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专业知识,工作中用不上,读大学没用

中度白癜风怎么治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730/9252414.html

我上大学不久,收到父亲给我的第一封信,信里嘱咐我应当怎样度过大学生活。二十多年已过,具体写些什么已不记得了。

但有一句话,当时给我留下满脑子的问号,很多年来我都无法理解。困惑至今,直到儿子也到了考大学的年纪,终于确切地领略了其中的含义。

父亲那时在信里说:“大学是走向社会的过渡期。”简单的几个字,却迷惑我许多年。直到自己被社会反复磨练,并含辛茹苦把儿子养大,要送他上大学时,才算想透彻了。

一、大学,像缓坡一样,让孩子在步入社会前,有机会揣摩、掌握一些为人处世的基本技能,去适应社会。

一个孩子长到高中毕业,大都在全力以赴搞学习,他的思维、行为还在家长的心理影响或控制之下。像小孩断奶一样,未能完全脱离家庭,生活、人格各方面都不独立。

他到了大学,离开父母独自一人在学校,很多方面要靠自己管自己:独自支配钱,吃喝、洗衣服、搞卫生……都需要自己打理,生活自理能力渐渐会得到提高。

而且还有一定空间,跟同学们进行独立人格上的交往。无论是谈恋爱还是跟同学吃吃玩玩,其实都在锻炼基本的人际交往能力。

另外,在大学里还有一个好处,身边大多都是同龄人,老师更把他看成是个不成熟的人,对他有一定的包容。这就形成一段缓冲时期,允许他的独立能力慢慢成长。

如果高中生直接到社会上工作,将产生一种断崖式的落差。

因为接触到的都是年龄差距很大、不会跟他讲情面、只讲利益的社会人。那些人根本不会在意他只是小孩,直接就视他为成年人,跟他来社会那一套。

而作为高中生,刚从学校出来,生理年龄小,心理年龄也小,阅历各方面都很少,一下子衔接不到人家的这种思维模式,可能会吃亏。

比如会被某些个奸滑的人,坑了利用了,还不知道咋回事。就因为自己是直接一头扎到成人社会里,没经验、能力也不够造成的。

这样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所以我父亲那时候写信说大学是个过渡期,就是指它给了孩子一个缓缓成长的一个过程,是生活能自理前一个很好的缓冲地带。

大学可以认为是个游泳池,旁边有教练、有同伴,自己在这里可以慢慢学会游泳。而社会就像海洋,直接丢进去,弄不好就淹死了。就算没淹死,也呛个鼻青脸肿。而且没人教没人扶,需要自己各方面去强化自己,难度会很大。

而大学提供了一个个人适应社会的中间地带,降低了这种成长难度。

二、大学学习对培养思维的自学能力有一定作用。

我有个外甥,大学上了一所,平常偷懒不学习,为了应付高数期末考试,页,那么厚的一本高数课本,花了十来天左右就搞懂了。

他说,搞完以后,觉得大脑的容量被很好地扩大了。回头再看高中那些书,觉得那个知识容量很小,根本不需要再像高中生一样,用一学期四个月,才学页。按现在这个学习能力,他可能一个礼拜就学完了(指基础知识,不包括做难题)。

这就是对大学生一个很好的思维锻炼,在自学能力上会有飞跃式的提高。

三、大学里有杰出的同学,丰富的藏书

大学里面有很多高素质的人,才能五花八门,对提高自己思想方方面面的综合知识,有一定的帮助。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再加上大学图书馆里有很多藏书,包罗万象,在外面是找不到的。如果你是一个好学的人,可以沉浸在那里阅读,扩充专业知识、感兴趣的知识。

比如我上大学之后,刚开始不喜欢图书馆。后来我发现那里有许多人物传记、世界杂志……非常好看,看完收获挺大,为自己后来综合知识的构建奠定了不少基础。

大学的这种硬件配置,让每一个好学的青年学生,都能受益良多。

对一些人而言,大学还提供了一个巨大的事业和人脉网平台。

比如今年刚宣布从美团退出的合伙人王慧文,股票资本已高达二百多亿,而他十年前刚到美团时,账户上仅有二千元的存款。

他能一步登天,还要归结于他清华大学时期的同学——美团创始人王兴的提携。

如果没有大学这个媒介,这种事业上的支撑,一个高中生不大可能获得。

综上所述,虽然很多人高中毕业时的基础知识、写作能力,也能满足工作基本需要,不需要大学学的那些专业知识。

但对大多数人来说,上大学更多是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对自己的成长起到极其重要的过渡和奠基作用。

(网图侵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55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