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寄望青年第十二十三届全国

消除皮肤白癜风 http://www.zgbdf.net/m/

卿前进口述徐旭东

徐旭东,第十二、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藻类学分会理事长,致公党湖北省委会副主委、武汉市委会主委,湖北省武汉市政协副主席。年11月至年4月,任水生生物研究所业务副所长。从事藻类生物学研究,曾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支持。

同学们都叫我“书虫子”

我是年上的大学。那时候考大学很难,升学率很低。虽然我就读于一所古镇中学的县重点班,但是那年,我所在的40多个人的班级,包括我在内,只有两个人考上大学。在当时,该选什么大学和专业没有像现在这样学校有相应的指导,我们也不需要考虑太多其他因素,基本上都是凭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由于我从小对生物学感兴趣,加上受到高中生物老师的影响(他那时候讲课特别生动,还经常提到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因此,在我心中,已经有了理想的大学和专业。我的学习一直十分努力,高考成绩出来后,我十分坚定地把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作为我的第一志愿填报(那时是在成绩公布后达到分数线的考生才填志愿)。如愿以偿,我被录取了。

那时候中小学的学制比现在短,我从小学到高中只读了十年半,刚入大学的那年,还只有15岁。我们的大学生活十分简单纯粹。由于大学毕业由国家分配工作,我们不需要为找工作担忧和分心,在学校就是一个劲地读书、学习。学校的学习氛围很浓,同学们满怀理想,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我更是如此。大学期间,除了担任过一段时间的学生会干部,做了一点为大家服务的工作以外,时间都用在学习上了。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教室和图书馆度过,记忆中好像一直在读书,以至于同学们叫我“书虫子”。我并不排斥这个“外号”,因为我知道这不是同学们在嘲笑我,而是对我刻苦读书的肯定。在规定的课业之外,我还自学了很多课程,在图书馆看了生物进化论、隐花植物学、藻类学、古生物学,乃至地质学的书籍,后来又自学了英文的生物学教材,这些都对我后来选择专业方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随着对生物学地了解越来越深,我对生命科学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去图书馆查阅和学习了很多相关的资料,详细地去了解生命科学是如何从古希腊时期的雏形一步步发展到现代知识体系的。慢慢地,我了解了这门学科的发展脉络,有了自己的对生命科学史的认识。在大学三年级的下学期,我一个人默默地把积累的资料整理成了一本十万多字的《生命科学史》书稿。当时国内还没有这方面的书,我想这样的一本册子对于其他学习生物学的学生一定是有益的。所以,我惴惴地带着这本手稿找到了学校的出版社,希望能得到出版。当出版社的老师得知这是一个十几岁的“大孩子”的书稿时,就不愿继续谈下去了。这虽然对我来说是一个小小的打击,不过对我来说,正是由于写作这本册子,让我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生命科学知识,对我后来的学术生涯裨益不浅。

在大学期间,有一位老师对我影响很大。他就是教我植物系统学的周云龙老师。他自己的科研方向主要是藻类学,这也成为我后来的研究方向。他给我们上植物系统学第一堂课讲的就是藻类。他的生动讲述让我见识到了藻类的丰富多样,大到海里的巨藻、海带,小到单细胞微型藻类,我被深深地吸引了。为了对藻类能有更深的了解,我去图书馆系统地自学了海洋藻类和淡水藻类相关的知识。藻类在显微镜下的美丽形态让我十分着迷,记得曾经在其他课上偷偷地用透明纸覆盖在藻类图谱上临摹,乐趣无穷。当然,这也并没有影响我对其他课程地学习。我的各门功课总成绩一直排在全班前三。慢慢地,周老师也发现我对藻类有如此浓厚的兴趣,也有意对我加以培养。于是,他会在去北京郊区做藻类调查时把我带上,并教我怎么样去分析带回来的藻类样本。在他开设的藻类学课程上,我也在扮演着“助教”的角色,因为我已通过自学掌握了课程的内容。老师对于藻类的研究热情和认真态度着实让我感动。受到周老师的影响,我大学毕业报考研究生时决定到中科院水生所继续学习藻类学,尤其是当时刚刚开始的藻类遗传学方向——这一方面是出于个人兴趣,另一方面是源于内心的一个愿望:我要努力为中国的藻类学研究赶上世界前沿作出贡献。我跟周老师一直保持着忘年的友谊,直到近些年,我去北京开会、交流,只要时间允许都尽量抽出时间去看望他。

现在回忆起整个大学生涯,我认为大学给我留下的最为宝贵的财富除了比较坚实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基础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塑造了我的价值观,成为一个充满理想的人,就是要对人类知识大厦作出贡献的渴望,尤其期望自己的国家在科学技术领域能够走到世界前列。

做一个有理想的知识青年

我的大学时光给了我“知识”和“理想”。对于青年朋友,我想把这两点感悟分享给大家。

我先简单说说“知识”。我希望大学生朋友们珍惜时光,好好读书,多学知识,努力把知识变成专业素养。有些大学生认为,只要把老师在考试前划的重点弄明白、通过考试就好了,拿到毕业证就算达到上大学的目的了,缺乏对知识的渴望和主动学习的动力。其实,大学是一个人给自己知识构架打基础最重要的时期。大学生年轻记忆力好,没有繁杂的事务分心,学习效率高。尤其是本科阶段,对整个专业领域比较铺开了学习,是一辈子进行系统学习难得的时间窗口。有的人可能认为大学期间学习的知识在以后工作中没有多少能用得上,但我说不是这样的。一个人本科期间建立的知识素养很可能是跟随一生的。我们后来无论是攻读硕博学位还是走上工作岗位,主要是在某一个细分领域甚至是某一个问题上下功夫,稍走出自己的研究领域,第一时间能够调动出来的知识很可能就是当年本科期间留下的底子。有了那个底子,“再学习”和深度研究底气就十分不一样。另一方面,一个基础知识扎实、雄厚的人,融会贯通能力也是不一样的,这对于形成宽阔的视野和开展交叉学科研究都是相当重要的。

我再说说“理想”。毋庸讳言,就我感觉而言,现在有不少大学生的理想可能停留在个人现实层面,比如某个专业难不难毕业,以后就业怎么样,很少去考虑自己能作出什么贡献。有的人是因为本科毕业不好找工作才选择读硕,硕士毕业不好找工作才选择读博。还有一些大学生宣称自己的人生就是“佛系”、“躺平”,缺少前辈们的雄心壮志。当然,我也并不是说平凡有什么不好——每个人有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的自由。但我想说的是,大学生们,尤其是打算从事科研工作的那一部分人,仅仅只有一些“现实主义的理想”是不够的,还要让理想主义照进现实。一个人越是接受了高等教育,就越是对国家、对社会承担有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如果受高等教育的人都没有建功立业的精气神,那我们在发展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尤其是专业性较强的问题,谁来带头解决呢?新的路径谁来带头探索呢?我希望大学生们都能怀有崇高的理想,保持一份执着与纯粹,责任与担当,发挥掌握信息技术、资讯手段等各方面优势,为国家、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原文刊登于年9月14日《人民政协报》第9版教育在线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6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