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家推荐信的要求与格式
第一部分:专家推荐信要求#申博#
一般是需要两名教授(副教授)专家职称参与书写专家推荐信,其中有一名专家必须是你的硕士导师。
第二部分:专家推荐信内容
框架设计推荐
一、整体结构
1.开头;
2.陈述推荐理由+举例。
3.结尾
第三部分:写作风格
1.言辞诚恳朴实
2.事例内容真实
3.段落清晰,中心和重点明确
4.长短句式相结合
第四部分:注意事项
1.表明老师和该学生的关系
2.学生平时的表现
3.着重强调优点
4.缺点恰当地加入一些“缺点”,不仅能令推荐信真实,还会通过“似贬实褒”,反而突出了被推荐人的个性。学校比较看重的是推荐人的可信度、声望及其对学生的了解程度。(最重要)
推荐人的信息可以选择性地写在简历的下方。
通常有两到三名推荐人,其中至少有两名是学术性的。
推荐人也不是必须明确地写在简历上,如果是牛推,最好还是写上去。
示例一
本人是XX同学硕士学位论文的指导教师,并在其攻读硕士学位的阶段里担任其XX学授课教师。XX同学在其攻读硕士学位的三年中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学习努力,能吃苦耐寂寞,研究方向明确,能积极主动地向人请教。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该生在三年间以全年级总成绩第一和在核心刊物上发表X篇学术论文的的优异答卷获得了XX奖学金,这些成绩充分说明该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突出的科研能力。
XX同学个性内敛,具有科学研究工作所需的坚韧不拔的可贵品质。该生还具有较强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对科研工作有浓厚的兴趣。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这些品质帮助他出色的完成了课题任务。
本人相信若该生能获得名师指点,取得进一步深造与研究的机会,望做出不负期望的成绩。在此,本人愿毫无保留推荐XX同学进入贵校攻读博士学位。
示例二
本人应XX同学请求,推荐该生参加贵校博士生入学考试。本人曾于该生攻读硕士研究生时,担任其XX授课教师,在与该生的课内、课外互动中,对其印象极为深刻。对考生业务水平,外国语水平,科研能力的介绍:
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能根据自身研究方向的要求,有针对性的认真研读有关核心课程,为自己的科研工作打下扎实基础;并涉猎了其他课程,开阔视野,对本研究方向的应用背景以及整个学科的结构有了宏观的认识。
在外语方面,研究生阶段着重加强了查阅专业外文文献和书面写作的训练,并取得了一定效果,又较好的阅读能力。科研能力方面,具有独立研究问题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独立钻研问题的能力。
对考生思想品德、道德修养方面的介绍:
XX同学热爱祖国,具备优良的思想品德,尊敬师长,乐于助人,学习勤奋,吃苦耐劳等特点体现该同学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也保证该同学在将来的工作中具有好的组织协调能力与合作能力。
该同学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科学研究的事业,治学严谨,努力扎实,并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在过去的学习与工作中体现出刻苦、忘我的精神。
从硕士生学习阶段和考生从事科研工作的情况看,该考生有无继续培养的前途,对考生报考博士生的意见:
XX同学在硕士生学习期间参加了本人所在课题组的研究工作,参与的项目包括:XX等方面。在研究工作中积累了经验,同时也展示出该同学在研究工作中的天赋与才能:该考生掌握了大量的定量分析手段。XX同学具备这样的性质或天赋,可以认为该考生是良好的科研人才。
结尾
该同学有较强的进取心,有强烈的进一步深造和提高的要求。本人相信若该生能进入贵校,其潜力必能得到相当程度的激发,在此,本人愿毫无保留推荐
二、如何搞定专家推荐信
不论你考哪个学校什么专业的博士,不论你是参加申请审核制还是统考制,两封专家推荐信都是必不可少的。
绝大多数学校要求副高及以上职称的人推荐,极个别学校会要求正高职称的人推荐。围绕着专家推荐信,存在两个问题。
找谁写?写什么?
推荐信的由来及地位
专家推荐信是每所高校申请考核的必备材料,专家推荐信的内容不仅关乎到推荐专家给你书写甚至签字,另外,这也是关乎你审核材料成绩的关键环节。找谁写?
如果你本科硕士是同一个专业,博士还是考的这个专业,直接找你的硕导写一封,然后再找另一个老师写一封,自己觉得没有把握的话,委托你硕导跟另一个导师打声招呼。
如果你本科和硕士不是同一个专业,但是考博考的是其中的一个专业。这又分两种情况,你考的是本科的专业,本科老师给你写或者推荐,虽说稍微麻烦一点,但是总能搞定;假如你考的是你硕士的专业,硕导写推荐信。
其他情况考的专业和本科硕士都不同;在国外读书;不方便找以前的导师。
写什么?
导师亲自给你写,写什么就不好说了,估计大概率不会询问你的意见。不要写得太夸张,也不用写的太具体。
三、专家推荐信的误区
误区一:专家推荐信怎么写?自己写好了找老师签字呢?还是直接问老师呢?
误区二:我报好几所学校,每所学校的推荐信都需要去请老师签字吗?
误区三:推荐信不重要。推荐信是考博尤其是申请审核制文书材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误区四:推荐信只能写学术能力。推荐信不仅要写学术能力,还要展现个人特点。
误区五:截止日期前才找推荐人。请给推荐人留出足够的时间。
误区六:推荐信只能靠推荐人写,申请者无法参与。申请者应该和推荐人多沟通。
误区七:用尽所有美德,却没有一个具体例证。
误区八:内容千篇一律。所以,大家记得一定要修改推荐信模板,修改成有血有肉的内容。
误区九:没有正确地选择推荐者。考博一般需要两封推荐信,相应的也要找到两位推荐人。
误区十:写作时马虎和草率。
误区十一:推荐信内容与其他申请材料互不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