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第二届国土空间规划青年论坛的责任规划师与精细化治理主题分论坛中,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楼吉昊工程师代表团队发表了题为《陪伴街道共成长一一景山责任规划师社区实践》的主旨报告,回顾了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责任规划师一员陪伴景山街道共同成长的历程,通过“街巷”、“院落”、“民生”、“文化”四个案例的视角,记录责任规划师“由表及里”的探索过程和心得体会,总结了在城市更新和精细化治理背景下,规划师的技术转型和视角转变。
1、结缘责任规划师
在城市更新的大背景下,增量建设逐渐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城市开发建设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发生转变。北京老城作为存量空间的典型代表区域之一,普遍存在着居住密度大、公共空间狭窄、居住空间局促、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
年,清华同衡参与东城区的先行试点,作为12家设计团队之一,受聘担任街道责任规划师。到年的五年时间里,清华同衡遗产中心的责任规划师团队工作涉及东西城景山、东华门、牛街、新街口、陶然亭、德胜等街道,也包括门头沟区的传统村落等,参与了从宏观规划到微观整治的多项街区更新工作,利用规划师的专业知识热情服务街道及辖区居民,建立了政府、设计、居民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图1遗产中心责任规划师团队
2、景山街道陪伴成长
景山街道位于东城区中部,故宫东北角,毗邻北京中轴线,西至地安门内大街、景山后街、景山东街,东至东四北大街,北至地安门东大街、张自忠路,南至景山前街、五四大街、东四西大街,街道面积约1.72平方公里。景山街道在历史上兼具多重身份,在元明清时期均为皇城宫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于皇室的机构集中区域,到清末民国时期,受近代变法新思想浪潮影响,开办京师大学堂,出现北大红楼、北京图书馆等重要地标,成为改革的前沿阵地。
以核心区控规的整体要求、城市更新政策为基础,责任规划师深耕景山街道,组建了一支多专业协同、实践经验丰富的团队,提供陪伴街道的全方位服务,作为基层规划治理的智囊团,责师团队重点为街道现状问题诊断、街区整治建议、相关规划审查、规划实施指导、社区共建共享等多方面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陪伴街道共同研究基层治理难题。
图2责任规划师服务景山工作
2.1协助街道谋划街区发展
景山街道责任规划师团队参与景山街道街区层面控规的编制工作,助力景山张自忠路南片区街区综合实施方案编制,参与《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