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爱德基金会,作者社区发展x传播
爱德基金会.
爱德基金会成立于年4月,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最早一批成立、并具有公募资格的基金会和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民间组织,迄今为止,各类项目区域累计覆盖23个国家,受益人口数千万。
11岁的小豪背着书包一蹦一跳,笑起来特别灿烂,那一口大白牙就像牙膏广告里的小主角那么阳光。
“撞车的一瞬间,我以为我再也见不到孩子们了!”眼泪大滴大滴地从脸颊上滑下来,吕女士抱紧小豪,忍不住抽泣起来。吕女士是小豪的妈妈,她身着简洁的白衬衫、黑长裤,头发一丝不苟地梳在脑后,看起来相当干练,她的职业是一名网约车司机。笔者看过她的车,车身擦得锃亮,车内极其干净整洁。她说因为贷了好多年款买来的,因此极为爱惜。年8月,吕女士出了车祸。因为通宵出车,在没有路灯的地方撞上了石桩子。幸亏安全气囊全部打开,捡回了一条命。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陪同笔者一起看望他们母子的社会工作者轻拍着吕女士的后背,“以后咱尽量不跑通宵。”吕女士轻抹眼泪,点点头。
车祸与第二个家
吕女士是一位单亲妈妈,来自河南,在北京一个人靠打工拉扯三个儿子。目前在厨师学校就读的大儿子是她的骄傲。大儿子从小懂事,不仅学业努力,平时还特别乐于帮助同学,是老师同学眼中的模范学生。老师知道吕女士不容易,小奖让孩子自己领,特别重要的奖项才通知吕女士去学校看颁奖。每到这样的机会,为了不耽误工作,吕女士前一天都会跑一个白天再加一个通宵,挤出第二天白天去儿子学校看那荣耀一刻。
最小的儿子小豪在打工子弟学校读小学,尽管只有11岁,却早早地就学会了当家。平日妈妈出车,他一个人在家的时候便会找出家里剩余的蔬菜,做好饭菜等妈妈回家。“我可是自学成才呢!”炒得一手好菜的小豪说起来特别得意,笑得开了花。
小豪在家附近废弃的铁轨上玩耍
小豪带着笔者沿着废旧铁轨走了一段,从旁边的小门里钻出去。他告诉笔者,每天他都沿着这条路去打工子弟学校上学,骑自行车大约10分钟。放学跟着热心家长步行到童缘,在童缘写作业、跟着童缘社会工作者读英语或其他课程、参加手工或儿童剧等活动。妈妈下班以后去童缘接他回家。
小豪口中的“童缘”指的是协作者童缘。“协作者童缘”是“协作者”旗下的儿童社区教育服务品牌,致力于在社区为儿童建立自然、简约、优雅的综合性儿童之家,开展以促进儿童参与为中心,深入家庭、带动社区、影响社会的四位一体的儿童社区教育服务,成为协助孩子发展自我、融入家庭、参与社区、改变社会的协作者。爱德基金会自年起为该项目提供支持,项目在社区里为困境流动儿童建立免费的综合儿童之家,提供课后托管、社区课堂、人格培养等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目前,该项目及下文提到的协作者困境儿童自助图书馆项目在腾讯公益、阿里公益宝贝上线筹款,并得到“协作者之友月捐计划”支持。
协作者童缘内景
虽然大儿子、二儿子都住校,只有小儿子跟着自己,但吕女士仍然经常因为太过忙碌而没法照顾小豪,这是她心中一直的愧疚。自从小豪去了协作者童缘中心,吕女士再不用担心他的安全,更喜人的是小豪的成绩也在稳步提升。
“我最喜欢阅读,读书让我能懂更多。”说着,小豪就向笔者自信满满地背诵起了《少年说》。“我还喜欢戏剧!”小豪说,中心里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让他们自己组织编排儿童剧,幕布一拉,桌椅一排,就成了个小舞台,大家可欢乐了。
小豪还喜欢看电影,每周五社会工作者们会精选一部儿童电影,放下投影仪,调暗灯光,孩子们就在这个小小的儿童影院里静享电影时光。二楼是身体素质训练室,社会工作者们在这里带着孩子们做操、游戏,楼梯沿路贴着很多实现梦想的人们的故事,看着这些故事,梦想都在脑海中熠熠生辉。
协作者童缘手工
协作者童缘还有着创新性的积分制,孩子们通过完成学习任务挣取积分,这些积分可以兑换活动名额、奖品等。甚至,在这里还有不可思议的积分预借制。比如,有个孩子想兑换一罐麦片给当外卖骑手的爸爸补身体,可是积分不够,就在社会工作者们的见证下预借积分,未来攒够积分再归还。这些活动和举措都在潜移默化,日复一日地影响着孩子们,教导他们学会关心他人,感恩父母。
协作者童缘积分预借
环顾协作者童缘中心的活动空间,四周全是书架,按照年龄分类摆放着各种书籍,孩子们做完作业,就自己去书架上取阅图书,这也是小豪做作业的最大动力。协作者童缘中心的孩子年龄不等,但闲暇的时候,大孩子会给小孩子读绘本,小孩子则给大哥哥姐姐唱歌表演,好不融洽。
协作者童缘中心活动空间
家里的流动图书馆
“小心脚下的砖头哈,就是这里,我们家到了。”顺着泥泞的小路,穿过密集的住户区,踩过砖头,吕女士热情地拉开门帘,大家鱼贯而入。整个家就只有一间长条型的房间,天花板上因为漏雨,用各种广告KT板贴贴补补。顺着墙边一字型摆着一张上下铺和一张单人床,床边就是桌子,上面放着各种生活用品;没有衣柜,衣服就简单地挂在床架上。“一字”的顶头是一张小课桌,上面放着小豪的书本。
但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小家里,还专门开辟了一个小角落,挂着一个小圆牌,上面画着蓝天白云、绿草红花,写着“快乐儿童图书馆”几个字,看到这个图书馆牌子就仿佛看到小豪天真爽朗的笑容。
小豪和锡锡家的儿童图书馆标牌
“我两个哥哥都上职业技术学校了,不住家里,”小豪接过社会工作者们送去的营养麦片,笑着告诉笔者,“家里没那么挤了。就在这个小角落,我可以学习童缘的大哥哥、大姐姐,为其他和我一样喜欢看书的小朋友们服务!”
这是爱德基金会支持的另一个协作者项目,名为协作者困境儿童自助图书馆。项目以家庭为单位,邀请有责任感的流动儿童在家里布置小图书角,与周围孩子分享交流,以低成本却很高效的方式促进社区里流动儿童的知识普及和互动互助。
馆长锡锡的妈妈在给社区儿童读绘本
这小小的图书角承载着孩子们对未来最真诚的企盼。
图书角里的图书都经过了社会工作者们的精心挑选。图书也会在协作者困境儿童自助图书馆和不同的小馆长的家流动,保证孩子们的图书资源不断更新。也许拿到手上的书是二手的,但知识却都是全新的,这对那些渴望了解大千世界的孩子们来说,吸引力无疑是巨大的。
协作者童缘中心的孩子们一起看绘本
作为小馆长家庭,运行这样一个小小的协作者困境儿童自助图书馆,需要的不仅是孩子的投入,更需要的是家长全力的支持。
在小豪自信地向笔者介绍他的协作者困境儿童自助图书馆的同时,吕女士欣慰地看着他,她说,本来在这个家里,只有她和孩子们相依为命,后来童缘让她结识了这么多的好心人,解决了她的很多后顾之忧,她不知道如何才能表达自己的感激。她觉得,自己能做的就是全力支持儿子在家里办好这样一个小小的图书角,提升自己的同时,温暖更多的人。
送笔者出门时,小豪前前后后地一蹦一跳,妈妈怜爱的目光一直没有离开过儿子,“小豪,慢点跑啊!”“好的,妈妈!”母子俩相视一笑,在夕阳中衬出一个并肩前行的剪影。
这些孩子有些活泼开朗,有些害羞内向,但无一例外的是,他们都非常懂事,渴望书籍,乐于帮助他人。
据新华社报道,年全国人户分离人口达到万人,其中,流动人口为万人。在这中间,不乏小豪这样的困难家庭。打工不易,这些家庭中父母往往无暇给予自己的孩子充分照顾,但由于孩子又多数年纪偏小,不得不带在身边,所以非常需要全社会的进一步关心与帮扶。
源源不断的爱和照护,从爱德基金会,到北京协作者童缘,再流淌到孩子们心里,被他们放大,照耀到其他人,这是所有好心人的愿望。
我们相信,这个愿望,未来一定会实现。(文中真实人物均为化名)
原标题:《小豪和他的“流动”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