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创办这所学校?究竟要办成什么样的学校?如何才能将理想、信念和愿景化为现实?在创校过程中,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幸福外国语小学校长陈罡无数次追问过自己。他不断思考,努力实践,一所面向未来的理想学校的模样正在渐渐呈现。
————————————————
目之所及,许多百年名校熠熠生辉。倘若能穿越到这些学校创校之初,我一定会问这些创校校长许多问题,其中,为什么办学校、办什么样的学校、如何办学校应该是最关键、最重要也是我最关心的问题。我在创办一所新学校的过程中,曾无数次这样追问过自己。
过去的工作经历告诉我,创办一所学校是不易的。当我离开熟悉的工作环境,来到江苏无锡创办无锡市新吴区幸福外国语小学(简称“幸福小学”)时,更是充满了挑战。我深知,创校校长和他所领导的团队的理想、信念及使命感,是创校团队面对挑战时最强大的精神支柱,也是决定性的因素。
使命:为什么办学校
办一所新学校,会想到许多问题,也会遇到许多问题。“为谁培养人”就是一所学校要思考的根本问题。回答好这个问题并使之成为学校全体成员共同的教育信仰,是办好一所学校的基础。扎根中国大地,面向未来办教育,坚持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坚定不移的办学方向。
学校是一个生态系统,教育者所秉持的理念充盈在整个学校系统之中,又会与整个行动体系融为一体。在学校发展历程中,办学理念如育人目标、办学目标等固然重要,而管理改进、环境建设、课程教学、教师发展、学生成长、公共关系等众多要素则更需要统筹思考、整体改革。所以,在开始正式筹建学校之前,我们先整体设计了学校文化的理念和实践体系,将“博喻”作为学校的使命,将“博喻书院”作为愿景,包括儿童世界、学习中心和未来书院,核心价值确定为“共进”,期待全体成员携手进取,共同完成创校的使命。在此办学理念引领下,以学校组织结构变革为基础、课程教学为核心、教师发展为根本,整体拟定学校未来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系统思考、持续行动。
每一个儿童的成长,都会受遗传、环境、教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也绝不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儿童。即使年龄相同的学生,其身心发展也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水平。因此,教育只有从不同学生的现有身心发展水平和个体差异出发,提出适合的目标要求,创设不同的教育情境,通过恰当的教学方式,因人设教,因需施教,才能逐步引导每一个学生实现最好的发展。创办幸福小学,就是希望能够实践因材施教的理念,办一所适合不同孩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学校。
愿景:办什么样的学校
学校愿景指学校发展的理想定位,它是教职工心目中学校发展的目标和理想追求,在学校办学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一所学校如果没有愿景和目标,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美国学者马克·利普顿说:“愿景可以团结人,愿景可以激励人,愿景是拨开迷雾指明航向的灯塔,愿景是困难时期或不断变化时代的方向舵,愿景是可用于竞争的有力武器,愿景能够建立起一个命运共同体。”通俗地讲,愿景要告诉全体成员究竟要办成什么样的学校。我们提出“博喻书院”的愿景就是期待学校可以成为真正的儿童世界、学习中心和未来书院。
首先,“儿童世界”是学校的基调。
学校是什么?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由于人类数目的增加,很少有人具有充分的知识和闲暇去教导自己的子女。因此就兴起了学校制度,为儿童的共同教育选出一些有丰富知识和崇高道德的人作为教师,共同教导之用的场所就叫作学校。可见,学校教育既是人类面向未来的共同利益,也是延续文明社会的重要制度,更是促使少年儿童得以健康生长的场所。
学校坚持儿童立场。我们并没有将这样的理念变成口号张贴在学校墙壁上,但是我们会将每一个孩子的笑脸拍摄下来,然后在学校各处的显示屏上滚动播放。我们也没有将这样的理念变成讲话稿天天宣讲,但是在每周的升旗仪式、每次主题活动的开幕式甚至每个学期的开学典礼、散学典礼中,都由学生担纲主角、展示风采,乃至于这些活动中也几乎没有校长致辞的环节。学校的宣传片没有豪言壮语,而是将一群学生在学校里一天的学习生活以纪录片的形式拍摄下来,生动活泼的学习场景成为儿童立场最好的宣言。
学校秉持儿童视角。我们在设计学校空间时,以儿童世界作为主要基调奠定学校建筑的底色,让儿童可以更便利、更多元、更有趣地交往。运用“离”与“合”的理念,以中庭作为学校整个建筑的“脊椎”,连接“离”的单体建筑,方便学生便捷到达每个学习和活动空间。为了让每个学生有表达自我的空间,学校还有许多“留白”,让儿童成为学校的设计师,共同去创造一个真正属于他们的生活空间。
学校因为儿童而存在,为了儿童成长而努力。学校要成为儿童喜欢的地方,关键是学校中所有教师应该秉持儿童中心理念,基于关爱和信任,建立起温暖、安全、舒适的师生关系。在幸福小学,一年级教师利用暑假根据照片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为的就是能够在开学第一天认识学生;每一年,教师会利用假期和周末家访每一个学生,走进学生的家庭、走进孩子的心灵;每年都会举行中国周、艺术周、数学周、国际周、科技周、体育周、阅读日、森林日等主题活动,教师陪学生一起玩、一起学,成为儿童的成长伙伴。在幸福小学,不强调学生见到老师要问好,而是老师先向学生问好,平等交往中给学生做最好的示范。理解、信任、尊重、友善的师生关系逐渐成了学校的风气。
其次,“学习中心”是学校的目标。
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全球学校目前正在努力探索的变革方向。
学校课程建设中,我们设置了基础课程、拓展课程、探究课程、特需课程等四类课程,课程学习分为必修、选修、个别化教育三种方式。基础课程以必修的方式,突出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提升。拓展课程分为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体育健康等模块,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发展。探究课程专门研发了城市主题跨学科学习课程,以项目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特需课程重在实施个别化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在教学理念上,我们力求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幸福小学明确提出了课堂教学的五项基本要求:学习目标具体、可评估,达成度高;有自主学习,任务驱动、培养习惯;有合作学习,问题引领、方法指导;有课堂练习,及时巩固、即时反馈;教师的讲解、演示和点拨简洁凝练。以此为指引,我们提出教学研究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