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日一个考古所的图书馆,藏着什么秘密

04:37

潮新闻客户端记者马黎郭楠朱杰

今天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潮新闻记者带你去认识你所不知道的遗产。

比如,一个考古所的图书馆是不是“遗产”?

教工路71号,曾是老杭州的地标。不晓得你的童年记忆里,有没有这幢圆筒形的建筑,反正我小时候是不敢去的,印象里有很多人体标本啥的。

这么多年了,这幢造型独特的建筑依然还在,当年存放恐龙标本的房间,如今是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图书室。牌子换了,文脉延续,新的主人,是浙江大历史的书写者。

点击看独家探班视频——

这几年,大家应该在我们的考古报道里经常见到这个超豪华图书馆。

不算阅览室,书库面积有多平方米。除了借书看书,复印资料,考古人会在这里不定期举办考古业务沙龙,碰碰头脑,喝喝教工路71号的咖啡。

考古所的图书馆,有什么不同?

1.

30排书架,大书库真正用来放藏书的架子在个左右。双面书架个,单面个。站在二楼回廊上看,每排书架的头顶都贴着大大的白色编号,但再一看,不是贴的,居然是用小小的白色砾石拼出的“1、2、3……”

这是陈列陈列的。

此句有点拗口。省所图书馆的管理老师,就叫陈列。这是他一颗一颗人肉摆齐的。

“还好我有点美术功底。要架子爬上去摆,这个确实挺麻烦的,没有模板,纯靠手工摆,不过我原来出过黑板报。”他笑,“当初在设计时,包括围廊,整个格局,在我脑子里都有预案,要画初稿。小石头摆在上面,俯视角度,一看就知道架位了。如果没有这么明显的标记,直接跑到下面去,人就捂进书架了。除非你记性好,不然直接走进来找书,会像没头苍蝇一样,找不到位置。”

《人物》杂志写过一个稿子,标题叫《一家考古书店在冬天活了下来》。那年,因为一篇报道,北京一家很小众的考古书店火了,80后店长在采访中说了一段话:

大部分时间我们面对的是专业的读者。有个浙江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老师经常和我说书目要怎么整理,他们采购书,我们出具的书店简介他都帮我把关,一点一点指导我把哪些优点列出来。

这位贴心的老师,就是陈列。年来考古所,学的是图书情报专业。后来,发现了良渚水利系统的王宁远,也在图书馆工作过。

二楼进门处的台阶坡度、高度,走进来有错落感又不会人直接冲下去有危险,陈列画了三稿。“最好的坡度是30度,我都算过,只有这样,这个楼梯走起来才是最舒服的。台阶的踏面高度不超过15公分。走路不会太累,还有安全问题,这是天天要走的。”

2.

考古所的图书馆——这个定语很重要。

年考古所成立,当时还没有研究两个字,而是浙江省文物考古所。直到年,才加上“研究”两个字。看到几本书盖的章没有“研究”两个字,这就是历史见证了。

王明达讲过,考古所成立之初,四个字:一无所有。没有房子,没有办公的地方,搬了三次家,但是,我们有人。

其实还可以补一句,没有书。

但是建所之时,图书馆就有了,那时叫图书资料室,现在老书上盖的章,还是图书资料室的章。

可是一本书都没有,“全都是从年建所开始,一点点积累起来的。”

说话的人,叫张苹。

年,杭大文博专业成立,毛昭晰亲自去招生,第一届21个学生是他一手选的,张苹就是其中之一,年毕业到所里工作,来到了图书资料室,负责人叫王涟漪。

王阿姨如今已90岁,依然很美。年,蒋卫东进考古所时,王阿姨还在负责资料室,他用了一个词:风华绝代。

建所时的图书资料室,只有她一个人,一本书都没有。

图书馆的家底,是第二任省考古所所长王士伦打下了。他很重视买书,考古所的经费很少,很多大部头的书,都是那个阶段买的。还有线装书,图书馆目前所有的线装书,都是在王士伦手上买的。《文物》《考古》《考古学报》几大杂志要买齐,也是他主张的。

书库里有一个小房间,主要放的就是线装书,0多册,“其实现在看起来不算珍贵,很多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善本。但是,考古所建所时,一本书都没有,能在那时候买这么多,已经是竭尽全力了。”陈列说。

书上的这些标签,是用老底子的蘸钢写的,墨水不是灌进去,蘸蘸写,跟那时医生写处方一样。

年左右,图书资料室改成了图书资料信息中心,档案室也在其中。年开始,大家经常在一起聊如何打造自己的新家。

回廊的栏杆,是木头的还是铸铁,用什么颜色,一一讨论。色彩是张苹定的,奶茶色,温暖,但仔细看,又有暗纹。二楼看书的真皮沙发,陈列去沙发厂挑的。“我们整个部门出动,去宁波一家专门做图书设备的工厂定制书柜、标本柜。”

图书馆的绿植不多,刚刚的点缀。数量也经过了考虑。本来柜子上面一排都放满了绿萝,陈列后来全撤了,“我感觉这里像个植物园,不像书库了。”

3.

除了刚买的新书还没有上架,所藏书刊5万册,线装书0多册。“相当于其他图书馆近10万册的藏书量。因为这里90%都是单本,复本率10%左右。”

所长方向明说,去年还买了一批外文书,“之前,衡量省级考古所的标准就是图书资料室的藏书和文物修复水平,现在要争创一流考古机构,图书至少要10万册,我们还要努力。”

围廊上的一圈书,不外借,只能坐在图书馆里看。因为珍贵。

眼前满满几个书架,摆放的是一套读书人心目中的的神书——“丛书集成”,一共1册。“我印象中,从王士伦所长手里就开始买,后来陆陆续续在出,我们也陆陆续续在买。”能够收集这么全,在国内同行中少有。

这套书的编目,陈列花了半年时间,全部手工输入,相当于把0册书的目录手工输入了一遍,作者也要一一对应。有一些还专门包了书皮,“翻得多,很容易坏。”

“我的工作比较杂,规律性和工作流程都在我的脑子里。考古所的藏书里最能体现价值的就是考古报告、图录。书只要有人用到,哪怕一回,它的价值就能体现出来。图书馆应该成为考古所的一个窗口。”

如果要说馆藏特色,或者说最珍贵的,除了这套《丛书集成》,就是新中国成立后的考古发掘报告、浙江区域类的方志、文物考古类的期刊杂志,在这里几乎是全的。

不过请注意,省考古所的图书馆只对业内同行开放交流,不对公众开放,我们只能流流口水。

看到一本包了书皮的《殷墟妇好墓考古报告》,封底上插着借书证,全部写满,第一个借书的人,叫刘斌。年12月23日借。那年,良渚反山大墓刚刚发现。方向明借的次数最多,借了5次(八卦插播:方向明所长家里藏书一万多册)。

这几年,陈列还为同事做了个借书小程序。5万册书都已上架,线装书还没有录入。请注意,这个查询小程序也不对外开放借阅。

“以前同事们只能来馆里问:这个书有没有,必须在办公室的电脑里查。现在他们出差,在工地上,手机可以直接搜索、收藏,放入‘我的书架’,这里所有数目的提供,对个人来说,就是个人书架,个人图书馆,可以做自己的专题目录。”

“不值得深入谈小程序的问题,最关键的基础工作,是数据库。以后,考古所的数据库是着重要投入的工作,其实我们已经做了30多年。数据库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从这批卡片开始的,从分类编目开始的。”

陈列说的卡片,在中药柜里。

这两只“中药柜”已经成为文物,放在图书馆的楼梯下。建所初期,考古所还在环城西路,所有的目录都是这样做卡片的。张苹说,这是环城西路唯一留下的两只柜子,80个盒子,有两万多张卡片。后来上了电脑后,就不再做卡片了,如今,已经成为历史记忆,更是遗产和风景。

“所有数据库的建立,都需要慢慢来,基础工作做得越细,才会越有价值。”他说,考古所的图书资料工作,不仅仅是收藏,必须要利用。他目前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做浙江省文物考古文献专题目录。“以前王涟漪老师做过,纯手工做。但资料源有局限性,从93年之后就没做过,现在我们这一代人还可以继续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7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