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正式休舱
12月12日,南方+记者获悉,医院已送走最后的患者,结束在本轮疫情防控中的使命,正式休舱。
医院外,医院、医院也于11日正式休舱,累计出舱人;医院、医院等目前仍在正常收治中。南方+记者获悉,广州医院黄埔院区、广州医院整体医院等将转为新医院。
医护人员送走最后一批患者。徐昊摄
医院。徐昊摄
精细化管理打造出一个个“暖舱”
医院医疗队。徐昊摄
医院
“今天可以回家了!”最后一批患者登上大巴有序离开。医院灯光熄灭,广州琶洲保利方舱一号馆于12月12日正式休舱。
从11月16日成建制接管琶洲保利方舱一号馆至今,医院医院共收治患者名。他们均已符合出院标准,目前已全部顺利出舱。
11月16日,医院先后派出五批次共人(包括医生、护士和保安、保洁、财务等后勤保障人员)的医疗队成建制接管广州琶洲保利方舱一号馆,队员来自呼吸、危重症医学、儿科、中医、康复、心理等多个科室,形成了一支专业结构合理、临床技术与管理经验过硬的多学科医疗救治团队,其中,中级以上职称人,大部分队员曾支援湖北、香港、海南等地抗疫以及本土新冠肺炎疫情救治及大规模核酸检测,有着丰富抗疫实战经验。
自启用以来,医院规范流程,根据场地实际情况,科学配备院感督导员、创新设置志愿服务网格小组长等,在做好舱内医疗照护工作的同时,组织开展“暖舱”行动,用人文关怀缓解焦虑恐慌。
广州中医院医疗队。医院供图
广州中医院
“自11月14日,广州中医院医院C14舱以来,累计收治新冠感染患者超过例,截至12月12日已全部康复出院。其中,接受中医药治疗的患者超过96%,总体效果显著,没有出现转重症的患者。”广州中医院副院长、医院领队关彤介绍道。
广州中医院医院共开放床位张,进驻的医护团队涵盖内、外、妇、儿、重症等专科,实行中药辨证施治为主导,中医特色技术治疗并举的治疗策略,尤其做好儿童、老人、孕妇、有基础性疾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的治疗观察。
医院医院。徐昊摄
医院
12月12日,医院医院正式关舱。据悉,截至12月12日,该院共启用总床位张,疫情累计收治人,累计转诊96人。
广州医院医疗队。徐昊摄
广州医院
12月12日,广州医院接管的医院A1舱正式关舱。
作为第一批进驻医院的医疗机构之一,广医三院自11月4日成建制接管琶洲A1医院,累计派出名医疗队员进驻方舱,开放床位张,截至12月12日,累计收治新冠感染者人,除转运或转舱患者外,治愈出院新冠感染者人。
广州医院医疗队。医院供图
广东医院
12月12日上午12时,随着最后一批名患者出院,由广东医院接管的琶洲D17方舱正式关舱。
广东医院一共派出了名方舱团队成员,开放床位张,累计收治人。在医院,广东医院成立了临时党支部,组成一支协调有序、高效运转的抗疫先锋队。医疗队组建集医疗与护理、中医、康复等于一体的队伍,奋斗了32个日夜,通过中西医结合、身心同治相融合的精细化模式,为患者提供医疗、护理、人文、心理全方位的服务。
广东医院医疗团队还充分发挥中医的智慧,积极开展针灸、穴位按摩等中医适宜技术。同时,医院还配备了中医医师在方舱内开展中医查房,征集了部分患者的症状、舌象和咳嗽音频,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医理论和新冠病毒感染的疾病规律,制定了止咳利咽方和宣肺退热方,加速患者康复进程。
以特色做法缓解患者心理压力
中医院医疗队有序引导患者离开。医院供图
中医院
12日,拥有个床位、派驻医疗队规模最大之一的广州琶洲保利世贸中心二号馆方舱(即逸仙医院)宣布闭舱。据悉,从11月15日驻守至今,逸仙医院共累计出院近名患者。
逸仙医院名医护人员整理出“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