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城为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增彩添力

治疗白癜风有好办法么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206061.html

虽已初冬,古黄河两岸景色倒影成趣,五彩斑斓,愈加迷人。行走在宿城的大街小巷,环境干净整洁,一步一景;斑马线前文明行车,礼让行人已成风尚;“红马甲”遍布各地,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文明向上、城市向前,在宿迁全力以赴推动由“全国文明城市”向“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迭代升级的新征程上,宿城是主阵地、主战场,始终秉持为民利民的创建初心,以最佳的状态、最扎实的举措全力投身创建工作,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越擦越亮,宿城环境越来越美,人民群众生活越来越幸福。

细微入手提升城市颜值匠心精神雕琢宜居环境

“以前来这边买菜,车都没法停,十分不方便。整治后不仅停车方便,环境也变好了。”说起农贸市场的变化,市民刘女士连连称赞。

农贸市场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是宿城区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工作的一个生动缩影。

今年以来,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目标,针对各类市容环境难点、痛点问题,宿城区分类施策,精准发力,突出做好各个商业街区专项治理工作,着力打造商业街区管理标杆。同时,全面开展农贸市场“微空间”治理行动,实施停好一辆车、规范一条道、管好一个摊“三个一”实事项目,深入推进流动摊点疏导管理,坚决取缔马路市场。

前段时期,宿城区对全区老旧小区进行全面摸底排查,按照“谋划一批、实施一批”的原则,对排查发现的安全隐患做到不留死角、整改到位,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不仅如此,宿城区还组织开展“十大专项提升行动”,施划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线38万米,建成居民小区非机动车充电桩停车棚个,完成60个居民小区缆线治理及杂物清理,推进中港雅典城北门、华阳公寓东侧等10处人行道改造提升……

立起人民满意根本标尺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今年以来,宿城区紧盯城市基础设施短板,以“新颜”换“民心”,全面解决老旧小区建筑物破损、基础设施不完善、环境脏乱差等问题,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老旧小区如何改?居民群众说了算。府苑小区是宿城区建成较早、规模较大的小区,小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等方面问题日益凸显,居民反映强烈。年,府苑小区改造试点工程实施,聚焦水、电、路、安、景5大类15个子项目,总投入万元,改造完成后实现小区基本功能和配套设施升级换代。“原来提起我们小区,大家第一印象就是又老又旧。现在不一样了,楼房重新粉刷了,道路也修整了,现在我们就像住进了新小区。”说起改造后的小区环境,居民王女士十分满意地说。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宿城区扎实开展背街小巷专项整治,认真梳理排查全区背街小巷存在的“脏乱差”问题,不断推进背街小巷改造提升工程,让群众切身感受到背街小巷实实在在的变化。

“面对群众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新期待,我们将聚焦群众呼声最强烈、意见最集中的领域,着力解决与群众需求不匹配、城市发展水平不协调的问题,不断提高城市发展的民生温度。”宿城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明办主任杨春说。一直以来,宿城区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把群众的幸福感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试金石,努力让文明创建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

文化赋能涵养精神品质彰显城市独特人文底蕴

近年来,宿城区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着力点,不断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创新文艺精品创作,切实保护传承文化遗产,文化事业产业呈现出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新局面。宿城区委书记陈伟表示,努力把宿城打造为文化服务设施齐全、文化产业发展迅猛、文化体制活力迸发、区域特色鲜明的文化强区,为全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先行区贡献宿城力量。

书香满城,讲出全民阅读“好故事”。一直以来,宿城区深化书香宿城建设,依托城市书房、农家书屋等阵地积极开展各类书香创建活动,深入打造“小手拉大手·全家爱阅读”和“5分钟阅读圈”两个阅读品牌,开展系列主题阅读实践活动1万余场(次),确保全民阅读工作月月有活动、季季有精彩,全民阅读蔚然成风。去年,宿城区被评为江苏省“书香城市建设示范区”,全民阅读指数排名再度攀升、跻身全省前十。

遍布城乡的公共阅读设施,成为全区群众的“幸福地标”。4家平方米以上大型书店、13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15个镇(街道)图书室、33个城市社区图书室、个农家书屋、个邻里驿站阅读空间,宿城区搭建起上下贯通、全面覆盖的阅读共享平台,构筑起覆盖群众家门口的“10分钟文化圈”。同时,引进14个A类和N个B类喜马拉雅有声图书馆,设置扫码阅读设施1万余处、电子阅读机和自助借还机余台,群众线上扫码听书达30余万人次。

赓续传统,焕发非遗文化“新活力”。左手打板,右手击鼓,苏北大鼓市级传承人胡博有说有唱,时而铿锵激昂,时而轻声细语,精湛细腻的表演引人入胜。在宿城区耿车镇大众村文化礼堂,村民们围坐在一起,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阵阵掌声。

宿城区素有“琴鼓之乡”的美名,独具地域特色的苏北大鼓、苏北琴书一百年来始终在宿城大地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每到周末,省、市级非遗传承人轮流到市区“周末书场”义务演出,深入镇街开展“琴鼓村村行”,在村部旁、在广场上,甚至在柳树下,随地设场,随时可演,切实打通文化惠民最后一米,惠及群众达60余万人。

进入新时代,宿城区传统非遗依然活色生香,政策、资金的双重叠加为非遗传承人打了一针“强心剂”,也撑起了非遗文化创新发展的未来。宿城区文广旅局局长刘根玲介绍,宿城区出台“一揽子”非遗保护计划,打出“申请专项资金保护、完善非遗保护项目数据库、建设非遗文化展馆、加快濒危非遗挖掘保护”等“组合拳”,推动非遗进校园、进镇街、进村居,让非遗文化“活”起来、“兴”起来、“响”起来。

春风化雨浸润时代新风内外兼修绘就文明底色

宿城区始终把文明作为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抓手,着力打造多元文明城市标杆。

城市文明离不开志愿服务,志愿精神彰显着城市文明和进步。宿城区按照“规范化、专业化、常态化、品牌化”的志愿服务建设要求,组建“8+N”志愿队伍支、实名注册志愿者近18万人、个志愿服务项目将“文明”基因四处播撒,“最美”之花竞相开放。如今,文明“志愿红”成了城市的“流行色”,互助友爱的“志愿之城”让整座城市更具魅力、更有温度。

小城大爱,奏响文明实践“主旋律”。围绕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宿城区不断健全完善典型选树机制,探索构建区、镇(街道)、村居(社区)三级负责,机关单位+新闻媒体+社会群众多方联动的“3+3”典型选树机制,条块联动、全面覆盖发现凡人善举、身边好人。完善发布制度,每季度发布“宿城好人”“宿城区新时代好少年”,年度开展“最美宿城人”评选,并开展集中交流活动。从十几年来守护在古黄河畔的“全国道德模范”王爱东,到三十多年来孝老爱亲的“中国好人”李金娥,一个个平凡的名字响彻宿城。全区获评“全国道德模范”1人、“江苏省道德模范”及提名5人、“中国好人”13人、“江苏好人”34人、市级以上先进典型达余人,“好人”基因四处播撒,“最美”之花竞相开放。

在永不停歇的创城之路上,宿城区将继续在提“颜值”、塑“气质”上下硬功夫,用心用情营造一座有温度的文明之城,带动越来越多的宿城人,用文明的标尺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用激情和活力展示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文明底色,为宿迁创建人民满意的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贡献主城区力量。(赵红艳解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43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