的路在我眼前延伸开来。

心理咨询,

为何能带来这样的改变?

这是一个充满可能性的世界,似乎每个选择看起来都很诱人,都很不错,这反而容易让人看花眼,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很多人在重大人生决定上,都有过迷茫和犹豫,不仅是选择职业,也可能是选择伴侣,选择如何度过这一生等等。

所以反反复复,犹豫不决,不敢做决定;或者选择的不是自己想要的,只是符合社会和父母期待的……

究竟如何知道哪份工作是我真正想要的?哪个人是我真正想共度一生的?哪种人生是我真正想过的呢?

a.放下做完美决定的想法

没有完美的选择,当你选择了这条路,就意味着错过了那条路,有得有失是必然的。

所以放下“既要还要”的心态,放下完美决定的想法,去选择当下的你最想要的、最适合你的。

b.不怕试错

没有人能总是做出正确的选择,我们都不是全知全能者。

选错了也没关系,关键是及时察觉自己内心的真正需求,及时调整方向。

c.自我探索

那么怎么知道觉察自己的真正需求呢?

去自我探索,去求助心理咨询是较为有效的方式。

当你的思绪乱作一团的时候,心理咨询能帮助你透过“症状”看到背后的心理过程,让你更理解自己,能做出更适合你的选择,更能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在我的故事中,心理咨询,始终没有直接给到“我该怎么做”的答案,却带走了我的焦虑和失眠的症状。

回想这一段历程,咨询师的接纳和中立、咨询空间的安全和稳定,使得我可以自由表达、探索和发现自我。在这个看似没有方向和漫长的过程中,焦虑背后的动力和意义逐渐浮现出来。

终于,当意义被理解,大脑和脚步朝向了同一方向时——我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也就水到渠成。

后来,带着咨询师的祝福,以及自己可以为人生负责的信心,我一步一步前行,如愿成为一名全职心理咨询师。

如今,每一天的生活,都让自己感到充实和安心;同时,我也深深珍惜心理咨询师这个身份,认真与每一位来访工作。

因为我深知,每一位走入咨询室的来访,都是带着莫大的勇气和信任,值得我好好对待。

最后,我也想对每一个犹豫焦虑、不知如何抉择的你说:

迷雾只是暂时,只要你愿意向内探索,你定会发现那条属于你的旅程。我愿意陪伴你拨开云雾见月明。

作者介绍

陈红

?壹心理认证咨询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上海交通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注册心理师,注册青少年成长师

?从业8年,积累个案时长小时+

?擅长个人成长、心理健康、恋爱心理

?擅长疗法:心理动力取向,客体关系取向,人本主义取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55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