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生都读些什么书环球网

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田秋

临近年底,美国大学进入期末考试期,学校和公共图书馆里经常能看到通宵写论文或复习考试的学生,桌子上堆满了课程材料和辅导书。美国大学生都看什么书?他们的课程大纲中,有什么必读书目?通过查看美国图书馆“热门书籍”,学生可以提前预习并丰富自己的书本学识,人们也能看出不同学校的侧重与局限性。

图书榜反映学校特色

美国非营利性组织“公开课纲项目”(OpenSyllabusProject,简称OSP),是一个以收集英语国家课程大纲及图书馆书籍阅读信息为主的网络数据库。截至今年5月,该数据库已收集万份来自超过所大学和80个国家与地区的课程大纲。这个网站的主要作用就是帮助人们了解高等学府教学中给学生布置的阅读参考书籍。

在OSP项目网站中,不仅可以看到被全球名校推荐和使用次数最多的图书,还可根据专业领域、学校、地区检索课程大纲和推荐书籍。在这份总榜上,目前借阅量最多的是小威廉·斯特伦克的《写作风格的要素》,拥有1万多次出现频率,进入前十的知名书籍还包括柏拉图的《理想国》、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玛丽·雪莱的《科学怪人》等。

有不少西方媒体认为,OSP这类榜单让高等教育显得不那么“神秘”,通过查询各个大学的课纲与图书馆借阅榜,人们对这些学校的风格与学生素质一目了然。在哈佛大学的图书排行榜中,位居第一的是公共政策学教授罗伯特·帕特南所著的《独自打保龄》,该书讨论了美国公民社会的兴衰。斯坦福大学的图书排行榜第一的则是约翰·休斯的《计算机图形学原理及实践》,该校排名前十的书籍基本被科技类专业书包揽,可见在硅谷具有领军地位的斯坦福,拥有数量庞大的科技类人才。

经典与流行学术书籍并存

影响不同图书排名的因素有很多。在“学术至上”的OSP排名中,上榜图书和课程大纲要求息息相关。

美国高校如何选择课程必读物?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的托马斯·马扎内克教授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老师选择书目时主要有3种来源:“第一,出版社会把新书寄给相关领域的学者,大学教授可以源源不断收到本专业的学术书籍,从而掌握该领域有哪些新书;第二,许多学术期刊会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写书评,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接触到很多重要书籍,从中选择质量高且和课程相关的推荐给学生;第三,一些学者会通过发邮件、写博客等方式向大学教育者介绍自己的学术专著。”总而言之,不同高校的课程要求与教授的兴趣都会体现在OSP榜单上。

不过,在排行榜上最靠前且不可动摇的,基本都是一些经典而实用的学术书籍。例如位居OSP榜首的《写作风格的要素》是学术写作的经典教程,在美国经久不衰,《时代》杂志曾在年把该书列为从年到现在本最有影响力的书籍之一。它能够稳居榜首,不仅因其巨大的实用性,更在于其不受专业限制。《理想国》一类古典书籍作为西方哲学与思想的基石,是许多大学不分专业都要求学生阅读的经典。《共产党宣言》等在历史上有显著地位的书籍则是很多学校的经济、政治、历史、文学等课程的必读物。

开拓视野但也有局限性

对于在美国教书或上学的老师和学生来说,OSP图书榜单起到了一定的参考作用。《环球时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教师和学生都会借助图书榜单来开拓自己的视野。在美国西部某大学就读的马同学对记者说:“我常常会搜索类似‘年度图书’之类的关键词,然后逐一点开来看看,哪些新书是值得阅读的。”排行靠前的书籍中虽然多为哲学、政治与文学书,但大多并不是过于晦涩难懂的纯专业书籍,而是有不少类似《文明的冲突》《哈姆雷特》这样偏向大众类的读物,即便不是本专业的学生,也可轻松阅读并汲取积累一些日常的知识。

然而,这样的图书榜单虽然权威,它仍然具有不少局限性。由于该榜单以英语国家课程为主要参考来源,绝大部分图书以西方文化为中心,少见来自于其他文化的书籍,而用其他语言所写的书籍多是被排除在外的,除非该书拥有英译本。如果按学科分类,对于很多非美国主流文化的领域,排行榜上的图书多以课堂教学的教材为主。例如在OSP“中国相关书籍”排行榜中,大多数是训练听说读写的中文教科书,前10名中只有一本真正的中国名著,就是排名第九的《论语》。除此以外,大多数书籍,尤其在政治与哲学方面,都偏向于西方理论,如果只按照这些书单阅读,则对不同学科的认知难免偏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3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