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外国文学上册

怎么预防白癜风 http://m.39.net/pf/a_6466855.html

古代文学

1、上古世界文学的特点

(1)具有鲜明的民间色彩。氏族部落制末期所产生的神话传说、英雄史诗是不同民族一代代人集体创作的结晶,这些最初的口传文学在后世被整理记录下来后,仍然不失其中原有的不素风格,表达着早期人类的思想感情和理想观念。

(2)奠定了各文明区域内后世文学的基本体裁、美学风貌。当各个民族的历史进入奴隶制国家时期后,文学的各种表达方式不但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而且逐渐稳定下来,像悲剧、喜剧、文人史诗、抒情诗歌。带有传奇性的叙述体故事、韵散相间的对话体哲理作品等,都开创了后世同类体裁的先河。

(3)宗教信仰对各民族文学创作影响深刻。宗教信仰在上古时期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关系密切,人们普遍敬畏神灵,祈求得到保佑和丰产,依照神谕去决定国家大事,去窥测人生命运。不同宗教信仰的特征和观念,在各民族文学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如两河流域文学、古希腊—罗马文学所体现的多神信仰,古希伯来文学所表达的一神信仰,古印度文学所反映的吠陀教、婆罗门教、佛教观念。

(4)知识内涵的综合性。上古各民族的文学创作,上不具有后世文学作品那样明确、清晰的边界,许多重要的作品、典籍都如“百科全书”般反映着各种知识领域的内容。文学、历史、宗教神学、法律、道德伦理以及古老的风俗制度常常存在于同一部文集或作品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后人了解那一时代人们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珍贵文献。

2、古印度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艺术特色、叙事结构)

(1)《摩诃婆罗多》的艺术特点:

①叙事手法:倒叙。楔子:蛇祭缘起。

②史诗的中心故事大约只占全诗篇幅的一半,围绕着中心情节镶嵌进大量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③史诗中有大量宗教、哲学、政治和伦理等理论性插话。最有名的是宗教哲学长诗《薄伽梵歌》,长期被印度教奉为圣典。

④特点:包罗万象。

(2)《罗摩衍那》的艺术成就:

①《罗摩衍那》不仅交代了复杂的情节,而且成功地塑造了不同类型、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②《罗摩衍那》艺术上的成就,还特别体现在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上。

③《罗摩衍那》的语言生动流畅,充满丰富多彩的比喻,既有美感,又适合叙事抒情。

④《罗摩衍那》被印度人民称为“最初的诗”,在印度文学发展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3.古希腊神话

(1)古希腊神话的特点。

①主神单一,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一统神系。

②神人同形同性。

③在古希腊神话中,神性与人性是想通的,神人同形同性,这种观念是希腊神话较早的摆脱了兽行妖灵阶段,体现出了较强的民主意识和以人为本、注重现实的精神。

(2)《荷马史诗》的人物形象。(英雄形象、天神形象、妇女形象、奴隶形象魔怪形象)

《伊利亚特》中的主要人物阿基琉斯是典型的个人主义英雄。他的性格特征是勇武、暴躁、易怒。作为原始时代的英雄,他有雄健的体魄、高强的武艺,是希腊联军中最勇敢的大将。当他像可怕的战神一样出现在战场上时,特洛伊最勇敢的英雄赫克托耳都吓得转身逃跑。荷马把他们之间的战斗比作山鹰追鸽子,猎犬追小鹿,甚至连战神也看得呆了。阿基琉斯直爽、粗犷、锋芒外露、嫉恶如仇,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对特洛伊人痛下杀手。他敢于反抗强暴,不畏权威,公开怒责阿伽门农的私心。他富于正义感,爱好荣誉,忠于朋友,为朋友帕特洛克罗斯报仇雪恨。他任性、执拗,为了个人利益而不顾全体希腊人的利益,拒绝参加作战,造成希腊人在战斗中失利。他还表现出残酷和善良的双重性格特征,如杀死赫克托耳后把他的尸体拖在战车后泄愤,而后又同意普里阿摩斯老王赎回尸体,支持受迫害的祭师及其女儿。但是,阿基琉斯最突出的特点是他易怒的性格特征。他是一个生动具体而又真实的伟大英雄的典型。

《伊利亚特》中的另一个主要人物是赫克托耳,他是集体英雄主义的典型。他对自己的国家怀有深厚的感情,对集体的利益有着高度的责任感。虽然他预感到自己的城邦将在希腊军队的进攻下陷落,预感自己将要在战场上被阿基琉斯杀死,预感到自己的妻子将要沦为奴隶,但是为了整个部族的利益,为了全城人的生死存亡,他毅然出战,不畏牺牲,直到战死。赫克托耳高度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在他上阵前同妻子诀别的一幕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赫克托耳的感情比其他的英雄更丰富,更有人情味。在出战之前,他仍然深情地关心着自己的妻子和儿子。当他出战时,宫女们都哭了。当他同阿基琉斯战斗时,他年迈的父母站在城墙上悬求他回到城里去,但是他为了个人荣誉和集体安危继续战斗,最终被阿基琉斯杀死。他死得惨烈悲壮,为特洛供人作出了牺牲,连宙斯也为他而难过,所有的特洛伊人都为他痛哭,全城为他举哀。在荷马史诗的所有人物中,他是一个富有悲剧性的英雄。

奥德修斯是荷马史诗中的智者形象,其主要特征是机智和刚毅。在海上十年漂流的旅程中,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敢战胜了无数的艰难险阻,终于回到故乡同亲人团聚。他足智多谋,敢于斗争。在误人巨人的洞窗之后,他用甜酒把巨人灌醉,刺瞎了巨人的眼睛,逃脱了巨人的魔掌。在经过塞王岛的时候,奥德修斯用蜜蜡把伙伴们的耳朵塞起来,把自己绑在桅杆上,既欣赏了塞壬女妖的美妙歌声,又带领同伴们摆脱了灾难。在与求婚的贵族子弟斗争时,他计划周密,暗设巧计,装扮成一个命运不济、年岁老迈的乞丐,凭借智慧取得了斗争的胜利。他对自己的故乡和部落集体怀有深厚的感情,认为“任何东西都没有故乡和父母那

么亲密,即使我身在富饶之邦,也不能不怀念自己的祖国”。他对妻子和儿子一往情深。女神卡吕普索的身材容貌胜过他的妻子,但他对女神说:“尊贵的女神,请你不要为这件事生气;这一切我自己也晓得;聪明的佩涅洛佩在身材和容貌上都比不过你;她不过是个凡人口你却长生不老。可是我还是天天怀念,想要回家,想看到还乡的那一天。”他身上除了氏族社会贵族英雄的特征而外,也表现出早期奴隶主的特征,为人狡诈,心胸狭窄,残酷凶狠,私有意识明显。当他被朋友送回故乡,下船时也要仔细检查财物,在对数目,怀疑送他的朋友偷他的东西。他对帮助过求婚者的奴隶实行野蛮的杀戮,十分残忍

荷马史诗中还描写了众多其他的英雄人物,如刚愎自用的阿伽门农、英勇无敌的埃阿斯、勇气过人的帕特洛克罗斯、德高望重的涅斯托尔等,他们都是性格鲜明、高大伟岸的英雄形象。

天神的形象在荷马史诗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天神是史诗中众多人物中的一部分,如希腊人的保护神智慧女神雅典娜、海神波塞冬、爱神阿芙洛狄忒、太阳神阿波罗、战神阿瑞斯、神王宙斯等,都是荷马着力描写的天神形象。在荷马史诗里,天神具有概念化和人格化的特点。天神飘荡在诗与现实之间的神奇光辉里,他们具有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一样的完整形象,但又不完全像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他们显现了一种既是神又是人的天真形象。天神属于类型化的人物,他们的出现为史诗增加了欢乐和幽默的气氛,使古老的史诗变得更加完美。

荷马在史诗中描写了一系列远古时代的优秀妇女形象,如安德洛玛刻、佩涅洛佩、瑙西卡娅等。安德洛玛刻充分表现出个温柔女性的情感特征,丰富的内心世界得到了深刻的展示。由于她的不幸命运和痛苦的感情带有悲剧特征,所以后来她又成为悲剧诗人欧里庇得斯描写的典型。佩涅洛佩贤淑稳重,对丈夫忠贞不渝。她为了应付求婚者的纠缠,假装答应求婚者把一匹布织完就决定自己的婚事,但是她白天织布,晚上又把布拆掉,坚持了三年,表现出了她的机智和忠贞。瑙西卡娅是一个岛国的公主,天真纯洁,美丽善良,是一个童贞女形象。她在海边看见遇难的奥德修斯,把他带回宫殿,介绍给自己的父母。由于她的帮助,奥德修斯最后终于返回到自己的故乡。

荷马史诗中还描写了一群奴隶的典型,重点描写他们的生活情景,揭示了他们的性格特征,如热情善良并对主人忠心耿耿的牧猪奴尤迈奥,不畏强暴、敢于指责贵族的牧牛奴菲洛提奥斯等。史诗中可见荷马在描写奴隶时,明显地带有奴隶主的思想意识。此外,荷马史诗中还描写了-.系列魔怪的形象,这些形象都来自希腊的神话和传说,都是人类与之搏斗的大自然的人格化体现。魔怪的形象和外在表现各不相同,如形体高大、性情残忍的独目巨人,外形似鸟、以歌迷人的塞王女妖,长有12只脚和6个颈的恶怪斯库拉,每天都要把海水吞进吐出三次的可怕怪物卡吕布狄斯。这些出于古代希腊人想象的魔怪,从反面衬托了英雄的伟大和智慧。史诗中描写的英雄对魔怪的胜利,代表着人类对大自然的胜利。

《伊利亚特》格调激越悲壮,具有阳刚之美;《奥德赛》格调幽静平实,具有阴柔之美。荷马史诗作为人类童年时代的杰作,水远保持着“儿童的天性”中的纯真,显示出“永久的魅力”。

4.古希腊悲剧:

(1)古希腊悲剧的特点?

①取材于古希腊神话和传说,但赋予它们以鲜明的时代意义;②贯穿着命运观念;

③严肃、悲壮、崇高的风格。④形式独特,结构完整严密。

(悲剧的结构形式:开场——入场——插曲——退场。)

(悲剧的审美效果:卡塔西斯作用,指悲剧能净化情感、陶冶心灵。)

(2)《俄狄浦斯王》的命运悲剧。

俄狄浦斯杀父娶母,是命运捉弄下的悲剧。

俄狄浦斯的父亲早年被人夺权,赶出了忒拜城。他的父亲四处流浪,最后被另一个国王珀罗普斯收留了。珀罗普斯国王不仅收留了俄狄浦斯的父亲,还让他的父亲做了珀罗普斯的儿子的家庭教师。

珀罗普斯的儿子叫克律西波斯,是个非常漂亮的男孩子。两个人天天待在一起,俄狄浦斯他爹就爱上了这个美少年。

俄狄浦斯的父亲知道,要是在珀罗普斯的王宫里和人家儿子相爱,非让人家把腿打断不可。

做不到“发乎情,止乎礼”,又不敢在人家父亲的地盘上胡闹。俄狄浦斯的父亲左右为难,终于想出了一个缺德主意。

俄狄浦斯他爹把这个美少年拐走了。老师这个身份,天然就使人信服,更何况两个人还有年龄阅历上的差距。

俄狄浦斯他爹背着自己的恩公,把人家宝贝儿子骗走了。这个少年被拐走后,俄狄浦斯他爹诱奸了他。后来这个少年自杀了。

得知自己的儿子客死他乡,珀罗普斯非常悲痛。害死儿子的人居然是自己救回来的,珀罗普斯更是不能接受。

悲痛的珀罗普斯诅咒俄狄浦斯的父亲:“你害死了我的儿子,你日后应该死在你儿子手里!”

由于俄狄浦斯的父亲所做的事情,天上的神也看不过去,就定下了俄狄浦斯的父亲的命运:这个人的儿子以后会杀父娶母!在《俄狄浦斯王》这部剧中,神谕在里面充当了重要的角色,它是人的命运。故事中,不管是俄狄浦斯的亲生父母还是忒拜城的先知都对神谕有着崇高的敬意和百分之百的信任。唯有俄狄浦斯他试图逃离神谕,逃离命运的掌控。

他始终相信自身的力量:在得到神谕后,他远离养父母,在路上发生了一个小插曲,结果在过失中杀死了自己的父亲。他猜破了斯芬克斯之谜,于是娶到了上一任国王的妻子,也就是他的生身母亲。俄狄浦斯在拼命地试图改变自己的命运,践行自己的自由意志,但他的行为也在一步步地印证着神谕。

(3)《美狄亚》的人物形象分析。

美狄亚:激动人心的人物。

伊阿宋:卑鄙的诡辩主义者和粗暴的利己主义者。

中古文学

1、基督教对欧洲中世纪的影响。

基督教对中世纪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当古代世界走向灭亡的时候,古代的各种宗教就被基督教战胜了。”

2.《神曲》---但丁

(1)《神曲》的思想内涵。

①作品表现了通过精神提升来解决现实问题的思想,为意大利民族提供了一条精神解放和道德解放的道路。

②《神曲》体现了作家思想深刻的矛盾性,反映了新旧交替时期意大利现实生活的本质特征。

③《神曲》也深刻地揭示了人类自身精神世界的构成,反应了中世纪转折时期作家对“人”认识的深化。

(2)《神曲》的艺术成就。

①但丁在《神曲》中,将中世纪文学所大量使用象征、寓意、梦幻的手法,同反映现实生活的内容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从而用陈旧的形式表现出了很多崭新的思想内容。像以往整个中世纪以宗教题材为内容的作品一样,《神曲》的整部诗篇都充满着寓意和象征的内容。如他用幽暗森林来象征社会与人类自身的罪恶,披着阳光的山顶象征着一种光明的境界,上帝“三位体”象征终极的真理。从整个作品而言,主人公的漫游过程象征着人类的灵魂和精神的完善过程。除了这种象征手法之外,还有梦幻的手法。比如诗人游历幽冥三界,本身就是一种梦幻形式,这些都是作家对基督教文学形式的继承。然而,但丁正是通过这些陈旧的手法表现出了强烈的现实精神和崭新的内容。例如他对宗教伪善者的揭发批判,对封建统治阶级的嬉笑怒骂,对世俗爱情生活和异教文化的肯定,以及对当时历史事件和各种人物所作的深刻评判,都是现实生活和时代精神的反映。

②《神曲》以艺术结构的严密著称于世。《神曲》结构好像一个严整而有系统的三棱形大建筑,全诗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每部分各三十三篇,加上《地狱篇》前的序言,共一百篇。“三”象征着“三位一体”,“百”表示“完全中之完全”。诗中的地狱、炼狱、天堂等部分,也是完全对称的。三部的结尾,都以“星”字收束。这样的结构用连锁韵律(每-诗节三行,其中第一与第三行押韵,第二行与下节第一、三行押韵),在不断变化中-直灌注下去。这种完整而有秩序的结构具有一种造型艺术的效果,是中世纪神权思想的体现。但是这种结构也与人文主义思想家们对古代文化的认识有相似之处。文艺复兴以后的文学家们在谈到古希腊艺术杰作时,认为其优点在于“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①。温克尔曼说:“希腊人的艺术形象表现出一个伟大的沉静的灵魂,尽管这灵魂是处在激烈的情感里面:正如海面上尽管是惊涛骇浪,而海底的水还是寂静的一样。”《神曲》结构上庄严、肃穆而内容上激烈动荡,与古代艺术如出一辙。

③《神曲》在塑造人物和描写情景方面也有特点。在诗人笔下,大多数人物都苍白无力,是象征性的,这与中世纪宗教文学中的人物特点相似。然而,但丁在用寥寥数语勾勒人物性格特点方面可以说是位高手。例如,他只用“他挺胸昂首,对于地狱的权威似乎表示一种轻蔑”这样一句话,就把齐伯林党领袖法利纳塔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表现得栩栩如生。再如对荷马、贝娅特丽采等人,只是简洁几笔,便使前者显得庄严崇高,使后者显得纯洁慈爱。再如,当他描写两个鬼魂相遇时,用了世间常见的事物进行比喻:“那里双方的灵魂抢上去相拥抱接......很像黑蚁的队伍,在路上互相擦嘴,以探寻前面食品所在的模样。”这种具体的比喻和生动的细节描写在中世纪梦幻文学中是极为少见的。

④《神曲》是使用意大利语写成的。当时教会文学作家主要用拉丁语创作,而但于用意大利语来写作,正是对封建社会文化霸权思想的反叛。由于但丁第一次用意大利语写了这样重大的题材,就为意大利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学语言的形成起到了奠基和推动作用。但《神曲》中大量语言和词汇又带有中世纪语言那种烦琐、晦涩、象征的特点,体现了语言的过渡性质。

14-16世纪文学(上册)

1.《堂吉诃德》---塞万提斯

(1)人物形象分析。(P-)

堂吉诃德是一个具有矛盾寓意的人物形象。是一个沉溺于幻想,脱离实际的人物。

堂吉诃德的骑士理想和行为有其荒唐的一面,但也有许多合理的成分。堂吉诃德不仅信仰坚定高洁,而且勇于行动,敢于以生命捍卫真理,是一个勇敢的战士形象。

堂吉诃德性格的两重性还触及到人类面临的最深刻的矛盾,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堂吉诃德的可贵之处在于,他始终对理想保持着纯真的信仰,他在道义上是强大的,他的生命力是强旺的,他的精神为人类在面临理想与现实这一永恒的冲突时如何处置自己,如何保持生命的尊严的勇气,提供了一个光辉的楷模。

桑丘潘沙。胆小怕事、目光短浅,贪小便宜的毛病外,性格中也有不少优点:朴实善良、忠心耿耿,有同情心和正义感,有应对日常生活的经验和智慧。从其本色看,这一形象是封建宗法制度下小户农民的典型。

在游侠过程中,他逐渐受到堂吉诃德崇高品格和理想的影响,价值观上有与堂吉诃德“趋同”的倾向,性格上则与堂吉诃德构成互补,成为一对真正的游侠搭档。

此外,桑丘形象还对堂吉诃德形象起到了烘托和映衬的作用,增加了小说的喜剧性。

(2)《堂吉诃德》的“多元”叙事技巧。(P-)

堂吉诃德“行侠仗义”的过程,事实上也是一个在西班牙大地上到处流浪、奔波的过程。

《堂吉诃德》借鉴了骑士小说与流浪汉小说惯用的以主人公的游历统领情节的“线性结构”,其中又穿插了一些独立的短篇小说。

《堂吉诃德》堪称喜剧艺术的典范。

《堂吉诃德》采取的是一种到20世纪才被广泛采用的“多元”叙事技巧,即由多个人物、多个来源叙述同一个故事。

《堂吉诃德》这部欧洲现代小说的奠基之作,对往后世界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莎士比亚

(1)喜剧:《威尼斯商人》人物形象分析(夏洛克和鲍西娅)。

①机智勇敢博学多才;

②具有鲜明的女性主体意识;

③洞悉妇女在男权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但其反叛和颠覆却受到男性话语的抑制。

①两重性:既是贪婪、吝啬、凶狠、残酷的高利贷商人;又是长期受到种族宗教歧视与虐待的犹太教徒;

②悲喜交融:夏洛克作为作茧自缚的丑角受到讥笑;但他坚持自己的犹太教信仰,坚决拒绝在两种文化冲突中做出退让和妥协,其反抗带有浓厚的悲剧色彩。

(2)悲剧:《哈姆莱特》的悲剧形成原因。(P-)

一、性格原因

1.哈姆雷特优柔寡断的性格。2.哈姆雷特对人的认识的变化

3.哈姆雷特命运观的变化。

4.哈姆雷特习惯于孤军奋战,他虽然也有一个好友霍拉旭,但是在复仇时并没有借助他的力量;而且他不懂得利用群众,雷欧提斯同样是为父复仇,他的父亲不过是大臣,就能聚集起一群士兵,击败国王的卫队,攻进王宫,哈姆雷特的父亲是逝去不久的国王,按理说如果他懂得利用群众,为父报仇将是轻而易举之事。

二、命运原因

  1.哈姆雷特以为躲藏在帷幕后偷听谈话的是国王克劳迪斯,一剑刺穿帐幕,结果却不慎误杀了大臣波洛涅斯,由此导致自己被抓住把柄,被迫前去英国追索延宕未纳的贡物(实际是国王的诡计,尽管哈姆雷特也是由于命运的安排侥幸逃脱),在斗争中开始处于劣势。

  2.哈姆雷特在与雷欧提斯比剑时被沾着毒药的剑刺伤,最后毒发身亡,虽然他在临死之际仍侥幸刺死了国王。

《哈姆莱特》中对于人文主义者形象的塑造。

1、人文主义者的形象转变过程。哈姆莱特前期形象的特征,主要体现为人文主义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思想特质:充分肯定人的价值。

2、人文主义信仰破灭——情感困境

对亲情的质疑:——与叔叔的感情——与母亲的亲情

对爱情的怀疑:——对奥菲利娅的怀疑

对友情的不信任:——对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的不信任

《哈姆莱特》的艺术特色。(P-)

哈姆莱特是世界文学史上一个极富艺术魅力的典型,具体表现为这一形象心里层面而定丰富性和复杂性。

①在人物塑造上,着重通过内心矛盾冲突的描写揭示人物开掘的深度。

②成功运用形象对比的手法使人物形象丰富化与个性化。

③《哈姆莱特》突出表现出情节的复杂性与生动性。

17世纪文学

1.古典主义的思想艺术特征。

①拥护王权。②尊崇理性。③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④要求文学形式遵从规范。

⑤尖锐抨击贵族的奢侈淫逸、腐化堕落,同时也批判资产阶级的愚顽、附庸风雅和想成为贵族的心理。

2.莫里哀

(1)从女性形象的塑造看《一坛金子》和《悭吝人》。

(2)《伪君子》的人物形象。(PPT:《外国文学(1)》第十一课时)

表面上清心寡欲,实际上尽情享乐;

“世界上的一切金银财宝,我看了都无所谓,财宝的迷惑人的光辉是迷不住我的眼睛的。”

力劝奥尔贡一心侍奉上帝,把人世看成粪土,做到凡事冷淡,割断同尘世的联系。

他一顿饭能吃两只竹鸡(鹌鹑),外加半只切成小丁儿的羊腿,然后躺到暖暖和和的床上,安安逸逸地一觉睡到天明。第二天一早,又要灌上四大杯葡萄酒。

(3)《伪君子》的艺术特色。

①“三一律”的成功运用。

全剧五幕,情节集中单一,以揭穿达尔杜弗伪善面目来组织情节;地点只在奥尔贡家;时间不超过24小时(从早晨白尔奈耳夫人闹着要回家到晚上国王派人来抓达尔杜弗)。它完全符合“三一律”。

②结构严谨,构思精巧。莫里哀刻画伪善性格,重点不在道德批评,而在揭穿伪善者的罪恶用心,揭露他的流氓恶棍的本质。剧本的结构为此意图而设计。全剧的结构层次分明,逐步深入,既紧凑又完整。

③“扁平人物”的塑造。

莫里哀在人物塑造上遵循古典主义的类型说或定型说。他笔下的人物常常是某一种品德的形象载体。

英国小说评论家福斯特称这种围绕着单一概念或品质塑造出来的人物为“扁平人物”。

这类人物易辨、易记,具有惊人的鲜明性和生动性,然而与此相关的缺点就是肤浅和单调。

④“突转”戏剧手法的巧妙运用。

“突转”是戏剧常用的艺术手法,它能使剧情跌宕起伏,波澜突起,加强戏剧的生动性。本剧使用了三次“突转”:

第一次是大密斯自以为在父亲面前可以揭穿达尔杜弗的伪善,结果反使自己失去财产继承权;

第二次是奥尔贡自以为揭穿达尔杜弗伪善面目后可以将他赶走,结果反使自己面临家破人亡的危险;

第三次是达尔杜弗自以为可以夺取奥尔贡家产,结果反使自己锒铛入狱,受到制裁。

18世纪文学(上册)

1.《鲁滨孙漂流记》---鲁滨孙的人物形象。

鲁滨孙,文学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正面英雄形象,如恩格斯所言,乃“一个真正的‘资产者’”,他代表了上升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勇于进取、开创与征服世界的事业心及精神面貌身上体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精神风貌。

首先是勇往直前、充满冒险和不知餍足的索取精神。其次是坚韧顽强,富有惊人的毅力。再次,他热爱劳动、不靠天助靠自己的品格。

此外,鲁滨逊还是一个非常具有自觉意识、甚至可以说每时每刻都不忘海外拓殖的资产者。

2.卢梭:《新爱洛依丝》---书信体小说《新爱洛依丝》的艺术特色。(P-)

3.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

《浮士德》情节内容:五大悲剧

①知识的悲剧:批判了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反映了陈腐的书本知识和丰富的自然人生之间的矛盾。展示了人文主义思想家对中世纪烦琐哲学和封建神学体系的否定。

②爱情的悲剧:反映了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的要求和封建制度、宗教势力的矛盾。同时也蕴含着作家对文艺复兴时期思想家们所强调的追求现世生活享受人生等主张的嘲弄。

③政治的悲剧:批判了封建王朝的腐朽堕落,反映了资产阶级政治上的妥协性和思想上的软弱性。

④美的悲剧:对古典美的追求并不能满足新兴资产阶级渴求进步的人生理想。否定了用艺术美来改造时代的臆想。

事业的悲剧:实质是欧洲19世纪初期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反映。肯定了改造自然的意义。

19世纪文学(上册)

1.女性文学

(1)《傲慢与偏见》人物形象与五种婚姻。

1、伊丽莎白的完美婚姻

小说的全部内容中都贯穿了达西与伊丽莎白的爱情始末,女主角伊丽莎白是一名独立且聪明智慧的女人,在考虑婚姻上比较理性,她认为缺少感情基础的婚姻是不会得到真正幸福的。

2、简和宾利的幸福婚姻

简和宾利虽然在寻找爱情的过程中有过犹豫和退却,但经过时间积累,他们在原有的扎实感情基础前提下,将所有困难障碍一一攻破,真诚对待彼此,对待爱情,最终异同走入婚姻的神圣殿堂,获得了幸福的婚姻。

3、夏洛蒂和科林斯的金钱婚姻

小说中的夏洛蒂姐妹众多,在五位姐妹中她是最早结婚的,金钱在她和丈夫柯林斯婚姻里十分重要,具有很大比重,可以说他们二人的婚姻只有微乎其微的爱情因素。

4、威克姆和莉迪亚的情欲婚姻

二人在小说中的结合是由情欲而起,建立在情欲趋势下的冲动婚姻,其失败性在小说内显而易见。

5、班纳特夫妇的盲目婚姻

这对夫妇无论实在思想还是在爱好、性格上都存在很大差异性,女人用自己的美貌在当年征服了男人。盲目结婚后,男人发现他的太太实际上是一个愚笨、心智不成熟、目光短浅的女人,在冲动盲目的结婚后,二人的婚姻生活充满不幸。

(2)女性文学的定义及代表作品。

定义:女性作为创作主体和言说主体在文学中对自己主体位置的探寻与实现。

女性作家基于女性的性别经验,将其性别观念或性别意识自觉或不自觉地投射到文学文本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文本的结构因素和人物塑造、情节设计、人物关系、细节描写、意向设置等,并由此体现女性经验、言说方式和话语特征,从而构成女性文学的性别内涵。

作品:《简爱》《傲慢与偏见》《格雷尼斯》《呼啸山庄》

2.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及代表作品。(PPT:第十六课时)

古代文学

1、上古世界文学的特点

(1)具有鲜明的民间色彩。

(2)

(3)

(4)知识内涵的综合性。

2

《薄伽梵歌》

自然景物的描写上。

③《罗摩衍那》的语言生动流畅,充满丰富多彩的比喻

3.古希腊神话

4.古希腊悲剧:

时代意义;②贯穿着命运观念;

(。)

()

中古文学

1。

2.《神曲》---但丁

14-16世纪文学(上册)

1.

(1)人物形象分析。(P-)

堂吉诃德

桑丘潘沙。

(P-)

2.莎士比亚

(P-)

(P-)

17世纪文学

1.

18世纪文学(上册)

19世纪文学(上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32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