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早为什么报志愿应该多考虑考虑文史哲

白癜风治疗方法 http://www.jk100f.com/
<

原创杨早生活书店

我也曾经是急功近利的年轻人。现在人到中年,回首漫漫学途,最大的遗憾就是念中文系,却没有去完整地学一遍跟社会隔得几乎最远的古文字学。后来才知道,这样的学问,用处不是一般的大,所谓“国学”以小学为本,果然不是说说而已。

——杨早

为什么报志愿应该多考虑文史哲?

文丨杨早

到了报志愿的时节,在大学中工作的朋友,谁都会被一众亲友咨询孩子该报什么专业。不过,如今我周边问要不要读文史哲的,几乎没有。张向荣博士的《学好文史哲,走遍天下都不怕》,按说是替我们人文学科张目的,该当鼓掌。然而我读完之后,却总觉得哪里不对。

“志愿的作用不应被过分夸大”我是同意的,“热门的专业总会变冷”我也同意,包括说文史哲易学难精,需要投入更长的时间与更多的精力,我还是同意。只是“学文史哲”与“学好文史哲”之间,实在画不上等号。

这个问题可以拆成两句话:一、不学文史哲,是不是就不需要学好文史哲?二、学了文史哲,是不是就理应“学好文史哲”?

所谓“学好”,其实也有两重含义:一重是学有所成,专业从事;另一重是获得文史哲学科对“完整的人”的充分滋养。前者是少数人的选择,当然需要热爱,不仅需要热爱,还需要有物质上的保障,因为从事这一行当的回报率不高,如果你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好学者”的话。

后者呢,应该是每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达到的程度。然而,“应该”往往意味着“稀少”,漫说应用学科的芸芸众学子,就算是文史哲专业的本科生,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对个人灵魂、思想和价值观的重塑,也就是对生活的超越”,能做到“不知不觉间,你会发现自己的视界在扩大,仿佛山登绝顶,能看到旁人看不到的风景;你也会发现自己的感知力在增强,能感受到旁人毫无知觉的痛苦、喜悦和崇高;你还会觉得,自己对一些外在功利、世俗浮躁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87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