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阅读传统与文化传承学术论坛在贵

刘军连医生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3/yuyue/

12月18日,第二届中国阅读传统与文化传承学术论坛在贵州民族大学思雅图书馆(主会场)以线上线下相结合举行。

全国家机构的余位专家学者和图书馆学科研究生参加了论坛。论坛由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主办,贵州民族大学图书馆、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天津师范大学古籍保护研究院承办,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包头师范学院图书馆学系、海南大学图书馆、安徽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协办。

贵州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杨声国在致辞中介绍了贵州民族大学图书馆多年来在推动“全民阅读”工作和相关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效,强调图书馆在培养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民族团结精神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深入研讨中国阅读历史,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著名图书馆学家、中山大学国家文化遗产与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程焕文在致辞中指出,阅读传统深深地印刻在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之中,构成了我们今天阅读生态的底色,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应当珍视和弘扬,图书馆于此责无旁贷、使命光荣。

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史研究专业组指导专家、深圳图书馆馆长张岩充分肯定了阅读史研究专业组近年来卓有成效的工作。认为阅读史研究专业组克服重重困难,积极协调合作,整合资源,努力推动第二届中国阅读传统与文化传承学术论坛的顺利召开,实属不易,希望阅读史研究专业组再接再厉,为阅读史研究和推广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主任、东莞图书馆馆长李东来强调,阅读史研究专业组旨在传承弘扬中国悠久的阅读传统和文化,为阅读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交流搭建探讨、合作和活动的平台。他指出:“阅读的历史是通往人类心灵的阳光大道。”同时强调要汇聚行业力量,探索阅读推广的新领域新方式,为推动全民阅读和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做出贡献。

主题报告会由阅读史研究专业组副主任、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副教授熊静主持。北京大学教授、著名阅读文化研究专家王余光作《对阅读文化学研究的思考》的主题报告,从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和应用研究三个方面阐述了他对阅读文化的理解,揭示了阅读文化研究的体系结构,分析了阅读文化研究的未来热点。

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研究馆员张志清作了《图书馆古籍大众传播实践》的主题报告。他解读了古籍、古籍传播等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指出进行古籍大众传播要具备语文素养、视觉素养、影视素养和数字素养等多种素养,强调从认识政策、法规等方面做好古籍普及传播,并探讨了大众媒体对文化战略的影响;最后指出,图书馆可以从基础工作、古籍保护、推广传播、阵地服务和非遗传承等方面开展古籍大众传播工作,同时以国家图书馆为例介绍了图书馆在古籍活化方面的路径。

在下午的专题报告会上,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郑丽芬、包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王龙、西南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何官峰、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研究馆员蒋春林、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祝童、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讲师赵晓、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副教授熊静先后做了专题报告。报告会由阅读史研究专业组副主任、天津师范大学海河杰出教授姚伯岳主持。

图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阅读史研究专业组主任、贵州民族大学图书馆馆长卢云辉在闭幕式中说,本次学术论坛围绕主题,各持学术立场,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进行学理阐述分析,互相启发,共同加深“阅读史”的学术理解,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在思想性、理论性、问题针对性等方面令人印象深刻,这也展现了阅读史研究未来可期的光明前景。

图/文陈世莉王磊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舒畅

视觉/实习生姜妹勤

编辑/陈江南

二审/赵相康

三审/黄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90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