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铮12权家乐1丁慕菲11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西安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南京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与公民社会项目(TTCSP)年度《全球智库报告》[1]中的“全球最佳科技智库”和“全球最佳网络运用智库”两个专项榜单上,TED(TechnologyEntertainmentDesign)智库排名靠前,分别位列第17和第13,并且是连续10年保持在排名前30以内,在众多专业性、严肃性智库中显得颇为“另类”。可以从文本分析上印证TED智库与其他智库不同之处,在《全球智库报告()》全文中,只出现了2处关于“娱乐”(entertainment)的词汇,且均出自论及TED智库的部分。在TED这一“另类”特征背后,蕴含了该智库在智库传播力与影响机制方面的重要样本价值。过往有研究将智库置于政策市场或思想市场的框架中进行考察[2]。本研究沿用这种框架思路,在社会“泛知识市场”中,在内容供给端,智库作为一类重要的知识提供方,特别是在我国年《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政策的推动下得到了蓬勃发展。但在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也出现了“定位模糊”[3-4]或“同质化”[5-6]的问题;另一方面,在内容需求端,智库的受众也不限于社会决策层和精英层,同样包括社会大众[7-8]。面向不同的需求者,需要有特定的定制化的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和传播机制。特别是在专业知识的大众传播方面(如科学知识、法律知识、政策知识等),往往需要突破原有专业共同体的固有传播渠道(如专业学术期摘要:[目的/意义]通过探索TED从媒体企业转变为智库的发展历程、了解其运营模式和推出的项目以及研究成果,为我国参考TED模式的企业类智库、媒体类智库及科技智库的发展提供借鉴。[方法/过程]采用案例研究方法,主要通过网站调研收集数据,同时参考了国际权威的智库排名报告,对TED的基本情况以及发展状况进行了考察。[结果/结论]拓宽国际视野为智库研究的前提。提高内容科学性和实践性,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是媒体型智库的上升路径。这种机制如果用网络流行术语来概括,就是“出圈”,即影响力不仅在固有圈子内传播,而且被更多圈子以外的受众所知晓[9]。在这方面,科学专业知识的大众传播发展较为成熟,呈现了以“科普活动”为代表的一系列研究与实践;相比之下,政策专业知识(不仅限于狭义的政府行政措施,也包括不同组织、不同层面的战略目标、执行原则与原理、任务等)的大众传播虽然在实践层面涌现出多样的方式,如利用新闻媒体、社交媒体、图书出版、座谈会、听证会等,但是相比“普”(popularscience)或国内的“普法”(popularizelaw)活动,尚缺少成熟、成规模的模式,或是宣传推广化(promote)有余,而大众通俗化(popularize)不足。在这种背景下,TED智库凸显出重要的样本价值。一方面,对于政策专业知识的大众传播而言,TED智库创造出了一种在“社会娱乐化”“娱乐社会化”环境下进行高价值、高效率内容传播的独特路径,被各类媒体所借鉴,也彰显出“娱乐化”并不等同于“庸俗化”或“反智化”,而是可以在专业性与大众性之间实现平衡;另一方面,对于智库(特别是科技智库)来说,TED以其“媒体+智库”的复合身份定位,探索出一条可推广、可借鉴、可复制的智库创新之路,对我国科技智库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因此在本文中,将针对智库传播如何在专业性和大众性之间实现平衡的问题,以TED智库为案例,分析其发展历史、运营模式、传播项目以及研究成果,为我国的科技智库、媒体智库等类型构提供参考,同时探索专业知识面向大众传播的有效机制。2TED的发展历史不同于美国的布鲁金斯学会、兰德公司、外交关系协会等传统“原生”智库,TED的智库身份并非与生俱来,而是经历了从线下活动到线上线下复合的媒体形态的发展阶段。时值今日,TED经过多年发展,其智库身份与智库属性已经获得了认可,持续多年入选宾夕法尼亚大学《全球智库报告》榜单,这主要得益于现阶段TED智库的3大特征:①TED已经从早期自发性的、不定期的线下活动发展成为高度组织化、专业化的固定机构,经历了机构化、建制化(institutionalization)的过程,并且开展了深层次的研究活动;②TED依托其具有优势的互联网传播渠道和线下演讲、大会等形式,较传统智库具有更大的传播范围与社会影响力,从而对公共政策的制定产生一种“自下而上”的影响;③经过多年发展,TED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知识生产、知识传播、知识质量保障流程机制,并提供了大量的具有政策影响力的公共知识产品。而上述3点,正是现代智库的主要特征。回顾TED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分析其智库属性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演进过程,对于我国智库的发展也具有启示作用。2.1初创阶段:内部线下科技分享年是创新浪潮涌现的一年,特别表现在科技领域,苹果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1台采用图形用户界面的电脑Macintosh;麦克尔·戴尔(MichaelDell)创立Dell公司,开创了计算机直销模式;中国的联想公司也在这一年创立。这一阶段的科技发展趋势表现为从专业“科学”基础研究向“技术”应用推广的快速转变,科技应用面向社会大众、普通消费者个人场景快速扩散。在这种科技、商业、文化交融勃兴的背景下,建筑师兼平面设计师理查德·索尔·沃曼(RichardSaulWurman)预见科技、娱乐、设计等3个领域的融合,于年提出了“TED”(technology,entertainment,design)的概念。他与哈里·马克斯(HarryMarks)组织了第1次大会,当时会议的定位还是硅谷内部的技术分享会,会上展示了激光唱片、电子书等当时社会新兴的几样技术,著名数学家曼德尔·布罗特(BenoitMandelbrot)还介绍了分形几何理论,这为大会奠定了向科技方面发展的方向和基调。从TED初创阶段的形态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TED受传播技术条件限制,主要集中在线下小范围内,表现出前沿性和精英气质。2.2发展阶段:商业运用模式的确定
过往已有研究将社会知识供给端划分为权威型供给、志愿型供给、商业型供给等[10]。如果说初创时期的TED属于典型的志愿型供给,源于其具有自愿性、利他性、公益性、去中心化等典型63特征,那么TED的发展阶段重要特征就是市场化运营模式的引入,使其更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第1次的TED会议正是由于经济上的不成功,使得第2次大会时隔6年才在加州重新举办[11]。之后每年的大会都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会议中,演讲者讨论的话题也不再限于最初的狭义科技主题。年被誉为“信息时代精神领袖”的创新研究者、企业家克里斯·安德森(ChrisAnderson)从资本和运营两个层面全方位接管了TED,用旗下基金会完成对TED的收购,并以媒体商业化的视角,确立了TED的定位——传播“值得传播的思想”(ideasworthspreading)。克里斯·安德森最初聘任了媒体总监,希望以传统电视节目的形式播放演讲内容,但是遭到了几家媒体公司拒绝,这反而催生了日后TED以“知识共享署名”(CreativeCommons)的形式进行网络传播,塑造了TED的大众性,奠定了TED进行大众传播的渠道基础。2.3成熟阶段:网络内容开放模式的应用在采纳“知识共享署名”(CreativeCommons)协议之后,TED在自身官方网站以及Youtube、iTunes网站上免费发布了一系列获得高收视率的演讲视频,反而以“免费”的方式获得了巨大商业价值,在网站开发以及视频制作方面获得了大额资金支持。网络开放传播极大地拓展了TED的传播范围和受众。TED也从原先的小范围科技论坛转变为一个向世界传播思想的媒体公司。迄今为止,TED赢得了许多传播方面的奖项,如7项威比奖(WebbyAwards)、沟通艺术互动“信息设计”奖,视频分享类OMMA奖、AIGA设计大奖、皮博迪奖(PeabodyAward)等。TED的快速成熟发展还有一个关键推动因素,就是TED顺应了年左右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类随身智能设备层出不穷,媒体技术更新换代,TED通过各种设备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随时、随处、伴随性的传播。同时,借助新媒体的发展,TED又反向渗透了传统媒体,如年TED在美国国家公共电台(NPR)上开设了TEDRadioHour节目,实现了电视、广播、网络的融媒体传播。2.4推广阶段:全球性、全渠道、全语种的推广传播在网络世界、英语世界获得成功之后,TED凭借其影响力进入了全球性、全渠道、全语种的推广传播进程。例如拓展出“每日TED演讲”(TEDTalkDaily)、“SincerelyX”等内容样式。在全球推广方面,TED推出了“TED全球”(TEDGlobal)项目。随着各地区受众对演讲视频越来越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