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校友是校友工作的出发点和核心理念,是培育学校校友文化,连接校友与母校交流的桥梁,并最终成为构建二者命运共同体的基石。
高校校友服务工作水平直接关系到校友对母校的归属感。校友服务体系是高校学校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了服务,校友工作就失去了根基,甚至会导致功利化倾向。事实证明,母校为校友提供的服务越周到,母校从校友那里得到的回报就越丰厚。
01校友服务工作的发展历史
中国高校校友工作的发展历史是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共同成长的,中国的校友管理工作最早起源于年,在当时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成立了中国的第一个校友会。
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校友会不仅仅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校友会,同时其还主张把所有的在校师生也纳入校友会的范围之内,这个理念即使在今天看来仍十分具有创新意义。
年10月,南开大学成立了自己的校友会,南开大学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同时也是规模较大的大学之一,其校友会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据年《时事新报》经理崔唯晋调査统计:全国设立最好的校友会第一是南开,第二是黄埔军校。
最好的概念是什么?第一是规模最大;第二是管理最好;第三是作用发挥的最好;第四是社会影响最佳。
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处于计划经济时代,高等教育按照计划经济的模式运行,实行国家统一包办,高等院校的权限很低,造成了各个高校都不太重视校友资源的管理工作,即使有少量校友团体的存在,也往往是校友间出于感情因素的考虑而自发形成的联谊组织,缺少统一规范和有效的管理。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从20世纪90年代起,在中央民政部以及地方民政厅局的支持下,在全国范围内成立了几十所高校校友会,不少高校先后成立了专门从事校友服务工作的校友工作办公室或联络处。年5月,在青岛海洋大学举行了我国第一届校友工作研讨会,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浙江大学、青岛海洋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天津大学等十所高校的校友工作者,出席了会议。本次会议的顺利召开开创了中国高校校友服务工作研究的先河,极大地促进了高校校友管理工作的发展。
到年12月为止,中国高校校友工作研讨会已经先后举办了18次,越来越名的高校开始认识到了校友工作的重要意义,先后成立了校友会或者校友工作办公室等相关校友服务工作机构。
年9月,经教育部和民政部批准,中国高教学会校友工作研究分会正式成立,该研究分会的成立意味着中国的校友服务工作走上了法制化和持续发展的道路。
02校友会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与欧美等国高等院校的校友工作相比,我国高校的校友服务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其管理模式仍然不成熟,存在很多问题,具体如下:
(1)对校友服务工作的认识不足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没能充分认识到校友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部分高校虽然设有专门的校友工作机构,但是角色定位模糊,更多的时候仍是站在管理者的高度进行工作。由于历史因素的影响,中国高校的校友服务工作一直没有形成良好的传统加以传承,国内的很多高校没能从战略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校友服务工作对于本校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
很多高校,校友服务工作只是临时事务性的工作,没能形成规范的工作制度和有效的管理模式。目前,国内的高校中仅有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等为代表的部分高校对校友服务工作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并将之细化,比如北京大学推出的为校友办理校友卡的业务,校友离校后仍可凭借校友卡继续享受图书借阅、校内住宿、硬件设施使用等优惠服务。
(2)对于校友捐赠的管理机制缺失
我国的很多高校没有能够从战略的高度看待校友捐赠的意义,对于校友捐赠的使用缺少有效的管理机制。绝大多数高校没有常设的校友捐款管理机构或者只是设立临时性的校友捐款管理机构。在这种模式下,学校只能临时地、分散地依靠各个院系及个别部门的力量,肩负起完成各自对外经费拓展的责任,学校整体层面缺少统一的捐款、募款筹集计划,当发生重大事件时,依靠以校长为首的各部门主管组成的临时募款团队向外寻求资助,比如有的高校以校庆为契机成立了专门的校庆筹资委员会,但当活动结束该机构也就自然结束了使命,不能形成良好的传统和制度加以传承。
对于国外的很多高校而言,校友捐赠是本校教育资源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甚至成为了本校最为重要教育资金的来源,很多高校设立专门的基金会对校友捐赠进行科学管理,聘请专门的财务人士来运作基金。与此相比,国内的很多高校对于校友捐赠的理解过于片面,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