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数字校园建设现状研究
花大堰小学田德瞻
摘要:财政部、教育部自年至年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配置班班通和计算机设施以来,数字校园建设仍然止步不前,始终难以推进信息化运用和新技术支持下的教育教学创新,缺少“三种意识”(数据意识、空间意识和创新意识),缺乏信息技术领头人,打造与构建现代化教育新生态。
关键词:数字校园;薄弱学校;素质教育;5G网络
一、背景与概况
农村薄弱学校信息技术的现状正如这棵大树,没有生长在肥沃的土地上。
随着信息技术2.0的到来,财政部、教育部为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年至年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配置的班班通和计算机设施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教师的需求,以前使用的教学软件优课、教学助手、西沃白板等不能满足智慧教学、学习、评价、教研、培训、管理等功能的要求,与这些教育软件配套的计算机、白板、移动网络以及计算机维护与程序安装,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都要质量好,人员精,资金充足。
二、设备与软件
(一)缺乏数据意识,开展数字校园建设
应用服务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窗口,是实现学校教学,管理、教研、生活等教育活动信息化的重要保障。乡村小学缺少云教育服务模式的应用与推进,各种教育教学业务信息无法畅通、高速互访和有效整合,难以实现数字化校园应用系统的建设与互联互通。学校不能实现基于卓越绩效模式以事实为基础的管理原则,需要建设各类面向应用的信息系统,,以开展学校教务、行政、财务、资产、人事等各种教育管理活动,并充分使用从各信息系统获取的数据支持决策评估,全面提升信息技术支撑学校各项工作的能力。大致从以下三项应用来完善:
1.大数据支持学生阅读指导
学校没有建立数字图书管理系统,学校无法统计每届毕业生的借阅记录,对学生的毕业考试成绩与借阅图书之间的关系不能对比分析,以用于新生阅读指导,向新生推荐优秀毕业生的借书目录,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2.大数据支持学校安全管理
学校没有智慧门禁系统、车辆进出管理系统、电子巡更等校园信息“织密安全网”,仅有简单的校园监控系统。即使做到进出校园严盘查,安全设施勤检查,安全隐患常排查,但仍然无法保证发生安全责任事故,缺少为学校管理、师生安全保驾护航的“保护神”。如果建立了安全系统配套设施,学生佩戴电子校徽走过校大门和宿舍门禁时,校安全系统会对进出的学生信息进行实时统计与确认,并将实景实时推送给学生家长、班主任和学校管理员的手机端,利用实时生成的数据实现学生安全的联防联控。
3.大数据支持学校后勤管理
在没有建设智慧云的学校食堂,无法采用全链条实时、动态、闭环式联动机制,以及通过管理信息化和智能物联网设备采集并分析数据、实现留样、分餐、陪餐、消毒等关键环节全程可视、可追溯、做到管理有痕迹、规范全知晓、全程能监控、物质可溯源,从而保证师生的食品安全、资金安全和人员安全;学生在校内的消费没有通过一卡通系统,让家长和班主任在电脑端或是手机端实时查看学生使用校园卡在学校各个服务体的消费流水,随时掌握学生的消费情况,以通过该数据分析和掌握学生在校生活情况,并对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改进措施。
(二)树立空间意识,共享数字教学资源
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是“三通两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三全两高一大”发展目标的必要基础,是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生化的教育体系以推动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的有效途径。学校没有网络空间建设,不能实现以空间为纽带,贯通学校核心业务,将空间作为教育教学的基本环境,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没有三通两平台,学校使用的教育网没有资源空间,校外网与校内网没有建立任何资源,全体教师用户内部数据和信息没有共享平台,全体用户资源共享平台也没有建成使用,所有的应用软件、信息系统平台没有共享发布平台,致使教师没有得到资源共享,现在学校将与当地网络营运商衔接,虽然网络地址已经分到当地,但没有建立任何平台,更不用说开展下面的工作了。
1.建设教师个人资源空间
没有推进教师“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教育云平台,乡村教师覆盖率不足20%,缺少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牵头组织,给予技术指导,只有个别教师将个人教育教学教研活动记录在自己的空间里,更别说借此开展教学活动。
2.建设师生学习空间
学校没有分配专业信息技术人员指导教师使用教育云互动课堂,西沃白板等授课助手进行教学,没能组建和推进基于学习空间的教育教学活动,在每年开展的青年教师大比武、信息化教学比赛、微课录制等活动,很少有教师踊跃报名参加,没有合格作品上传。只有部分学生会使用人人通空间。
3.建立家庭教育交流空间
没有长期与学生家长交流教育孩子和互通孩子在家表现的平台,也没有技术指导建立“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