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简荻,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级数理金融专业的本科生。平均学分绩点4.38,连续三年保持专业第一,其中常微分方程、空间解析几何、思修为满分,数学分析等10多门课程为专业最高分,主修专业课程均在95分以上。曾获国家奖学金2次,卓越奖学金1次,先后荣获“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第十届华中地区数学建模邀请赛三等奖”“理工十大风云学子”“校青年五四奖章”“校三好学生标兵”“校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现已保研至中央财经大学。
她说获得所有成绩的诀窍就是:心中有梦想,努力、努力再努力!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学霸”张简荻的世界,听听她的故事。
根植梦想榜样引领新方向
三年前,当我还是大一的小鲜肉时,面对与高中截然不同的授课方式、面对大量可以自由支配的课余时间,我与很多大一新生一样,也经历过迷茫与困顿。直到开学初,在校团委组织的一场优秀学子报告会上,理工青年十大风云学子沈铮阳学长的优秀事迹深深感染了我。还记得当我听到他大学四年平均学分绩点高达4.5,6门难度系数极大的数学课程全部满分通过,并在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国家级二等奖时,我的内心震惊之余,无比向往。成为像他一样优秀的理工学子,便成为我大学生涯的奋斗目标。
入学后,得知学校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构建了多学科综合交叉的人才培养知识体系,开设了数理金融实验班。我想更好的学习金融知识,于是报名参加了数理金融实验班的选拔考试,这成为了我进入大学校园的第一战。在考试的前三个星期里,每天高强度的军训后,室友们都已经累瘫在床上休息了,我却始终坚持刷一套数学卷和英语卷。一盏灯、一支笔陪我度过了军训的20多个夜晚。在努力付出后,我从余名考生中“突出重围”,如愿进入实验班学习,为我接下来的大学生活注入了满满的鸡血。
张简荻挑灯学习
夯实基础每天打卡图书馆
实验班的学习任务十分繁重,面对经济学院与理学院联合设定的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目标,我们不仅要学习金融工程、证券投资等金融经济方面的课程,还要学习实变函数、复变函数等统计数学方面的知识,而这些仅仅靠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是远远不够。因此,为夯实专业基础,图书馆四楼西南角是我大学三年来每天必打卡的地方。还记得就是在这个安静的角落里,我看完了“高级计量经济学”这本书,也是在这个角落我学会了spss、Eviews软件的操作。
勤奋好学的态度使我的付出有了回报,在入学的第一年,我取得了平均学分绩和综合测评成绩专业双第一的好成绩,获得了国家奖学金、“校三好学生标兵”“勤奋好学先进个人”等荣誉和奖励。
张简荻的笔记
刻苦钻研数模竞赛获佳绩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一本书,书名叫做《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书中的一句话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成功与“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没有必然的联系,你之所以没有成功,并不是因为事情难,而是你不敢做才让事情变难的。
当时的我并不是很理解这句话,直到大二,我开始接触“数学模型”这门课时,我才深刻体会到了书中话的含义。这门课程不仅要求我们掌握基础的数学理论,还要求我们掌握Matlab这个数学软件的使用方法。而我真的是从小就对计算机十分的不擅长,“error”这个单词一度成为我的噩梦。由于本身的畏惧加上不断的出错,我对软件的学习逐渐丧失了信心,对于老师布置的操作任务,我逐渐糊弄起来。直到在一次上机实践课上,老师就坐在我的身边,而且还饶有兴趣的看着我操作。我当时真是如坐针毡,怀着忐忑的心情,硬着头皮把书上的代码一字一句的打到电脑上,希望能够把老师糊弄过去。可是看着电脑上一串一串红色错误,我真的是脸都红了,好在我们的老师真的很温柔负责,她不仅没有批评我,还一句句的为我讲解。在老师的帮助下,我第一次利用Matlab画出了一副三棱锥立体图,看着这幅并不精致的图形,我的心情既羞愧又兴奋。其实Matlab并不难,我照着书本抄也出错的原因只是不够细心,把标点符号和字母的大小写弄错了,之前觉得难只是因为自己不敢尝试不愿思考而已。
听过老师的建议后,我在之后的上机试验中逐渐改正了之前编程时粗心大意的坏毛病,遇到系统报错,我耐下心来一字一句的检查,遇到不会的操作、不懂得代码,我不再烦躁,主动记录下来请教老师。
为了进一步应用课程所学,在年武汉下雪的寒假,同学们都已经回家过年的时候,我还坚守在图书馆,为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做准备。馆外大雪纷飞,馆内温暖如春,舒适的学习环境让我可以全身心准备比赛。我习惯并且喜欢上每天开馆时就到图书馆,闭馆才离去的纯粹生活和学习。经历过赛前夜以继日的准备,也经历过赛中连续28小时不闭眼的痛苦,最终完成了参赛论文,获得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
张简荻的数模学习资料
不畏坎坷逐梦人梦圆央财
三年的大学学习,让我越来越喜爱我所学的金融专业,我渴望进一步在这个领域里深造。于是,在大三的这一年,保研便成为我的努力方向。但是,金融专业读研的竞争很大,而我是否要选择直面压力、迎难而上?最终为了心中的梦想,我决定努力拼搏一把。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回想起这条保研之路,走的确实不容易。从三月份各个高校的夏令营陆续开始发布通知时,我便时刻在论坛、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