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高手,往往拥有这几个特质,希望你有

人人都想成为高手,殊不知,普通人成为高手并非易事,但也并不是不可能。我们可以从真正的高手身上,学习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让自己拥有成为高手的特质。

真正的高手,往往有这几个特质。

唯有你拥有这几个特质,才能变得出类拔萃,成为真正的高手。

01

真正的高手,都是长期主义者。

长期主义就是长期坚持做正确的事。

古今中外,功成名就者,无一不是长期主义的践行者。

他们懂得持之以恒地提升自我。

村上春树连续35年早上4点半起床,晚上九点睡觉,雷打不动。

巴菲特80%的时间都在读书,平均一天要读页,号称“移动的图书馆。”

钱钟书大学在校时,以一周读中文经典,一周阅欧美名著,交互行之,四年如一日。

作家池莉三岁就开始读书,写出成名作《烦恼人生》的时候,已经有了30年的累积。

真正的高手,都会把每一件小事做到极致。

坚持做让自己成长的事,坚持做自己真正热爱并擅长的事。

坚持自己认为对的方向,无论这个路程遇到多少低谷。

长期主义者,最终能够享受时间的福利,成为最想成为的自己。

严歌苓,就是一个始终坚守长期主义的作家。

她的作品改编的电影《芳华》票房超14亿,《金陵十三钗》更是成为年度票房冠军。

世人皆羡慕严歌苓的写作成绩,却不知道她背后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

她每天雷打不动伏案写作六七个小时。

在美国留学时,因为稿费收入有限,她就一边打工一边写作。

正因日复一日的坚持,她笔下诞生出30多部小说,斩获多项国际大奖。

很多事情,你需要投入很多时间、精力才能看到回报。

8月8日的东京奥运会闭幕式上,苏炳添担任了中国代表团旗手。这对于在米半决赛中,跑出9秒83的好成绩,打破亚洲纪录,成为首位闯入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的亚洲人的苏炳添来说,这份荣耀当之无愧。

在32岁的“高龄”创造新的亚洲纪录,苏炳添凭什么?

再过二十多天,苏炳添就32岁了。这个数字,在短跑界已是“高龄”。田径赛事就是如此残酷,身体这项“资源”无法持续挖掘。过了28岁这道门槛,大部分选手会新陈代谢变慢,体能下降,成绩止步不前。就像此次“飞人大战”,苏炳添是唯一的“80后”。在他之外,年龄最大的选手是27岁,而那正是黄金年龄。

早在年,曾有记者问苏炳添:“你觉得你现在的弱点是什么?”

他回答说:“年龄。我今年26岁,再过两年就28岁了。”

6年前,就视年龄为弱点;6年来,他硬是跑赢了时间,超越了年龄的局限。这6年,他遭遇低迷、伤病,一次次考虑退役。但他又一次次选择相信,选择留下,选择坚持。

他说:“我觉得上天在一直考验我,但是没关系我有这个耐心……我想我真的还可以跑,选择留下来,希望继续突破。”

这份坚持、坚韧,让他以近32岁的年龄惊艳世界。

长期主义者从来不急于一时的成功,也不会计较一时的得失。

他们相信厚积薄发的力量,愿意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真正热爱的事。

所谓的成功,背后都是日复一日对基本功的打磨。

真正能够笑到最后的人,都是在某个领域内坚定地践行着长期主义的人。

真正的高手,都坚信长期主义。

02

真正的高手,从不给自己的人生设限。

木心先生可以说是文学上的一股清流,他以最顶级的个性去游走在人间。

这位大师,从来不给自己的人生设限。

明明可以靠文字去谋生,他却没有为自己的梦想设限。

在年学习油画,后来又进入“杭州国立艺专”学习中西绘画。

真正的高手,从来不会让自己的梦想受限。

虽然之前接触的文学比较多,但是对于绘画,木心先生也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

他的作品,不仅有西方的元素,也有着比较丰富的中国传统元素,对于传统元素的引用,他特别喜欢引用北宋的元素。

不管是文学,还是画画,他的水平都达到专业水准。

在伦敦,他的许多名画都被收藏了。

他创作的《塔中之塔》让一位企业家以20万美金买了。

这位企业家将画买下来,捐赠给耶鲁大学的美术馆。

这就是木心,不会给自己梦想设限。

木心先生,跟许多作家不同,他没有在年少就出名,甚至在人生上半场,他可以说默默无闻地写着、画着。

年到八十岁,他才开始去写书,一口气出了几本书。

而按照许多文人来说,这个年纪就应该要安享晚年。

但是木心先生,似乎一直在写、一直在画,直至最后写不下去了。

不为自己的人生设限,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人生便有了价值和意义。

知名励志演讲家尼克·胡哲在《人生不设限》一书中写道:“错的并不是我的身体,而是我对自己的人生设限,因而限制了我的视野,看不到生命的种种可能。”

尼克·胡哲是天生的“海豹肢症”患者,一生下来就没有手没有脚,只有两根小脚趾连着半截身体,可他不仅没有被生活所打倒还活出了精彩的人生,他的演讲也给无数逆境中的人们带来了勇气与希望。

尼克·胡哲的出生本应该和所有人一样,给家人带来欢乐和幸福。但是上天对他却并不公平,尼克·胡哲天生没有四肢,天生的缺陷让他人生的起点比别人低。他的父母也难以想象以后他会有怎样的人生。

小时候,尼克·胡哲难以接受自己的模样,他不仅要克服生活中的困难,还要遭受心理上的打击。被质疑,被嘲笑,他觉得自己和世界格格不入,找不到任何理由来点燃自己对生活的热情。他抱怨着命运的不公,他认为天生的残缺阻挡了他所有的脚步,不敢对未来抱有期望,不知道该如何接纳自己。

尽管尼克·胡哲不断地否定着自己,但他的父母却从来没有放弃他。他们鼓励尼克·胡哲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困境,他们用最好的爱陪伴他度过最艰难的时期。而尼克·胡哲也逐渐开始重新认识自己,改变自己的心态。天助自助者,只有学会爱自己,才能从生活里得到更多的爱。

尼克·胡哲曾在自传中写道:找到自己的目的,是活出没有限制的人生的第一步。即使面对困难,依然对未来保持希望、对生命的各种可能性保持信心,会让你继续往目标迈进。但要实现梦想,你内心深处必须相信自己值得拥有成功与幸福,你必须爱自己,就像上帝爱所有对自己重视的人一样。

他意识到自己的残缺并不是一种错误,是上帝为了让他拥有不一样的人生。不给自己设立过多的框架,才能去拥有生命里的种种可能。尼克·胡哲不仅完成了大学学业,还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并在全球各地演讲,用自己的故事去激励和启发更多的人。

不给自己的人生设限,不向命运妥协,一步步地突破自我,尼克·胡哲才拥有了自己精彩的人生。

当一个人敢于打破常规,遁循自己的内心,勇敢地去开拓、去创造,就一定能活出闪闪发光的样子。

为遇见更好的自己,从现在起,打破自我设限,你会发现,不设限的人生,真的很美好。

03

真正的高手,能够掌控自己的精力。

有那么一句话,你必须精力饱满,才扛得住人生艰难。

因为精力充沛的人,工作有效率,说话有神采,办事有劲头,会给人莫名的信任感。

更关键的是,他有足够的体力和耐心、时间,来解决复杂的问题和人际关系。

而那些整天晚睡、顶着黑眼圈、弯腰塌背、满头油光的人,往往会给人很颓废的感觉,他应付日常工作起来尚且体力不够,更不要说解决复杂困难问题了。

精力好就是最硬的工作素质,世间所有的成绩都要靠精力。

曾经在疫情期间,钟南山连轴转的日程表和在高铁上休息的画面,深深打动了我们。

为什么85岁高龄的他,还能拥有这么好的精气神呢?这与他的精力管理分不开。

几十年来,他的有氧运动一直没有断过。

尽管工作非常忙碌,他每天都会坚持运动一小时,有时他会在跑步机上慢跑或者快走,有时也会去公园里走走。

撸铁、打篮球、游泳等体育项目,他样样都不在话下。

虽然他不爱吃粗粮,但为了营养均衡,他也会强迫自己吃上几口。

他不仅习惯了早睡早起,每天中午还会午休半小时。

精力管理的本质就是找到自己运动的舒适区、均衡膳食、合理休息并享受活在当下的心态,这样就能摆脱焦虑,活出精力充沛的人生。

学校里总有一些同学,学习非常努力,经常挑灯夜读,可是成绩却不好;

单位里一些同事经常加班写材料,熬成了熊猫眼,却依旧效率很低。

究其原因,是陷入了精力管理的误区。并不是一味的努力就能达成目标,方法不对,努力白费。

企业家李开复患癌症之前,是同事心目中的“铁人”,为了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他每晚两三点睡觉是常态。

每天少睡一小时,人生就多活1/24,是他常和同事说的金玉良言。

得癌症以后,他开始进行反思,在睡眠、饮食、运动、压力几个方面调节自己。

他每天都会22:30分之前上床,保证7个小时的睡眠,此外还会少喝咖啡、适量运动,提高自己的睡眠质量。

当他学会改变自己,享受生活,他也拥有了更多的快乐。

把最宝贵的注意力全部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你的精力就得到了有效管理,做事效率也大大提高。

朋友詹娟是一个干事的人,她专注于做好手头的每件事,从不把精力消耗在人际争斗上,正是这份豁达和通透,让她成为了人生赢家。

如果我们能减少无用的消耗,把精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我们也将迎来更高效、更自在的人生。

大多数人之所以总感觉精力不够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做的事情太多了。

哪怕精力再怎么充沛,只要分散你精力的事情足够多,你都会感觉精力不够用。

要想提升精力,要优先学会断舍离,减少注意力的分散源。

人的注意力是稀缺资源,要花在最重要的地方。

管理精力,就要拒绝无关的诱惑:一次只做一件事,避免多线程工作。

在一个时间段内,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既能提高效率,又能减少对精力的分散。

有研究显示:我们要花25分钟时间,才能把已经分散的注意力,恢复到原有状态。很多人以为,休息就是要熬夜打游戏、看剧、喝酒、睡懒觉,其实这不是休息,而是在糟蹋自己的身体。

科学的休息应该是规律的作息,每天早睡早起,保持一定的运动量,哪怕是节假日也不放纵自己。

有理有利有节的生活状态,就是最好的休息,过度补偿反而是在糟蹋身体。

我们的精力是有限的,但是每天都会把精力花在诸如:今天穿什么、吃什么、去哪里玩、要不要买喜欢的包上。

这种纠结会大量消耗你的精力、专注能力、意志力。你可以让“选择”变成“习惯”。

比如给自己开一个每周菜单,规定每天吃什么;制定一个每周穿搭方案,规定每天穿什么。

然后每天在小范围里随机选择,这样就不需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在这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上,又不会让生活过于单调乏味。

当你能平衡好生活,管理好自己的精力,成功的几率就会越来越大,人生的幸福指数也会越来越高。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99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