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姚赟江西宜春报道
视频剪辑张晓寒
00:3139岁的袁宇出生于江西宜春万载县农村。
从年开始,从事二手图书交易的他回到老家,自掏腰包,陆续建了5个图书馆。
这些图书馆多位于农村,袁宇也以农民自称。他说,在农村办图书馆,就是想让身边的父老乡亲阅读更多的书籍,丰富他们的生活,陶冶乡风。
作为一个80后农民,在农村办图书馆,在有些人看来,袁宇或许有些另类。
但袁宇说,自己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办中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
袁宇民间图书馆
家里办了个“图书馆”
袁宇的家位于江西宜春市万载县康乐街里泉村,这是赣西北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
从万载县城出发,沿着柏油路行驶10分钟,穿过羊肠小道,一幢灰白色两层的农家小院出现在眼前,这是袁宇的房子。
袁宇出生于年,他从小就喜欢读书。
高中时,万载县图书馆退旧换新,袁宇向父母借了元,买下了县图书馆余册过期的书刊杂志,收藏在家里。自此以后,袁宇开始了他20余年的图书收藏生涯。
上大学时,袁宇将收藏图书的爱好变成了事业。他曾多次往返武汉、广州等地,从各地旧书市场淘书,转手卖给各家图书馆,赚取中间差价。靠着自己的“小生意”,袁宇解决了生活费和学费的问题。
毕业后,袁宇顺从自己的爱好,从事图书交易。
他了解到,图书馆都会有自己的采编部门。采编部门每年根据需要,对出版社没有的、市场上无法找到的书籍列出清单,进行民间征集。袁宇从中既看到商机,也看到了文化的巨大价值。
一边收藏,一边出售,但卖书的节奏远远跟不上藏书的节奏。袁宇家里的藏书越来越多,几十万册的书堆满了大大小小的屋子。
“书就是要传阅嘛,堆在这里就浪费了。”袁宇心想,不如就地办个图书馆,免费供大家阅读。
年年底,袁宇将家里的一间房子收拾了出来,又购置了一些书架,分门别类将藏书收拾整齐,一本本摆放上架。这些不起眼的工夫,他前前后后花了三个月。
袁宇说,到了夏天,家里的免费图书馆就要正式开张了。
从“小破屋”到藏书楼
图书馆是开起来了,但袁宇发现事情并没有他想象中顺利。
一连好多天,都没有村民来看书。偶尔有几个人从门外将脖子伸进来,眼睛绕着四周扫一圈,嘀咕一句:“农村里还建个图书馆。”
少有人会迈进那间门,更别说坐下看书了。
“凡事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袁宇对极目新闻记者说,对于看书这件事情,很多人一开始或许不能理解。比如,对有些常年下地劳作的农民来说,要让他抱着一本书,安安静静看上几个小时,这几乎要了他的命,倒不如让他去地里干上几小时农活儿来得畅快。
当时村里也有人议论,“建图书馆,不会是想赚大家的钱吧?”对于质疑声,袁宇表现得很平静,他说大家是因为不了解才有会质疑,等村民们体会到了阅读的快乐,知道这是件好事,自然而然就不会有人说什么了。
袁宇说,他也记不清是什么时候,他的“小破屋”也有了第一批读者。此后,经大家口口相传,袁宇家的图书馆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前来阅读的村民也多了起来。
有的村民主动把小孩子送过来读书学习,也有农户来借阅书籍学习种植技术,有些妇女会来翻看小说……
人少了,袁宇觉得挫败;人多了,袁宇也头疼。
每一位来看书的读者都要经过自家大门,家里有老人和孩子,这么多人来来往往总有些不便。村民们偶尔在图书馆里聊几句,声音稍微大一点,其他房间就能听的一清二楚,家里人多多少少有些不习惯。
袁宇没办法,便又在自家房子一侧建了一幢三层楼房,专门用于藏书、供人阅读。
袁宇民间图书馆
“村里有个图书馆”的事儿传开了,邻村也有人过来围观。
袁宇又开始动脑筋了。“一个图书馆能辐射的范围就这么大,为什么不在别的村子也办图书馆呢?”袁宇一有想法,又开始“折腾了”。
他多次找到十字布村和周家市村的村委会商量,希望能在村里各办一个乡村图书馆。几番协商后终于敲定了方案。由村里腾出空余的场地,袁宇花钱租下其中几间房。他从家里运了几万册书分别放置到两间空房,简单布置后,两处简单的乡村图书馆就算是建成了。
用袁宇的话来说,这都算不上是图书馆,最多只能算是间“图书室”。由于分身乏术,袁宇便将这两间图书馆交给了当地村委会,由村委会安排人员进行日常管理。
袁宇在当地办乡村图书馆,有了一定名气。当地政府部门考察了这些乡村图书馆后,决定帮袁宇在县城附近办一个更大的图书馆,并免除前5年租金。
年,在政府的支持下,平方米的“袁宇民间图书馆”在万载县的龙江河畔正式成立,这是袁宇创办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图书馆。袁宇的余万册藏书也终于有了一个“正规”的安家之所。
袁宇民间图书馆
在这里,袁宇一边经营图书生意,一边管理自己的图书馆。
附近建成社区工作人员李培是这座图书馆的常客。她不仅自己来看书,她还要带动社区的居民来看书,偶尔还会组织社区里的老党员来开个读书分享会。这个暑假,李培还打算招募一些当地的大学生,在图书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我们都是身兼数职,打两份工。”图书馆工作人员小陈笑着对极目新闻记者说,他们既要经营网店卖书的工作,也要做好图书馆的日常维护,个个都是“多面手”。说话间隙,小陈打印出两张购书单,左右对着书刊号,右手拖着小推车,开始从多万册书里寻找顾客在网上下单的书籍。
工作人员正在从书架上找书
她告诉记者,这份工作下午5点左右就能下班,她刚好能去小学接儿子。周末的时候,她偶尔也会把儿子带到图书馆来看书,“毕竟这里学习氛围好一些嘛。”
袁宇说,现在图书馆有10来个员工,大多是附近的村民。图书馆的工作既能让他们获得一份稳定的报酬,也能让他们有时间照顾家庭。
建最大的乡村图书馆
从县城向鹅峰乡东田村驱车10多分钟,一望无际的绿色田野里,一幢占地多平米的四层高楼拔地而起,与远处矮小简朴的民房形成了鲜明对比。
从“袁宇民间图书馆”到这座在建的第五个图书馆,短短10多分钟的车程,袁就接了四个电话。他操着一口浓郁的乡音,不停回答着电话那头的问题,没讲两句,他就开始咳嗽。
趁着等红绿灯的间隙,袁宇从副驾驶的抽屉里拿出一盒治疗咽炎的药,掰开两颗,送到嘴里,还没来得及喝水,绿灯亮了,他只好生咽了下去。
“最难的时候,就是没钱的时候。”袁宇说,目前正是他最困难的时候。
今年,他开始筹办建立第五个乡村图书馆。他拿出了多年的积蓄,又向银行借了几百万贷款。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一件很疯狂的事情。
有朋友说,这根本不是普通人能做出来的事情,换成其他人,大家都会觉得这人“疯了”,但这个人是袁宇,他们就能理解了。
袁宇下了车,直奔一楼工地,他撕开新帖的墙板上的塑料膜闻了闻说,“没气味儿,都是用的好材料。”他又走到电梯井处,嘀咕一句:“今天不是要开始弄电梯吗?人怎么没来?”
由于没有外包给建筑公司,建设图书馆的每一件事,袁宇都得亲自操心。
一楼正在安装网络线路的工人说,他们都知道这里以后是要建图书馆的,都很支持这个决定,以后一定带着小孩儿来看书。
袁宇介绍,这个图书馆将集影院、阅览室、研讨室于一体,将会为全县的人民提供一个学习休闲的好地方。
“要做就要做到极致。”这是袁宇常常挂在嘴边的话。他站在三楼窗边,望着远处的农田说,他已经耗费了大量金钱和精力,他现在只希望能把这个图书馆建到最好。
图书馆门前停放着来看书的乡亲们的电动车
据他所知,位于云南腾冲县的和顺图书馆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之一。
袁宇开玩笑说,等他这个图书馆建成了,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将是国内最大的乡村图书馆,馆藏量将达到余万册,远远超过和顺图书馆。对于和顺图书馆响亮的名头,袁宇是有些“酸”的。
下一步,袁宇打算把图书馆打造成一个综合体,做到像省市的图书馆一样,功能齐全,吸引更多读者前来阅读。
“我这个图书馆又不收钱。”袁宇说,自己最终的目的还是带动大家阅读,推动全民阅读。
话音刚落,袁宇的手机又响了。他划开接听键,图书馆的空地里又回荡起了他的乡音。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