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洁专业化与数字化助力学术出版跨越式发展

陈洁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出版社常务副总编辑、副总经理,浙江大学数字出版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社长总编辑谈学术出版#数字技术对出版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学术出版领域则催生了多种产业新业态。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赋能,助推学术出版数字化,尤其是在科研生产数字化、运营协同数字化、内容把关数字化、成果传播数字化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学术活动中的红利也将得到释放,并改变诸多互联网业态。因此,学术出版数字化越来越成为一种学术出版生态中不可逆转的趋势。

  在数字化助力学术出版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是学术出版的传播地域限制被不断打破,学术界交流日益频繁,学术出版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并以此提升中国学术出版的海外传播力、扩大国际话语权。如果说数字化是趋势过程,那么专业化则是学术出版的内涵和立足点。

  专业化体现在学术出版的规范标准体系、学术出版物的质量水平和数字学术出版的内核前沿,同样体现在专业作者、专业编辑等专业人才领域。学术出版要促进“三大体系”建设,则需要在专业化上发力。浙江大学出版社正是秉承坚持做专业化出版的理念,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出版社建设发展战略,依托高校学术平台,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学术出版与学科建设协同水平,凝练特色学术出版。

  首先,学术出版须构建一套对接国际化的中国本土学术规范体系,进一步完善更专业更规范的学术出版标准,提高学术出版的海外传播力。也正是在建立的共同规范标准之上,浙江大学出版社和剑桥大学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Elsevier、Springer、Nature等世界一流出版机构均有深度合作,范围涵盖图书、期刊等各方面。

  其次,数字化同样需要专业化,可在学术出版数字化过程中加强学术社群网络平台建设,从平台驱动向用户驱动转型。在学术出版传播越发圈层化的时代,学术社交网络能融合学术服务和学术交流,贯穿学术出版内容生产、成果把关、出版物传播评价等全过程。学术出版同样需要注重用户驱动,注重议题设置,使学术社交网络真正发挥其面向学者群体的新媒介作用,形成专业化话语平台。人文社科等学术出版部门正在尝试学术社群的建设,期刊部门同样加快数字建设,学习借鉴国际国内的数字化经验,打造融合采编、发布、推广、营运等流程的综合数字服务平台。

  最后,注重培养专业化编辑。力求每个学科能有专家型编辑,做到与作者对话。学术出版要促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之“三大体系”建设,归根到底还是要聚焦到人身上,只有培养和吸引学术出版的专业人才队伍,使其用学术研究的眼光服务于学术出版,方能做好优质学术出版物的把关人。力求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通过引进和培养,建设一支具有高水平国际视野的专业编辑队伍。

  在专业化与数字化助力之下,大学出版社可着力在重大项目、重点产品线和学科品牌等领域突破,真正实现学术出版跨越式发展。

  第一,围绕重大项目的承担和实施,进一步提高服务国家战略、承担社会文化责任的能力。积极弘扬主旋律,精心组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重点主题的学术选题,策划“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下的国际传播研究”系列丛书;服务国家重点布局领域的出版工作,推进宣传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推出“迈向共同富裕”等项目;挖掘国内外文化交流各领域出版资源,布局系列反映传统文化特色的图书,出版“良渚文化玉器全集”,讲好“中国故事”,向全球传播、展示立体全面的中国。力争在承担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国家科技出版基金项目、“走出去”重点项目等方面继续位于全国前列。积极履行文化使命与责任,助力文化影响力的提升;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打造融合出版平台;在国际化方面获得进一步发展。

  第二,加大力度强化学术培育和建设,构建重点产品、重点产品线、重点板块,形成清晰、完整的学术产品线和产品群。推动品牌运营,整合创建学术品牌,学习国际出版集团的成功经验,探索可持续发展品牌运营体系。“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作为浙江大学出版社重要品牌,已成为国际同行公认的、迄今为止质量最高的中国绘画汇编出版物之一。在人文出版领域,我社秉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的理念,将形成以大型资料数据库为基础、以大型工具书为特色、以代表性学术成果为标志的产品集群,在传统文化学术出版领域形成浙大特色。顺应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新要求、新趋势,把握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提升服务学术能力,锻铸“启真馆”学术文化出版品牌。策划出版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为特色的“智库”类图书,出版由经济向社会、由一般层面到经济转型与社会发展的更深层面进行深入挖掘的学术图书。

  第三,进一步提高服务学术研究的能力,以提升出版社品牌作为服务高校的重点,充分发挥出版社的阵地和窗口作用,力争成为一流高校重要学术成果的出版服务平台,并推动学校的优秀成果向国内外进行辐射。全面对接顶尖相关学科和研究机构,紧密跟踪最新进展情况,高质量地为学科做好出版服务,同时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展。立足强势学科,紧密跟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战略方向等项目重要成果;立足地质古生物学、重症医学等图书方向,加强顶层设计,互动优势学科,推进创办有国际影响潜力的学术新刊,整合提升已有的各类学科现刊,建设规模化、集约化的精品学术期刊群。

  在以上重大项目、重点产品线和学科品牌等领域的布局中,作为学术出版生力军的大学社始终不忘数字化的趋势和专业化的内涵,进一步整合资源、发挥优势、深耕细作,主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用数字化和专业化助力学术出版跨越式发展,出版精品内容传播文明,提升中国出版影响力。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陈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1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