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仓库淘书,面对300万本书我不知所措

前几天,我尝试去一个存放着万本书的大型库房淘书。

买书有许多种方式,一种古典的方式就是淘书。淘书的过程有点像淘米,只是淘米是从千万颗米粒中去除少数杂质,而淘书恰恰相反,是从汗牛充栋的印刷制品中挑拣自己的喜好。

早些年,北京在地坛公园举办地坛书市,一季度一次,这也是史铁生笔下“荒芜冷落的园子”少数的热闹时候。满京城的书商,再加上部分出版社的销售部门,都来到地坛设摊。每季度的书市大概横跨两个周末,用时髦概念来说,就像是书商和读书人合谋的一场“快闪”。

大书店、大出版社本来就豪横,它们占据有利地形,进门主干道上就能看到招牌,摊位面积也大,店员脸上一律是礼貌而克制的神情。小书店的摊主就是掌握最终定夺权的老板,可以攀攀人情、砍砍价,再不济也抹掉个零头。在一些主打二手书的小书摊上,还能看到一些绝版书和外文旧书,泛黄的书页等同于古典的端庄,岁月的质感跃然纸上。讲究的读书人一定会说,后者才是真正淘书的感觉。

地坛平时要买门票入内,书市时期也不例外。记得当时还是大学生的我,凭学生证半价优惠,却没有占到便宜的感觉——买书还要门票,心里总有点疙瘩。不过,看到里面低价出售的书,尤其是三联书店等不太打折的出版社也摆摊以五折卖书,心里的不愉快情绪自然烟消云散。

对于当时没有经济收入的我而言,对书市是既爱又恨。爱,自然是因为买书便宜;恨,则是买书一不小心占用了太多生活费,以至于不得不过上一段拮据的日子。

后来,地坛书市不再举办。尽管另一处公园继续举办书市,却多少差了一点当年的热闹。原因自然有很多,我想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地坛本身无可取代的地位,在红墙绿瓦的皇家祭坛边逛书市,与在充满现代气息的公园里买书,能是一样的感觉吗?

当时,北大、人大等一些高校还会举办小型“周末书市”。来学校里摆摊的自然都是小书店了,虽然十几个摊头围成一圈规模不大,且主打商品是托福“红宝书”、考研宝典之流,但因为掺杂了一些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文学作品,还是能发现意外之喜。

记得当年从令人舒适而慵懒的新图书馆出来,回宿舍路上经过“学活”前面的小广场,只要不赶时间,就会驻足而立,顺手翻翻几本小说,也不一定买,也不一定真的想读,仅仅是沾沾旧书的质感便已满足。我毕业以后,周末书市的命运也不得而知了。

至于中国书店这般专营古旧书的书店,虽然留下了不少文人雅士的淘书记录,但日渐攀升的旧书价格,以及摆着“扑克脸”的营业员,实在让吾辈亲近不起来。那也许是藏书家的入门选择,而绝不是普通读者的目标。

书市衰落,淘书这种功夫自然濒临失传。虽说电商书店也能“淘书”,甚至不用担心袖子沾灰,但恕我直言,大数据推荐机制下的“淘书”,仅仅是有限而局促的投喂。在分析你的购书偏好和同类读者阅读习惯以后,平台轻而易举地计算出你“应该想读怎样的书”,却从来不会制造邂逅一本计划以外的书的感觉。而且,稍稍多逛一会儿,就能发现平台翻来覆去只推荐那几种销量高的书——反正数据是不会骗人的。

因此,最近,当一家图书电商网站决定开放仓库,允许读者在库房里自由淘书,而且以低于网络折扣的批发价甚至论斤出售的时候,这种传统与现代的交织,顿时让我感觉画风清奇,很快决定报名参加,哪怕仓库位于需要坐高铁抵达的环京“睡城”。

淘书的乐趣在于邂逅,或者就像一位体验仓库淘书的读者所言,“接收想找的书给你发出的讯号”。因此,当淘书活动组建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1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