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

鄂尔多斯市年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鄂尔多斯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鄂尔多斯调查队

(年3月16日)

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全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发展质量逐步提升,社会事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持续改善,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7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4万人,乡村人口52.02万人,城镇化率为75.08%。全年出生人口为2.03万人,出生率为9.73‰;死亡人口为1.12万人,死亡率为5.38‰;自然增长率为4.35‰。年末户籍人口.5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3万人。

初步核算,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0亿元,按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修订数据后的同口径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亿元,同比增长1.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3%,拉动GDP增长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3亿元,同比增长4.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3.8%,拉动GDP增长2.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亿元,同比增长3.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5.0%,拉动GDP增长1.4个百分点。

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0亿元,同比增长15.6%。其中,税收收入.1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5.1%;非税收入.9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24.9%。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7亿元,同比增长6.8%。

全市新增就业人,失业人员再就业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人。年末全市城镇实有登记失业人员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5%,比上年增长0.38个百分点。

全市主城区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5%。分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4.6%,衣着类上涨2.2%,居住类上涨2.3%,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1%,交通和通信类下降3.8%,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与上年持平,医疗保健类上涨0.2%,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1.8%。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推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52.9%,比上年降低3.7个百分点,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成本为67.3元,退出煤炭落后产能30万吨。全市累计化解商品房库存.83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套、.13万平方米,商业用房.7万平方米。

二、农牧业

全年现价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其中,农业产值.4亿元;林业产值7.5亿元;牧业产值77.2亿元;渔业产值2.2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4.1亿元。

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9千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千公顷,油料播种面积45.2千公顷,蔬菜播种面积13.1千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8万吨,同比增长11.5%;油料产量12.2万吨,同比增长8.1%;甜菜产量1.1万吨,同比下降80.6%;蔬菜产量51.1万吨,同比增长9.2%。

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8万千瓦,同比增长5.9%。全市拥有大中型拖拉机5.1万台,同比增长4.6%;农用排灌机械6.3万台(套),与上年持平,其中,节水灌溉类机械套,同比增长2.1%;联合收获机台,同比增长6.2%。机械耕地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为97.5%,机械播种面积占比为88.6%,机械收割面积占比为69%,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

三、工业

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家,较去年增加26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8%;销售产值同比增长6.3%;工业产品产销率.4%。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比上年增长4.2%。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增长0.4%、重工业增长4.2%;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增长6.4%,集体企业下降6.1%,股份制企业增长9.0%,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下降32.5%,其他经济类型工业企业增长14.1%。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0亿元,同比增长7.2%;利润总额.9亿元,同比增长6.1%。亏损企业户,比上年增加15户。企业亏损面28.3%,比上年末提高1.9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56.8亿元,同比增长8.9%。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6.7%,增速比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高22.3个百分点,增加值总量占全部规上工业的0.2%。全市61.8%以上的工业产品保持增长态势。其中新兴产品较快增长,低密度聚乙烯树脂(LDPE).3万吨,增长22.9%,聚丙烯树脂.7万吨,增长21.7%,乙二醇40.3万吨,增长35.4%,多晶硅97663千克,增长5.2%,石墨及碳素制品6.8万吨,增长27%,液晶显示屏万片,增长22%,氧化铝31.6万吨,汽车辆。

四、建筑业

年末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施工企业个,全年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总产值.3亿元,同比增长1.1%,竣工产值48.7亿元,同比下降12.1%。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7%;竣工面积8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7.3%。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5%。其中民间投资同比增长4.1%,民间投资占总投资比重44.3%。全市亿元以上开工项目个,亿元以上项目投资比上年增长10.0%。

从三次产业投资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9.8%,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8.3%,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2.4%。主要工业行业投资中,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4%;采矿业投资同比增长26.5%;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同比下降4.3%。第三产业投资中,住宿和餐饮业同比增长13.5%;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同比下降10.2%;教育投资同比增长2.9倍。

六、国内贸易

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4.5%。其中,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6.0%。

限额以上企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1%。按商品类值分,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完成零售额同比增长30.3%;化妆品类同比增长39.3%;体育娱乐用品类同比增长38.8%;通讯器材类完成同比增长.2%;汽车类同比增长9.6%。

七、对外经济

全年利用外资新签项目数7个。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2亿美元,同比下降43.1%。

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57.2亿元,同比下降30.5%。其中进口总额26亿元,同比增长11%;出口总额31.2亿元,同比下降47%。

八、交通、邮电业和旅游

鄂尔多斯机场全年共营运航线56条,通航城市60个。铁路通车里程达公里;全市公路总里程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公里,公路网密度为27.9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市铁路客运量.1万人次,同比增长20.7%;货运量.6万吨,同比增长4.5%。全市公路客运量.2万人次,同比下降10.0%;货运量.7万吨,同比增长4.0%。全市民航旅客吞吐量.6万人次,同比增长8.9%;货邮吞吐量46.6吨,同比增长0.6%。全市机动车拥有量70.5万辆,同比增长6.9%,其中新注册5.2万户。

全年实现邮电业务收入25.1亿元,同比增长6.8%。其中,邮政业务收入3.8亿元,增长5.6%;电信业务收入21.3亿元,增长7.0%。年末固定电话用17.6万户,手机电话用户.1万户,其中4G移动电话用户.2万户,增长21.0%;宽带用户达到56.0万户,增长19.7%。

全市A级旅游景区44个,其中,国家5A级旅游景区2个,4A级旅游景区27个,3A级旅游景区9个。全市共有旅行社家,20家分社,78家门市部。其中具有出境经营权的旅行社7家主社和6家分社。全市共接待旅游者万人次,同比增长19.4%,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5.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亿元,同比增长15.1%。

九、金融和保险业

全市共有银行法人机构27家,全辖银行营业网点个,共有从业人员人。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人民币).8亿元,同比增长7.0%。其中,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4亿元,同比下降3.4%;住户存款余额.5亿元,同比增长13.9%。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亿元,同比增长0.8%。其中,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2亿元,同比增长0.1%;住户贷款.9亿元,同比增长5.3%。

全市保险公司中心支公司40家,中支以下各级保险机构家。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77.3亿元,同比增长14.2%。其中,财产险收入23.1亿元,同比增长9.7%;寿险收入42.9亿元,同比增长14.2%;健康险收入10亿元,同比增长25.5%;意外伤害险收入1.3亿元,同比增长17.9%。各项赔付支出18.2亿元,同比增长5.5%。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10.9亿元,同比增长9.7%;寿险赔付支出4.6亿元,同比下降8.4%;健康险赔付支出2.2亿元,同比增长14.6%;意外伤害险赔付支出0.4亿元,同比增长44.6%。

十、教育和科技

全市有普通高校4所,在校生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1所,在校学生人;普通高中24所,在校学生28人;普通初中50所,在校学生人;职业高中7所,在校学生人;普通小学所,在校学生人;幼儿园所,在校学生人;特殊教育学校3所,在校学生人。各级各类学校(含幼儿园)共有在校生36.4万人。

全市共取得各类科技成果57项,同比增长29.5%。全市申请专利总量件,其中,申请发明专利件;授权专利件;有效发明专利件。技术合同认定登记26项,成交金额万元。全市有效期内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家,自治区级企业研究开发中心51家,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家,自治区院士专家工作站16家。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市拥有文化馆、群众艺术馆10个,组织文艺活动1场次,乡镇文化站78个,公共图书馆9个,博物馆10个,艺术表演团体10个,组织开展演出活动场次。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9.3%和99.1%。有线电视用户数达27.4万户,同比减少5.0%。全市直播卫星户户通用户达到7.3万户,地面数字电视用户达14.6万户。全市放映公益电影场次,观众人数达59万人次。

医院2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65个,乡镇卫生院89个,村卫生室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9个,妇幼保健机构9个,卫生监督所9个。医院床位数张,乡镇卫生院床位数张。卫生技术人员人,其中注册医师人,注册护士人。

全市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人,国家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人。年内成功举办8项国际国内重要体育赛事。我市9个旗区共有个社区全民健身点,全民健身体系日趋完善。

十二、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全市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道路面积.6万平方米,供热面积.3万平方米。全市燃气普及率达93.1%,污水处理率达98.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99.4%。全市建成区绿地率达40.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32.7平方米。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全年好于国家二级标准优良天数天,污染42天,其中重度污染0天。全市二氧化硫均值为13ug/m,二氧化氮均值为26ug/m,均同比上升8.3%。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57ug/m,与上年持平。全市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水质达标率80%。城镇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均值为49.9分贝,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均值为61.4分贝。

全年共完成造林面积.1千公顷。全市有各级自然保护区11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自治区级保护区有8个,总面积达.6千公顷。

十三、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元,同比增长7.4%;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同比增长6.3%;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元,同比增长9.8%。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元,同比增长5.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元,同比增长4.8%;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元,同比增长6.6%。城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22.9%,农村为23.5%。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1.1平方米,农牧民人均住房面积42.3平方米。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家用汽车90辆,较上年下降6.7%;每百户农牧民拥有家用汽车58辆,较上年增长6.5%。

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50.61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53.14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3万人,职工医疗保险45.8万人;参加生育保险33万人;参加工伤保险36.3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27.27万人。年内企业离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水平为3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月人均养老金水平元。

年末全市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7.5万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25.3万人。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8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元。全市公办社会福利机构28家,床位张;民办社会福利机构40家,床位8张。

注释:

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等相关指标的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万元及以上的全部法人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是指年末从业人员20人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企业和年末从业人员60人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企业。

4、城镇单位统计范围主要有国有经济、城镇集体经济、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和港、澳、台投资经济和其他经济单位,不包括乡镇企业、私营单位和个体户。

5、粮食产量、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和农产品产量都为上报数。

6、城市建设数据均为统计快报数据,最终数据以全国城市(县城)建设统计年报为准。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失业人员、登记失业率数据来自就业服务局;价格指数、人民生活、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粮食产量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鄂尔多斯调查总队;农牧业机械总动力数据来自农牧局;对外贸易数据来自鄂尔多斯海关;实际利用外资数据来自商务局;专利数据来自市场监督管理局;铁路、公路、客货运量数据来自铁路部门、民航部门和交通运输局;机动汽车数据来自公安局;电信业务收入、宽带数据来自移动、联通、电信公司;邮政业务数据来自邮政管理局;艺术表演团体、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旅游数据来自文化和旅游局;财政数据来自财政局;金融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鄂尔多斯市中心支行;保险数据来自中国银保监会鄂尔多斯市监管分局;医疗保障数据来自医疗保障局;教育数据、国家体育指导员来自教育体育局;科技项目、合同成交金额数据来自科学技术局;电视、广播数据来自宣传部广播电视科;医疗卫生数据来自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利机构、最低生活保障数据来自民政局;林业、自然保护区个数及面积数据来自林业和草原局;其他数据均来自统计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1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