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徒区,江苏省镇江市辖区。位于江苏省西南部,镇江市区周围。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南延茅山余脉,中为宁镇山脉,岗峦起伏,多级阶地;东、北沿圩区坦荡,地貌大致可分为低山丘陵、河流阶地、丘间谷地和冲积平原四大类型。
01江苏科技大学(长山校区)
江苏科技大学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镇江市,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特色鲜明的普通高等学校,是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学校在校普通本科生余人,硕士、博士研究生余人,本、硕、博全日制学历留学生人。现有镇江东、南、西3个校区和张家港校区以及上海办事处,占地亩。学校新校区坐落于镇江市丹徒新区十里长山,占地余亩。另设有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独立学院),在校学生余人。
学校作为江苏省唯一一所以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为主要服务面向的行业特色型大学,是全国相关高校中船舶工业相关学科专业设置最全、具有船舶特色整体性和应用性优势的高校之一。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个,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类别10个,本科专业66个。
学校拥有完备的教学、科研设备和公共服务平台,有15个国家级、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9个省部级公共服务平台,2个国家级、省部级技术转移机构,1个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10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坚持立德树人,努力培养适应社会和行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享有“中国造船工程师摇篮”的美誉,已为船舶工业、国防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14.3万余名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学校立足船舶、海洋、蚕桑特色优势,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全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坚持以国家需求为驱动,注重将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高新技术成果推广应用紧密结合,主动为船舶工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坚持“育人为本、责任为先、公平为上、学术为魂”的办学理念,秉承“笃学明德、经世致用”的校训,大力弘扬“江海襟怀、同舟共济、扬帆致远”的“船魂”精神。
02江苏大学(京江校区)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招生代码)是年成立的公有民办二级学院,年经教育部批准为由江苏大学和江苏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共同举办的独立学院。
学院依托具有百年办学底蕴的母体江苏大学创新办学,秉承江苏大学优良办学传统,在学科专业建设、授课师资、实验教学设施、图书资料等方面,共享江苏大学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学院现有39个专业及方向,涵盖理、工、文、经、管、医、艺等7大学科门类,在校生余人,全部为四年制本科层次。
年下半年建成投入使用的新校区,位于镇江市丹徒新区十里长山高校园区,占地亩,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新校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以人性化、现代化、生态化为指导思想,以传承文脉、尊重自然为基本原则,依山傍湖、山水相映,建筑错落有致,景观典雅协调,为一所环境、设施一流,数字化、智能化、生态化的现代绿色低碳校园。
学院牢固确立“依托母体、立足江苏、面向全国、服务经济、高起点、创特色、争一流”的办学思想,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优化组合“公有”优势和“民办”活力,按照“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能力强”的要求培养造就了大批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结构优化、实践能力突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社会责任心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的新形势,江苏大学京江学院将紧紧依托江苏大学雄厚的办学资源,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院、特色兴院,继续推进导师制,实行主辅修制,并开设第二(辅修)专业,实行自主选择专业,完善学分制,构建科学严格的质量监控体系和充满生机活力的运行机制,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切实增强学生立足社会、走向未来的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
学院积极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模式,努力建设成为以工科为主,文、管、经、医多学科协调发展,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创新性、国际化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