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下
最美的时光是阅读
你怎样对待阅读
阅读就怎样对待你
4月23日是一年一度的
世界读书日
小师又来给大家送福利了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决议,宣布每年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国都以不同的方式隆重庆祝这个具有深刻文化意义的节日。这的确是一个神奇的日子,这一天是西班牙文豪塞万提斯的忌日,也是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的生日和忌日。
“世界读书日”的主旨宣言是:“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重温“世界读书日”的主旨宣言,在今天具有现实意义。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知乎上有一个类似的热门提问:“我读了很多的书,但后来大部分都忘记了,那读书的意义是什么?”
王安忆老师在《小说六讲》中给出了她的回答:
——所有这些(阅读),不论错的和对的,(都)具有一种自行调节的功能,纳入你经验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建立起明辨是非的可能性。
——你和某一本书——不知是哪一本,会有一个秘密通道,就是这个秘密通道,令你在书中遇到知己,能和这本书邂逅,就是幸运。
——有时候,一本书,在你不同的阶段给予不同的营养,成为人生经验之一种。
阅读,是为了触摸世界、安顿人生,是为了听见历史回声、滋养浩然正气,也是为了中华崛起、民族复兴。
阅读,可能是一种寻求真理、增进德行、提升教养的通道,也可能是一种娱乐和消遣的平庸活动,或者是一种用以谋生的工具性技能,也可能是一种建设性的力量。
你怎样对待阅读,阅读就怎样对待你。
春暖花开日,正是读书时
今天,“河南教师”、河南教师读书会
携手源创图书
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一份礼物
赠送以下5类专业书籍
共计50本
快看看有没有你喜欢的!
参与规则在文末哦!
一、教师成长《致青年教师》
吴非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著名特级教师吴非力作。在书中,吴非与青年教师促膝谈心:教师如何对待学生、如何提高专业修养,教师心中要有阳光,要让学生喜欢我们的课……吴非就像是一个即将交班的老师傅,手把手地在教徒弟,领着他们去思考和解决一个一个问题。他推心置腹,现身说法,告诉他们自己是怎么做的,哪些地方自己还做得不够,哪些问题还在深入思考……
今天应该如何做教师,吴非以自己30年的经历作了回答。因为真实、坦诚,本书格外打动人。
《幽默感:成为学生更喜欢的老师》
陈锡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幽默是一种智慧。幽默的老师,每个学生都喜欢。作者潜心研究教育中的幽默艺术,并在班级管理、课堂教学、表扬学生、批评学生、化解尴尬等方面巧妙地运用幽默艺术,激活了课堂,和谐了师生关系,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作者不仅生动地还原了运用幽默艺术的场景,还总结了幽默背后的思维方式,提炼出夸张、拟人、谐音、自嘲等20多个幽默工具。熟悉的、可迁移的教育场景,巧妙的、易操作的幽默工具,具有较大的借鉴价值。读者运用幽默工具之后,必将轻轻松松地提升个人魅力,成为学生更喜欢的老师。
《看不见的力量:
有关成功、学习和创造力的真相》
江学勤著
赵小莉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从卡罗尔?德韦克的成长型思维,到安德斯?埃里克森的刻意练习;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从美国精英制的崛起,到未来新学校的设计……该书结合心理学、脑科学、教育学等领域的领先研究成果,深入探讨诸多有关成功、学习和创造力的话题,带领我们体验一次思想的碰撞之旅。
该书在追溯美国精英制的发展、比较贫富家庭养育方式的不同、剖析大脑神经可塑性等的过程中,揭示了怎样的教育才能激发孩子的创造力,从而让每个人都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教育,可以这么生动有趣》
郑英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教师的工作细碎、重复、庸常,很容易让人产生职业倦怠感。假如我们往这些细碎、重复、庸常里添加一点儿别样的东西,为每个日子下个“自定义”,这一天就有了一个引人入胜的角度和侧面,教育生活就会变得生动有趣。
郑英老师在书中为我们描绘了她令人向往的教育生活。她始终怀着诗心和匠心在行走,努力去寻找教育的趣味,其间与各不相同的孩子相遇,彼此碰撞出很多乐趣与神奇。
无论你是初登教坛的新教师,还是已经耕耘数载的老教师,相信该书都能给你带来一点儿力量,一点儿启迪,或是指出一个方向。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2:
终身学习,终身成长》
常生龙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踏上了阅读之路,就意味着你选择了一种终身成长的生活方式。每一位教师都要练就十八般武艺,阅读会让你的修行不断提速。这是一幅帮你突破思维边界、获得内在提升的阅读路线图。作者从近本图书中,精选50本有影响力的好书,帮你了解自己,认识未来,开启你的悦读之旅,进而成为独立思考、不断精进的终身学习者。
《边教书,边成长》
陈文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为成长型教师修炼指南,本书为教师提供了夯实基础、深耕课程、捧读经典、坚守本真、追寻本质等五大切实可行的成长路径。这些路径立足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实际,既不高不可攀,也不裹足不前。
书中实用的成长策略表明,教师只要重视自己的经验,不断反思,就能实现持续成长,成功应对各种挑战。同时提醒教师:新的教育挑战要求我们不仅要做持续的实践者,还要做终身学习者,更应该成为思考者。
《读书成就名师》(修订版)
张贵勇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从普通教师到名师,看似很远,其实很近,重在借助阅读开疆拓土。史建筑、程红兵、于永正、吴正宪、李怀源、华应龙、王雪娟、夏昆、窦桂梅、王崧舟、闫学、钟志农、周益民、冷玉斌、吴非,15位名师的阅读故事,你总能从中有所收获。
《教书·读书》
冷玉斌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教师的专业成长,归根到底决定于两件事。一是实践与反思,即“教书”,二是学习与汲取,即“读书”。着眼于此,本书精选冷玉斌老师教书与读书之文近30篇,有教育随笔、教学反思、教材解读、读书札记、童书评论等,案例丰富,内容多样;既有专注学科的思虑,也有面向教育的言说,更有落脚人生的省察,视角独特,思考独到。
作者记教书事,述读书味,冷眼热心,笔端常带温情与善意。冷老师“教”“读”相长,极具借鉴价值。
《童书里的教育学》
徐莉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孩子与家人、老师、同学发生冲突,怎么办?孩子什么都不愿意跟家长或老师讲,甚至出现撒谎、作弊的情况,怎么办?孩子脾气暴躁,经常大哭大闹,怎么办……
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大人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身陷教育困境,大人该怎么办?湖北首批“荆楚教育名家”“楚天卓越教师”徐莉老师从童书中寻找答案,用经典童书中的一个个故事启迪我们,可以运用故事的力量,而不是说教的力量,来智慧应对孩子带给我们的挑战。
《我就想静静地教书》
顾文艳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静静地教书,快乐地绽放。江苏省特级教师顾文艳沉醉于儿童的世界,把自己教成了儿童。她用儿童的眼光观察教育,发现教育之趣,享受教育静美。
在语文园地里,她带领学生读儿童诗、写儿童诗,用儿童诗点亮课堂,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在日常教育中,她做学生的心灵捕手,为学生的纯真欢笑,为学生的忧伤哭泣,她用点滴行动教会学生做柔软有担当的人。
本书精选作者自然生动的儿童诗课堂教学笔记,灵动活泼的日常教学片段,以及课余读书、写作等生活记录,是她漫步教育百花园的心灵独白,也是她和学生的思想对白。
二、课堂教学《余映潮给语文教师的80条建议》
余映潮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语文统编教材怎么用?教学设计怎样创新?阅读教学、写作教学怎样操作才有实效?……这些问题困扰着很多语文教师。
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结合自己40多年的教育经验,沉淀8年的思考和实践,高屋建瓴地剖析这些问题。他分别从把握治学方法、提升专业能力、细化教材研读、苦练教学本领、创新阅读教学、体味好课设计、用好统编教材、探索作文教学8个方面系统而全面地给出了提升语文教师综合素养的80条建议,助力语文教师业务素养和专业能力的全面提升。
《王崧舟观课十讲》
王崧舟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名师是如何确定教学内容的?为什么要这样确定教学内容?背后的学理依据、认知逻辑究竟是什么?名师怎样选择教学形式,怎样确定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又是如何实施、如是生成的?
语文教学名家王崧舟,手把手带你观赏当代小学语文教育界知名的十位名师的课例,带你洞悉语文教学之道。
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
王栋生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常有老师问,写作教学要注意些什么?怎样才能让学生热爱写作?学生为什么无事可写?针对中小学写作教学中的一些常见问题,本书从教学实践、教学理论层面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本书是王栋生老师数十年作文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文笔遒劲、思想深刻,有助于读者识别作文教学的误区、改进写作教学的方法、体悟写作的本质及意义。
三、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课
钟志农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如何设计心理辅导课?怎样操作心理辅导课?从哪里找心理辅导课素材?有没有优秀的心理辅导课范例?
心理健康教育特级教师钟志农从概念、理念到设计、操作等细节,诠释心理辅导课的关键要素,融合团体辅导前沿理论与课堂实践经验,介绍心理辅导课的基本流程、方法与资源,为读者提供全面而专业的指导。
四、班主任工作《创意班主任:
30招让班级管理妙趣横生》
吴小霞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开学季怎么平稳度过?中途接班怎么办?班级文化怎么建设?学生习惯怎么培养?班级活动怎样才能有实效?家校合作怎么开展?……面对班级管理中常规的新问题,作者不用说教,不用惩戒,而是用新意迭出的活动巧妙地化解。这些活动创意十足,趣味性强,让人耳目一新,且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更好的班主任"丛书
赵福江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
本书汇聚全国头部班主任集体智慧,能高效解决班主任工作各种问题,是“更好的班主任”丛书,可以助您成为更好的班主任。
五、校长/管理者《学校安全管理:
律师的建议清单》
雷思明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安全是办学的底线。如何有效管理学校安全风险,防患于未然?如何让繁杂琐碎的学校安全工作变得系统、有条理?
本书聚焦于人、物、活动等方面的管理,从时间、空间、活动、事故灾难四个维度切入,全方位总结学校安全风险点,科学规划、设计安全防范路线,搭建安全防范网络,为学校全面提供安全问题解决方案。对事前安全防范、事中应急处置、事后纠纷处理,本书均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剖析,并给出了40个切实可行的建议清单。
《学校制度改进》
李希贵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本书是李希贵校长继《学校如何运转》之后的又一管理学力作。本书聚焦学校制度,是作者30余年管理实践智慧“集成”之作,也是作者在管理学深入探索的又一里程碑式成果。
作者从制度经济学的原理出发,结合各地学校制度设计与运行的实践,具体分析了越位、错位、缺位、不完整、不平衡的制度对组织的伤害,系统地阐述了学校制度建设的基本问题,以及学校制度改进的策略和方法论。
《如何领导一所学校》
汪正贵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半个世纪以来,管理学理论发展迅速,但学校管理学似乎仍然停留在几十年前的水平。校长如何实现价值引领?激励教师的切入口在哪里?如何应对学校变革的压力……学校管理者迫切需要解决这些问题。
该书超越了学校管理的常规研究范式,尝试从领导力的视角研究学校管理。作者从中小学管理实践出发,以问题的形式,围绕大量学校管理案例和实践做法,在理论的关照下,进行深度探讨。作者不仅从全方位领导力的角度讨论如何领导上级、横向领导、领导下级等问题,还讨论了学校管理者的自我领导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