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区新雅街镜湖学校的学生们在校园里享受阅读时光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供图
如何让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在校园里流动,让学生更好享受阅读时光?年以来,广州市创新构建文化教育联动体系,开展“馆校一体化”项目,引导公共图书馆与中小学校图书馆建立长期合作,在中小学内建立分馆,为未成年人送上海量阅读资源。馆校合作模式是广州市近年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创新和成功实践。
近日,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在花都区新雅街镜湖学校开展“文化春风行”阅读系列活动,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副馆长吴翠红为镜湖学校捐赠余册图书,涵盖人文、历史、百科、红色经典等多种优秀读物。吴翠红希望同学们利用好图书馆丰富的图书资源,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新增长点
年,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首创“馆校一体化”合作发展模式,尝试通过发挥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作为未成年人图书馆服务中心馆和旗舰馆的作用,探索推进馆校合作。新雅街镜湖学校镜湖书苑分馆于年3月9日正式开馆,是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在花都区按照“校园+社区”模式设立的首个分馆,首批提供约册图书。该分馆既解决了学校图书借还难、图书更新慢等难题,又为周边社区居民提供了便捷的公共文化阅读空间,满足了社区居民的阅读需求。
同年,广州少儿图书馆、从化区图书馆联合从化区教育局、区文广旅体局,共同发布馆校合作规范文本,依托公共图书馆业务平台为馆校共同开展纸质图书借还服务,并提供阅读推广活动技术支撑。当年,全区85间中小学校的图书馆全部加入全市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服务体系,盘活学校纸质图书资源14万册,实现全区中小学生读者证办理全覆盖,惠及学生超11万人,实现馆藏文献资源、数字资源、阅读活动和馆员专业队伍培训的共建共享,为广大未成年人读者提供形式更多样、内容更丰富的阅读推广服务。
除从化区外,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还指导黄埔、花都等区先行先试,以点带面。年,全市建设了直属学校分馆、校园智慧图书馆36间,最大限度地激发了文教系统资源和人员、物资的效能,走出了具有广州特色的创新之路。截至年底,广州市、区两级面向未成年人提供图书服务的网点共个,馆校合作已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扩张的新增长点。
智慧引导,共建共享
为推广馆校合作模式,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广州市教育局制定并推出《广州市关于推进公共图书馆与中小学图书馆(室)“馆校合作”实施方案(-)》,力争打造具有广州特色的师生智慧中心、成长中心、活动中心和校园阅读高地。预计到年,全市中小学都将具备功能完善的图书馆(室),并通过开展不同方式的馆校合作,实现文化系统和教育系统内图书资源共建共享,打造全省乃至全国领先的馆校合作品牌。
“从刚开始教师手工登记借阅,到现在采用自助化设备向全校师生开放借阅,图书馆场馆与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师生阅读积极性显著提升,校园文化氛围更加浓厚。”黄埔区开元学校负责人表示,得益于馆校合作项目,该校图书馆迎来新气象。黄埔区图书馆积极推进馆校合作项目,率先构建“公共图书馆+校园”服务新模式,将区内间学校、3.18万条读者证记录、万册图书纳入全市通借通还服务体系,盘活了中小学图书资产。与此同时,黄埔区图书馆定期为学校更新文献资源,使公共图书馆的文献在学校图书馆流通,提高了学校图书馆的供给能力。
一区一策,建立规范
近年来,广州市支持指导各区根据自身条件和需求多元发展,“一区一策”有针对性地开展馆校合作,走出了一条既实现统一框架、馆校一体化规范管理,又符合各区需求和特色的馆校合作创新道路。按照这一思路,花都区首创一馆双门“校园+社区”特色服务模式,鼓励学校图书馆在开学时间服务于学生,课后时间服务于社区,实现馆校合作效益最大化;白云区创新打造“微书房”特色品牌,让“麻雀式”的微书房在幼儿园承担着公共图书馆的职能;荔湾区实现馆校“一卡通”对接,对学生读者进行了学校、班级的精细划分,帮助学校精细化管理和了解学生阅读情况……
为深化馆校合作,促进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广州积极探索推进建立相关行业规范。目前,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正联合市教育局制定全市馆校共建条形码管理规则、RFID标签管理规范、技术实施方案、服务规范等,为建立长期健康有序稳定的合作模式提供保障。
同时,持续提升从业人员服务技能和综合素质,依托市、区图书馆及专业学会、专业委员会开展图书馆服务体系从业人员培训,实现学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管理人员统一标准、共同培训,通过专家授课、上机实操、现场教学、沟通交流等学习方式,全面提升、巩固学校图书馆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
通过实施馆校合作一体化项目,广州市实现了公共文化系统与教育系统图书资源共建共享,大幅度增加了图书供给。下一步,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将进一步落实行动方案和计划,协调市、区两级资源平台整合,多方协调落实馆校合作资金支持,持续打响“馆校一体化”品牌。
年3月17日《中国文化报》
第4版刊发特别报道
《让未成年人爱读书读好书》
↓↓↓↓↓↓↓↓↓
责编:陈晓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