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研和考研接连失败,我终于认清自我切换赛

我的本科背景

华东政法大学法学(民商法方向)

GPA89.33雅思6.5

录取学校(年秋季入学)

香港中文大学国际经济法法学硕士

申请时间:-10-26

录取时间:-12-02

我永远都会记得年11月24日的那个下午,明天就是我第二次雅思考试的日子。怀着紧张、焦虑的情绪勉强入眠午休的我,被手机邮箱的来信提示音惊醒,朦胧中辨认出是港中文的推研信!一瞬间巨大的反差击碎了我的全部睡意,随之而来的惊喜和难以置信裹挟着心脏,远在外地考试的我一个人在宾馆的床上呆呆地坐了很久,眼泪夺眶而出。所幸,一切辛酸和努力终于有了回报。

#01:留学,艰难的抉择

01、准备不足,接连失利

大学本科四年,大四是一个分水岭。进入大四,我就切切实实体会到节奏的加速,明明课表已经没有多少课程,可保研党、考研党、工作党和留学党却卷到飞起。法学又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专业,大四即可参加“天下第一考”的法考。选择和时间的规划,是压在每位法学生心中的大山。

年,对我而言是充满辛酸的一年。我虽出生“五院四系”,但其本质还是一所“四非”院校,保研率只有3%—5%。前半年精力放在保研和研支团的我,最终排在全院第15名,遗憾与12个保研名额失之交臂。

后半年我加入考研洪流,起早贪黑前往图书馆学习,最终却倒在第二年2月份公布的卷到令人绝望的学硕初试录取分数前。因为打定主意上岸为主,所以当年我并未参加法考,一时间我陷入了无职业资格、无工作入职、无录取offer的窘迫境地。

2、拓宽视野,充分衡量

年3月上海疫情加剧,我与已经保研、考研和考公上岸的同学一同被封在学校里。水里人和岸上人虽朝夕相处,但压力不可同日而语。

在和同学的交流中,我意外发现了留学这条赛道。大学三年从未考虑过留学的我,仿佛发现了一块新大陆,我发觉自己以前的视野过于狭隘。对比保研和考研的压力,留学这一选择已经愈发热门。

充分打听之下,我了解到留学的优势首先在于时间成本。众所周知,在当今社会形势风云突变的时代背景下,以法学为代表的社科就业情况和行业前景一年一个样,早入职、早发展、早吃香,时间成本越来越重要。一般国内读研,学硕需要三年,专硕需要两年,而留学读llm仅需一年,时间成本大幅度降低。

其次,留学可以接触更为广阔的世界,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不仅可以申请世界名校,更可以为自己的履历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学历的提升是简历上可以陈述的外在,而能力和眼界的提升则是润物细无声的根本,这些最终都将化为未来自己求职的核心竞争力。

选择考研还是留学?两条路都走过的我作为过来人还是有发言权的。

考研是一场时间紧任务重的短跑竞赛。虽然目前考研越来越有提早化、长线化的趋势,但在我看来考研准备的黄金时期还是考前的半年。选择考研,意味着你要有:

(1)高度的学习专注力。无论在图书馆还是自习室,一天必须保证有充足的有效学习时长;

(2)清晰的任务和时间规划能力。长到一个月要过几轮专业书,一周要进行几场模拟考试,短到一天要完成多少背诵量,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3)持之以恒且不怕挫折的心态。考研就像一场修行,心态是根本。定下的目标就要不折不扣地完成,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切忌贪逸拖延心理。此外考研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模拟考试成绩糟糕的挫折和后期对自己失去信心的崩溃,这些都是正常情况,一定要有良好的“大心脏”,抹抹眼泪洗把脸克服过去。

留学不同于考研,它属于放长线钓大鱼的接力赛跑。要想理解为何是接力赛跑,必须先对留学申请的过程有所了解。有句话形容留学不一定全面,但很形象:“留学就像相亲,院校决定了你的身高,绩点决定了你的长相,语言决定了你的谈吐,实习经历和科研竞赛决定了你的能力,而文书则决定了你的穿着”。

这句话包括了留学申请的五个部分,其中本科院校、绩点和语言成绩属于硬背景,实习经历、科研竞赛和文书则是软背景。硬背景是门槛、敲门砖,一位学生的application寄往目标院校,招生部门首先根据硬背景筛选,只有达标才可进入下一轮。

软背景属于加分项(当然优异的硬背景毋庸置疑也属于加分项),虽然学校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5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