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作家、出版人姚茂敦。上一节,我重点讲了“新人作者老是被图书编辑打击或挑刺时,到底应该如何应对,并提出三点建议”。本节内容,我们来聊一聊出版方(出版社和出版公司,下同)到底喜欢什么样的书稿内容,以及一本市场书写多少字适合?
经常有作者问:不知道出版方到底喜欢什么样的书稿内容?担心辛苦写出来,市场不对路,卖不出去。应该说,这个担心很有道理,说是投其所好也好,说是随波逐流也好,只有了解出版方的用稿喜好和市场需求,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句话说得好:方向不对,一切白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不过,我必须要说,每家出版方擅长和侧重的选题方向都是不一样的,很难一概而论,到底写成什么样子,才是出版方最喜欢的。但我可以告诉大家,通常情况下,作为大众图书(学术书、教材教辅不在此列)具有哪些特征?
一、出版方比较喜欢的大众图书
1.题材不敏感
根据我的从业经验和观察,普通作者尽量不要去碰党、政、军、宗教等题材,这些题材有专门的出版社或专业权威专家来写,你只管把技术类、实用类或消遣类图书写好即可。
其实,除开上述敏感题材,可写的题材和方向太多了,建议你选取一个自己最拿手的提出来写就行。
这些年,经常有写敏感题材的作者找我,希望我帮忙。对此,除了向他们做好政策宣讲工作,我一概婉拒。因为,出版社的编辑也说,题材敏感的书,审批尤其麻烦,作者写得再好,还是做不了。
2.紧跟市场热点
虽然我们鼓励作者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但从实用主义出发,适当蹭蹭热点,是完全可以的。比如,最近两年,5G题材比较火,我先后策划编辑了《5G金融》《5G新产业》《5G保险》等六七本与5G相关的书,是国内策划5G图书最多的人。
其实,从出版社的角度来看,也乐意做市场热点题材。因为这类图书,只有作者过得去,销量都不会差到哪儿去。而过于冷门小众的题材,出版社的意愿不强,除非作者支付一定的赞助费。
3.内容通俗易懂
一些教授、博士或专家写书,常见的问题是,受惯性思维影响,写出来的图书内容太生硬,硬邦邦,一般读者和外行根本读不懂。因此,如果要想让你的图书得到市场的喜欢,首先要说服图书编辑。
如今,市场上很多历史类,经济类图书,做成年表的形式或配上漫画,颇受欢迎,就是这个道理。当然,我们也不能说这些书就是好书,起码呈现形式比较新颖,值得我们去深入思考。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