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壮壮妈,主要负责投资书籍的分享。
今天带来的是《聪明的投资者》。
作者:格雷厄姆
巴菲特一直认为它是有史以来投资论著中最杰出的书。
读这本书,有些辛苦,因为里面的知识点太密,同样的,这本书一次分享完,只能是囫囵吞枣,道不完书里的精髓,依旧分几次分享。
作为价值投资的鼻祖,格雷厄姆的这本《聪明的投资者》是所有价值投资人必读书目,而且不能只读一遍,需要多遍读,理解思想精髓。
上次分享的经典书籍《炒股的智慧》,讲的是趋势分析,对价值投资涉猎很少,想做趋势的人可以好好研究其中的内容,在讲趋势分析的时候,作者描述了内心的成长以及常见的错误,字里行间能够感受到一位老的炒股人的小心翼翼以及不断的修炼内力研究趋势的不易,由于是华人写作,没有文化差异,整本书的文笔是生动的,读起来没有那么的枯燥。
但是今天分享的书籍,涉及到的例子都是美国股市的,和我国股市的规则有些差异,书的部分内容需要转换思维,整本书比较枯燥,里面有很多专有名词,比如ROE、PE、PB等等,这些名词贯穿了整个投资体系的建立过程,没有一点点基础,读起来有些困难,刚入门的小伙伴读这本书有可能会被劝退。但是这本书证券投资实务领域的世界级和世纪级的经典著作,被称为“股票投资圣经”,所以还是要有耐心的仔细读下去。
读这本书整体的感受是严谨,文笔中处处都透漏出对“安全”的追求。用巴菲特的话总结就是:投资的第一准则,永远别亏钱,第二条,永远牢记第一条。在本金安全的前提下追求投资收益,适合普通大众的投资心态,但是我们内心想要寻求高收益的想法让我们对高风险高收益跃跃欲试,在这里提醒一句,非专业投资者,小仓位博取高风险高收益,大仓位还是要留在安全的地方,保证整体资金的安全性。
1.格雷厄姆
作为价值投资理论的开山鼻祖,格雷厄姆对于价值投资的理解以及投资安全性的分析策略,影响了整整三代华尔街基金经理人。在华尔街所有标榜价值投资法的经理人,都称自己是格雷厄姆的信徒。因此,格雷厄姆享有“华尔街教父”的美誉。
在当年的证券市场交易中,大家的行为被迷信、臆测和神秘的巫术所左右,没有科学之言,格雷厄姆和戴维·多德合作写的的《证券分析》,为大家指明了一条道路,把投资转变成为一种现代职业。
格雷厄姆的早期收益记录如今已经散失,但从年起直至年退休,他的格雷厄姆-纽曼公司的年收益率不低于14.7%,高于同期股票市场12.2%的整体收益率——这一成绩可以跻身于华尔街有史以来最佳的长期收益率之列。
而《聪明的投资者》,则是有史以来第一本面向个人投资者并为其提供投资成功所需的情绪框架和分析工具的专业图书。
格雷厄姆深刻的见解来之不易:它来自于他本人投资失败的惨痛经历,以及对市场心理学数十年历史的孜孜研究。
凭借非凡的智慧,敏锐的判断力,再加上丰富的经验,格雷厄姆建立了一套自己的核心原则:
股票并非仅仅是一个交易代码或电子信号,而是表明拥有一个实实在在的企业的所有权;企业的内在价值并不依赖于其股票价格。市场就像一只钟摆,永远在短命的乐观(它使得股票过于昂贵)和不合理的悲观(它使得股票过于廉价)之间摆动。聪明的投资者则是现实主义者,他们向乐观主义者卖出股票,并从悲观主义者手中买进股票。任何牛市最终都将遭遇惨败。每一笔投资的未来价值是其现在价格的函数。你付出的价格越高,你的回报就越少。无论如何谨慎,每个投资者都免不了会犯错误。只有坚持格雷厄姆的所谓“安全性”原则——无论一笔投资看起来多么令人神往,永远都不要支付过高的价格——你才能使犯错误的几率最小化。投资成功的秘诀在于你的内心。如果你在思考问题时持批判态度,不相信华尔街的所谓“事实”,并且以持久的信心进行投资,你就会获得稳定的收益,即便是在熊市亦如此。通过培养自己的约束力和勇气,你就不会让他人的情绪波动来左右你的投资目标。说到底,你的投资方式远不如你的行为方式重要。
在年,巴菲特第一次读了这本书,受益匪浅。因此,想要进入格雷厄姆的公司工作,但是格雷厄姆没有同意。当他在父亲开的证券经纪公司工作时,坚持经常写信给格雷厄姆,汇报自己的投资见解。过了三年,格雷厄姆终于同意,于是巴菲特来到纽约,进入格雷厄姆的投资公司工作,看老师做投资,跟着老师做投资,两年时间就把个人资产从美元增长到美元。
巴菲特曾经说过:在我的血管里,百分之八十流淌的是格雷厄姆的血液。
在巴菲特给老师的书写序时,说道,格雷厄姆是为后人栽树的人,他提出的投资原则一直是稳妥的,经历了40多年时间的检验,他稳妥的建议给他的追随者们带来了可靠的回报,甚至使那些天资赶不上聪慧的从业者的人,也获得了可靠的回报。
格雷厄姆在80岁之际,说希望每天都做一些“傻事、有创造性的事和慷慨的事”,在书的最开始,王中华教授联系书的内容,对“傻事、创造性的事、慷慨的事”做了详尽的解读。
.做些傻事
做些傻事——防御型做分散投资,定期定额投资指数基金。
大多数业余投资者,更适合做防御型投资者。
防御型(或者说消极型)投资者的第一大目标是避免重大错误和重大亏损,最主要的精力当然都放在防守上;第二个目标是轻松自由,不需要经常分析决策,省心省力,省时省事。
所以,巴菲特说:
最好的投资股票方法是购买管理费很低的指数基金。通过投资指数基金,在扣除管理费和其他费用之后,所获得的净收益率肯定能够超过绝大多数投资专家。
透过定期投资指数基金,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投资人通常都能打败大部分专业经理人,很奇怪的是,当傻钱了解到自己的极限之后,它就不再傻了。
对于用闲钱来投资的普通大众,选择定投指数基金是最简单的方法了。
投资中有两类风险,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而定投指数能够平滑这两类风险,整体降低投资的波动。
关于指数基金投资,土豆妈曾写过《懒人躺赚大法,没有之一》,介绍了指数基金投资怎么买,如何买以及怎么卖,通俗易懂,没读过的朋友可以读读。
与指数基金相对应的是主动型基金,主动型基金没有作业可以抄,做的好不好,要看基金经理和背后的投研团队,阶段性的收益要看整体的市场风格适合不适合当前的环境。
但是大部分基民都是根据历史来估算未来收益,哪块热门往哪凑。
过往某些主动型基金表现特别优秀,大家对他们的期待比较高,情绪因素会更高,比如之前明星基金经理张坤的粉丝组成了饭圈文化,称医药基金经理葛兰为女神“兰兰”等,这种情绪类的投资在之后也是踩踏的对象。知乎上就专门开了一个贴,说爱豆“坤哥”变成“坤狗”,医疗版块熊市的时候女神“兰兰”变成了“葛大妈”。
投资主动型基金需要信仰,信任基金经理。
但是散户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