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中行我一生没有离开书,可是谈到勤和快,

作者

春江花月夜书话

来源

孔夫子旧书网App动态

#好书推荐#扬之水的《读书十年》扬之水这个名字,是从书中读出来的。年8月,朋友送我一本《负暄三话》,作者是久负盛名的张中行先生。书中的《赵丽雅》,写的即是扬之水。赵丽雅是扬之水的真名,扬之水是赵丽雅的笔名。扬之水:一九五四年生。浙江诸暨人。长在北京,初中毕业,插队锻炼,货车司机。一九七九年调人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资料室。一九八四年考入光明日报出版社。一九八六年调入《读书》编辑部。一九九六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人称《读书》四裙钗,京城三才女。从只有初中学历开着货车为菜店送菜的女司机,到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从事物名研究的女学者,扬之水用了十七年,十七年造就了一个扬之水!

一九八六年,扬之水加入《读书》编辑部。《读书》编辑部,这是什么地方?这是学者成堆,高手如云的所在,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圣地!这里既然选择了她,必定就有选择的理由。当事人日后说:扬之水初中毕业,向往文字工作,在《读书》发过文章,发展潜力很大。她年轻,肯走路,参加工作之后,负责外出组稿。能在《读书》发表文章的人,几乎都是饱学之士。同他们打交道,具有一定难度。出人意料的是,不管水平多高,名气多大,凡是接触过的,都成了好朋友。某次,扬之水计划取稿一篇,著名学者金克木先生,拿出五篇,一边交稿,一边授权:这些稿件,由你全权处理。张中行先生说,“我,不避自吹自擂之嫌,一生没有离开书,可是谈到勤和快,与她相比,就只能甘拜下风。”扬之水把工作的过程,当作学习的过程;在向作者约稿取稿的同时,也向他们讨教读书治学之道。从一九八六年调入,到一九九六年调出,扬之水在《读书》编辑部,刻苦修炼了十个。这时间混日子不长,干事业不短。扬之水一边努力工作,一边读书买书。年1月27日,利用同仁聚会联欢的机会,跑到王府井书店逛了一圈,花了一大笔钱,买了一大包书。扬之水曾对张中行说:我每月工资加稿酬,百分之七八十用来买书。张中行先生说:说到买书,与她相比,我至多40℃,她沸到了℃。卖书卖到了疯狂的地步,读书也读到了痴迷的程度。她在年1月14日的日记中记到:“年来过手之卷,怕也有千数了罢,读至忘情处,直是全然忘却书外的一切”。目前,我国人均图书阅读量不到五本,如果除去教科书将会更低。一年读书千卷,十年超过万卷。想不成功,都不可能!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扬之水专意从事名物研究。在这个比较冷僻的领域里,扬之水取得了火热的研究成果。著有《诗经名物新证》《诗经别裁》《先秦诗文史》《古诗文名物新证》,还著有《终朝采蓝一一古名物寻微》、《奢华之色一一宋元明金银器研究》(三卷)……著作等身,名满京城。读书读到了学问,写书写出了成功!扬之水这个小女子,我们为你点一百个赞!扬之水写了许多书,许多都成了畅销书。扬之水早年出版的一本书,已经卖到了一千多元。年,我在孔夫子网上,高价买了《书趣文丛》第一辑全十册,为的就是扬之水的《脂麻通鉴》和谷林的《书边杂写》。令人不可思议的是,除了三大本《读书十年》,我还没有涉猎读扬之水的其他作品。读扬之水,需要积累。没有基础,读不进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7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