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河沼泽(姜明摄)
沼泽作为最典型的湿地类型,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大洲和不同气候带,是地球上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尽管世界各国学者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理解沼泽,但其实质内容均从沼泽的构成要素来分析,在此基础上,本书把沼泽定义为:地表经常过湿或有薄层积水,水成土发育并栖息着与之适应的生物的自然综合体。沼泽在水文、植物及土壤方面具有一定的独有特征,其水文状况特征是地表长期或暂时积水或土壤水饱和,生长有湿生和水生植物,土壤一般具有泥炭累积或有潜育层存在。
沼泽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为众多的野生动植物提供独特生境,是重要的“生物超市”;具有污染物降解、营养物转化等功能,被称为“地球之肾”;能够调节径流、均化洪水、补充地下水和供给水资源,改善区域洪涝和干旱状况,是“水分的调蓄库”;作为温室气体的“源”、“汇”及“转换器”和重要的碳库,也被称为“气候稳定器”。沼泽还为人类提供大量的肉类、药材、能源以及多种工业原料。因此,沼泽是可为全球提供可观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的重要生态系统。
我国地域辽阔,地貌类型千差万别,地理环境复杂,气候条件多样,沼泽资源分布广泛且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全面了解全国尺度的沼泽资源组成和分布特征是开展沼泽保护管理的重要前提。年,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现为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承担的“中国沼泽补充调查与沼泽志编写”课题启动,历时6年,完成了《中国沼泽志》编写。时隔20年,年,由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承担的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国沼泽湿地资源及其主要生态环境效益综合调查”项目启动,历时5年,完成全国面积在4hm2以上(包括4hm2)的沼泽调查,有助于全面掌握我国沼泽类型及分布;集成汇交了29项科学数据集,探明了我国重要沼泽的水资源与水环境特征,解析了沼泽水平衡与水循环过程;初步查清了我国沼泽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格局,掌握了我国泥炭资源基本特征和空间分布;系统揭示了我国草本沼泽地上生物量分布格局,掌握了沼泽湿地物种多样性状况;年项目以优秀的综合绩效评价结果进行了结题验收。新版《中国沼泽志》是在第一版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国沼泽湿地资源及其主要生态环境效益综合调查”项目成果,总结凝练了近年来国内外沼泽学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完成的。←左右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