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继红,一个普普通通的名字,但她的故事,却让无数人唏嘘不已。
年,伍继红以分的高分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的档案学专业。虽然当时还没有这一说,但在年,人大已经首批进入了高校行列,人大的名字也一直是个金字招牌。
不过,伍继红也赶上了一个变革的时代。在她大二的时候,原人事部印发了《国家不包分配大专以上毕业生择业暂行办法》,大学生的“铁饭碗”被打破,伍继红和同学们不能再等待学校分配工作,必须自己择业。受专业影响,伍继红的就业道路并不多,也可能是受当时的观念影响,她执着地选择了考公务员。但事与愿违,她通过了北京市公务员考试,却在面试环节遭淘汰,未能正常就业。
屋漏偏逢连夜雨,求职不利,又遇到父亲去世,伍继红精神受到打击,变得沉默寡言。随后,她回到广东,在教育机构、工厂里打打零工,后来遇到她的初中同学,很快就结婚了。结婚后的伍继红,完全放弃了自己的事业,相夫教子。几年后却遭遇老公背叛离婚。离婚后,伍继红精神失常,疾病缠身。为挽回前夫,她辗转来到前夫老家江西修水县乡下,但对方拒不相见,伍继红无奈在当地再嫁他人。后来生下了5个子女,上面还有两个老人,一家9口生活难以为继,沦为了低保户。
去年,伍继红得到人大校友的倾力帮助,她住进了平的新房子,校友们也在帮她联系档案馆的工作,她的老师也给她寄来一些书,校友给她寄来电脑,买了手机,让她重新回到人类社会,但是,她已经被养孩子缠身,恐怕再也不可能回到曾经天之骄子的身份,能养活自己已经算是幸运了。
可以说,伍继红用亲身经历演绎了如何把一副好牌打的稀烂,曾经的人生赢家,都快找不着家了。
有人说伍继红是社会变革的牺牲品,也有人说她是被冷门专业坑了,但更多的人认为,伍继红的命运是个人性格和个人选择的结果。
伍继红学的是档案学,这个专业放在25后的今天来看,确实是不折不扣的冷门专业,甚至一些学校的该专业已经被砍掉。不过,中国人民大学的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档案学的一级学科),在学科评估中评级为A-,属于比较强的学科。而且,在20世纪90年代,大学尚未扩招,一所全国顶级高校的毕业生,完全可以通过很多渠道找到合适的工作。但她当年执意要找一个体制内的工作,结果到最后却无法就业。
回到广东,她原本也是有机会的。当时的广东,正站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别说是名牌大学生了,就算是一个打工妹,也有很多机会可以实现逆袭。另外,她从人大毕业,有如此多的校友,却从来不和同学联系,也不主动寻求帮助。从她求职和工作的情况可以判断,她可能本身就是一个高分低能的人,会考试,却无法胜任工作,甚至可能有性格缺陷。
更致命的是,她缺乏一种独立生活的能力,过度把自己的人生依附在他人身上。父亲去世让她精神受挫。嫁人后,她又不再工作,任由自己与时代脱节,与世界脱节,任由自己逐渐丧失生存能力。当她被抛弃后,又根本无法承受各种变故,甚至出现精神问题。她的这段经历,跟《我的前半生》中的罗子君一模一样。只可惜,小说里的罗子君重新振作了,而伍继红却越来越沉沦。
作为人大最惨校友,伍继红的经历也给我们每个人都敲响了警钟,大学并不是考上了就足够了,大学也不是考了高分就行,大学是让我们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大学是让我们学会生存、生活,学会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个社会有很多坑,其中最大的一个坑就是不思进取,避开这个坑,人生才有可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