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满老师,今天和大家聊一聊——哲学三问!
今天在家闲着浏览今日头条时,看到一篇名为《用西方终极“哲学三问”方法论,“3步法”做好高校招生面试准备》的文章。写的不错,从哲学角度来看待招生面试问题。这让我想起,之前看的一本书,是得到说书人成甲的《好好思考》,在定义知识层次的时候分了4个层次,依次为经验技巧、方法流程、学科原理、哲学视角。本文作者就是从哲学层次来分析招生面试问题。
何为哲学三问?
哲学三问:
我是谁?
我来自哪里?
我要去哪里?
最为经典的回答是西游记里,算是每一集都会出现的一句台词——贫僧,从东土大唐而来,去西天取经。
其实不论是高考志愿问题,还是找对象问题等生活中的问题,都可以用哲学三问来解决。
“哲学三问”方法论,可以让我们迅速抓住事物的本质,并且指导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三步法”,做好高考志愿表
高考志愿表,填起来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还是应了那句俗语:难者不会,会者不难。
第一步:我是谁?
在自己准备高考志愿表的时候,首先要把自己是“谁”梳理清楚。这种梳理不仅仅是体现在名字、住址、家庭等方面,还应该往深了挖掘。
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把关于自己的所有个人背景、兴趣、特长爱好、能力、价值观等内容都梳理一遍,进行整理。在填报高考志愿表时,就可以运用到。
很多时候,考生和家长不知道该如何填,其实绝大多数的问题出现在定位(我是谁)上。不知道自己是谁,不了解自己,也就是不知己所造成的。
你了解你自己吗?请认真的思考一下。
关于定位(我是谁)的问题,可以通过测评、咨询、请朋友写出自己的特点等维度去分析。定位这个话题,好讲也不好讲,牵扯的内容不少,不光是个人问题,还是整个家庭的问题。
如我是谁,没有回答出来,第二步是进行不下去的。
第二步:我从哪里来?
这个问题,对于没有工作经历的高考生而言,主要是梳理自己的以往的学习情况和社会实践活动,有些同学做过科研,有些同学甚至是连见都没有见过。具体情况视自己而定。
高考生,毕竟是没有参加过工作的,虽然说新高考下,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档案,素质教育。现实中的情况,相信大家都知道(有多少是实践出来的),满老师就不多讲啦。通过自己往年的学习情况,比如说参加了奥赛等赛事或是出席了其他活动等,结合自己对社会的认知情况,总结一下自己的过往,找到发展轨迹。就像是唐僧是从东土大唐而来一样。一定要清晰的知道自己从哪里来的问题,才能够在第三步要到哪里去中明确该往哪里走。
第三步:我要到哪里去?
“我要到哪里去?”是高考志愿表上体现的结果,也是准备的最后一步。
在梳理好,我是谁,我从哪里来,之后,剩下的问题就是未来的学业和职业规划,也就是“我要到哪里去?”。
其实在这个问题上,很多人不清楚,甚至是躲避。只要这个问题想清楚了,不仅仅适用于高考志愿话题,还能够为个人成长和未来发展提供大的启示。
考生们报考的动机和方式各不相同,有些考生是经过自己深思熟虑选择的报考院校,有些考生是凭个人一时兴趣选择的报考院校,有些考生是在家长帮助下选择的报考院校,无论起点如何,终点都是希望能够被一所大学和一个专业录取。
既然如此,不管报考了几所院校,在准备的时候,都要针对每一个专业、每一所大学进行个性化分析。新高考下,填报模式发生了变化,专业+院校这种模式让更多的考生和家长懵上加懵。
“我要到哪里去?”这个问题的准备,主要包括选择城市/高校/专业/、未来发展规划等方面:
高考报考维度并不仅局限于大学、专业、城市三个方面,新高考改革下,出现了选科要求,当然还有就业、深造、学费等维度,都需要进行分析。但是每一个维度并非都要逐一进行参考,有些同学不考虑深造,本科直接就业,所以深造这个维度不会出现在这些同学当中,实际填报中根据个人情况来参考。
选择城市上,现如今讨论的热点话题,不论是优先选择专业还是优先选择大学,还是优先选择城市,都没有错,错的是没有按照自己的情况做出选择。
在选择大学时可以参考排名、学科特色、科研实力、实验室、图书馆、历史校友等,以及所报考的大学的行业地位、师资实力等等。
在选择专业时,可以参考专业的详细介绍、深造方向、就业前景、培养要求、专业实力、学科限制等等。
注意要认真梳理高校和专业特色,不打无准备之仗。这样才能够在实力强劲的大学中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专业。
未来发展规划,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话题。根据自己所学习的专业,找到专业及行业未来的学习课程,结合未来的发展,做自己的规划。当毕业后如何选择就业、行业等问题,都是在未来发展规划这当中。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
有规划的人生是蓝图,没有规划的人生是拼图。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