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来人罗切斯特大学的申请路爱音乐的工程男

过来人系列是我们推出的一个分享留学生故事和经历的栏目,希望通过这个栏目能够把成千盈百的不同的留学经验跟大家做分享,帮助大家更深入了解和接触留学前沿和资讯,为大家提供更精彩的留学内容。

人物名片

本科:#29罗切斯特大学;

标化:托福+,SAT+;

兴趣:小提琴、机器人、数学;

Z同学的背景其实很有意思,他的外公是工程师,他的父亲也是工程师,在旁人看来,很大概率下他将来或许也会成为一名工程师。

成绩优异的他是一个典型的“理工男”,喜欢数学、喜欢思考、喜欢批判,不过有意思的是,在看似理工男属性的身上,却蕴藏着一颗挚爱音乐的心。从小学习小提琴,同时他还曾和国际书院的Kay教授一起谱曲创作了校歌。

融合了缜密逻辑思维和浪漫艺术气息的Z同学,以出色的成绩和活动背景被世界顶级研究型大学——罗切斯特大学ED录取了。不过,他看似一帆风顺的申请之路,其实是一段充满毅力和奋斗精神的成长故事。

理工男的「基本素养」

爱数学、爱思考、也爱criticalthinking(批判性思维),这是Z同学作为一个理工男的“基本素养”。

在他看来,应试教育里套用公式、直线思维的“填鸭”式学习并不是他所期望的,缺乏自主研究课程、遇到难题找老师、考试只考“划重点内容”等教育学习形式,让喜欢思考、热爱自己动手研究的Z同学意识到了相比起普通教育,国际教育或许可适合他。

Z同学从便参加了很多机器赛,但在个专利、科研等个性化活动上表现缺。到了书院后便顺理成章地加入了机器人社团,在社团他认识了不少国际书院的学长们,他们都是被MIT、康奈尔大学等世界顶级名校录取的“学霸”,通过学长们的介绍,Z同学逐渐对国际教育有了自己的憧憬。

在国际教育体系中,老师会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学生的兴趣和偏好会给予帮助和引导,但并不会固定学生的思维。按Z同学说的,遇到问题自己慢慢试着解答,尽管解一道题目的时间比以前要长,但学到的东西会更多,也真真正正吃透了知识点,这样的学习方式与他的期望不谋而合。也正因为这样的教育理念,Z同学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进入国际教育体系,选择了讯得达国际书院作为他进入国际教育的“领路人”。

每一个选择都应该是深思熟虑的,每一个决定都必须是适合自己的。

书院的学习生活,压力与动力是并存的。在“卧虎藏龙”的校园里,身边的同学们都是不同领域的人才:有精通计算机的“IT鬼才”、有妙手丹青的“天才少女”、有精打细算的“商业大佬”、有热爱思考的“哲学家”等,班级就像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各有所长,不尽相同。

在书院的学习中,Z同学感受到了他自己所期望的学习氛围:“小班制”的教学模式所带来的老师与学生的“近距离”交谈,面对同一个问题时允许有不同的声音出现,而发散思维的思考与辩论,也逐渐培养了他的“批判性思维”,打破stereotype。

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其实都没有所谓的一帆风顺,拥有挫折和困难是再正常不过的,Z同学亦是如此。在一开始接触国际体系时,对英语的高要求让他感觉有些吃力,但是本着家族延续下来的“不认输”的精神,从不坐以待毙的他下定决心“啃”下一本本厚厚的英文名著:《傲慢与偏见》、《飘》等原版英文小说,这些都成为他进步路上的基石。

从一开始的一知半解,到后来可以在课堂上用英文无障碍地交流,Z同学完美地诠释了用努力来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超越。

他的「艺术情怀」

对于未来,Z同学的规划清晰明了:本科学习物理数学,研究生倾向于工程方面。因此在申请大学时,尤其看重理科实力的他选择了罗切斯特大学。他喜欢罗切斯特大学“小而美”的实力派,更喜欢它浸润在音乐中的艺术氛围,而罗切斯特大学的伊士曼音乐学院则成为他坚定于这所学校的选择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伊士曼音乐学院在美国本科音乐学院中排名第一,伊士曼的Sibley音乐图书馆是北美最大的学术音乐图书馆、美国第三大音乐图书馆,这刚好跟他心中对音乐的那份热爱不谋而合。

Z同学的音乐启蒙源于童年家中的诸多唱碟,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音乐在他心中扎了根。五六岁时,他学习了人生中第一个乐器——小提琴,凭借扎实的小提琴实力获得了小提琴9级认证,同时他还顺利考入了校交响乐团,自此音乐便成为了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除了小提琴之外,Z同学还喜欢唱歌、谱曲,他所喜欢的音乐主要为民谣、古典乐,以及电影的原声音乐,这些都是渗入到他骨子里面的存在,也是他对音乐艺术的一种执着和热爱。他说,“我爱看电影,而电影里的配乐在观看过程中可以变成一个载体,在日后一旦听到熟悉的旋律,我便会回忆起与之相配的时光。”

上了高中后,Z同学选择加入了乐团,由于书院的乐团是一个新成立的社团,他作为第一届成员,从此开启了与社团共成长的日子。在来自韩国的著名音乐教授Kay老师的帮助与陪伴下,他慢慢习惯了乐团生活,而曾留学于美国的Kay老师也与Z同学成为了亦师亦友。两人还一起创作了学校的校歌《SongofSIA》,在他心中Kay老师就是与他惺惺相惜的音乐人。

除了音乐上的交流,Z同学也会为Kay管理社团的工作出谋划策,这个过程让他对“leadership”(领导力)这个词有了重新的定义。他认为,所谓“领导力”的体现并非需要身处要职,居高临下地指挥人们做事,而是通过展示自己的才能让人信任你,心甘情愿支持你。

如今,即将离开乐团的他希望有更多爱好音乐的伙伴加入,能将社团一届一届地传承下去。

早申技巧分享:「软硬兼施」

其实一开始的申请上,Z同学并没有进行得那么顺利。因为在早申请阶段,他受到外校不专业的申请机构耽误,文书表达上迟迟找不到突破点,后来通过书院升学指导中心寻求帮助,并选择了普加斯留学的服务。最终在Yuky老师和团队的帮助下,另辟蹊径,建议他的文书通过“情怀路线“打动招生官,而这也成为了他被罗切斯特大学录取的关键之一。

一份优秀的文书除了需要起到阐述申请者的经历和领悟之外,还需要能够从有意思的角度进行切入,在表述的同时引起招生官的兴趣。

Z同学的外公是中国最早一批工程师,年轻时不畏艰苦,远赴边疆,在荒凉的西北开设制糖厂,开辟轻工业。后来他的父亲也从事工程行业,一种关于“工程”的情怀在祖孙三代之间默契传承。按照普通的思路,文书路线可能会延续成为下一代工程师的主题,但这样的主题不免会落入俗套,缺乏亮点。

升学指导中心老师在指导他的文书时,将Z同学在“工程”背景的特和乐做了有机结合,在看似零散的活动列表中找到重,引导学将情怀、艺术气息带到外公曾经打拼60年的地。将“工程师”的家庭背景提炼成一种不畏艰难和奋斗的精神,并且将这个精神贯穿到Z同学的学习和音乐上,从而以一份与众不同的文书来打动招生官。

Z同学告诉学弟学妹,在申请中,如果想走“硬核”的学术路线,必须要有足够精彩的获奖经历和含金量足够高的比赛成绩,如果是像他一样想走情怀路线的,就要在文书中多展示个人特点,挖掘与自己有关的故事。

Z同学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位,就像是我,相比起竞赛型选手,我更适合做活动。”这世界上需要像TheBigBangTheory(生活大爆炸)里的“谢耳朵”那样的“鬼才”来推动人类进步,但他更偏向于做个像航海王路飞那样的人来影响世界。

在寻找自我的路上,你或许是独行者,但你从不孤单。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5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