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山东省价格监测中心按照省发展改革委部署安排,围绕深化价格机制改革和新旧动能转换,紧跟全省发展改革工作步伐,践行初心使命,强化责任担当,抓党建、促业务,数据质量、监测分析和信息发布等工作全面实现提质增效,价格监测预警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党建统领,狠抓思想建设和工作落实
抓理论学习,突出党建工作首要地位。以“灯塔大课堂”“学习强国”“发改论坛”等活动为抓手,认真组织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教育引导党员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中心党支部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集中采购了16套涉及学习、工作、生活各方面的图书,建立微型图书角,供大家借阅学习。支部13名正式党员和2名入党积极分子全员注册“学习强国APP”,目前学习积分全部达到分以上。
抓主题教育,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根据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党组相关要求,中心党支部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完成了全部“规定动作”,并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了部分“自选动作”。围绕“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中心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党日活动等制度,转变工作作风,推动党务业务相融互促,做好上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进一步提高了参谋助手和服务保障水平。为推动实现山东价格指数体系建设跨越式发展,中心邀请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山东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刘培德团队联合组成评估专家组,于6月下旬和7月中旬先后到烟台、临沂、潍坊调研价格指数建设情况,对省内主要价格指数运行现状进行全面分析评估,力求找准短板、精准施策,为山东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抓服务大局,助力乡村振兴和新旧动能转换。一是丰富山东价格指数体系内容,深入推进重要农产品、重要工农业生产资料编制工作调研,今年上半年重点推进了临沭复合肥、惠民绳网等价格指数的编制工作。二是加强指数成员单位管理及指数分析,加大人工数据抽检强度,严格审查数据质量,强化指数数据和分析的信息共享。三是打造价格指数社会影响力,联合山东财经大学开展《山东省价格指数体系建设与应用》课题研究,课题的前期论证和整体框架设计工作已经完成。尤其是在推进农产品价格指数发布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今年3月开始中心与山东电视台开展合作联合发布农产品价格指数,山东蔬菜、烟台苹果两支价格指数已在山东电视台农科频道发布,实现了价格指数在媒体发布的新突破。
巩固根基,切实加强价格监测体系建设
认真落实国家和省价格监测报告制度。今年以来,中心严格执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山东省价格监测报告制度,高质量完成国家重要经济作物、重要能源等29项常规及4项应急监测任务和省37项常规报表、2项应急报表,上半年累计审核、汇总、上报各类日报、周报、旬报和月报数据48多万条。
完善各级价格监测报告制度。今年,中心调整了国家成品油价格监测品种、周期,新增《全国成品油批发价格监测周报》和《全国成品油零售价格监测周报》数据报送任务,并完成了国家系统新端口全部监测点用户信息收集、认证及新端口转换试用。同时,中心还为16市、31个直报县和省直报监测点建立管理档案,对错报、漏报及各市审核情况进行及时记录。
推进目标价格保险监测制度落地生根。今年是《山东省特色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价格监测办法》执行元年,中心通过加强业务培训、市场巡视和规范发布流程,与保险地价格监测机构建立培训制度和咨询制度,上半年圆满完成了商河蒜薹、广饶蒜薹、滕州春季马铃薯、平邑春季马铃薯等目标价格保险价格监测工作。目前,商河大蒜、金乡大蒜、兰陵大蒜、肥城马铃薯等价格监测工作正在进行。
强化价格监测工作保障。一是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扎实开展保密等各项专项检查自查梳理工作,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网上安保部署开展了相关排查整改及公安机关网络安全测试工作。二是创新方法,根据《山东省价格专项监测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并综合保障经费、用车和日常工作,统筹安排、规范使用经费,严格执行预算计划,完善绩效评估机制。三是强化互联,优化升级省、市、县三级监测预警工作体系,对各地价格监测工作及时进行考核通报,加强监督指导,完善奖惩机制,在系统内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四是持续推进价格监测系统信息化建设,聚力价格监测系统的管理与运维,适时变更、调整监测任务和价格监测定点单位,实现监测系统与重点监测市场、大型超市、重点企业的数据对接以及价格监测预警系统与国家发展改革委信息系统对接工作。
突出重点,聚焦重大重要价格监测工作
针对今年生猪市场价格大幅上涨预期,中心自3月13日起启动生猪应急价格监测,增加监测品种,实现了从批发到零售监测链条全覆盖。同时,加大价格监测频次和审核力度,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