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学医的同学会有这样的体验,自从学医之后,那些平时不太联系的亲戚,都会主动向你咨询医学的相关问题,或是求你帮忙。
医学生们面对亲戚朋友的求助,也是力不从心,亲戚朋友们对医学专业的误解太深了,一位自己开始学医了,就什么都了解,甚至可能给人看病,实际上并非如此。
学医后亲戚眼中的你VS现实中的你,差距很明显,医学生直呼太难了
在亲戚的眼中,学医的你简直是全科全能,没有什么医学问题可以难住你的,而现实中的医学生则和大家的期许有着明显的差距。
医学生的内心:我还只是个学生,还不能给人看病,医院也不是我家开的,我说的真的不算,我也不是万能的。
面对亲戚朋友的种种询问,医学生直呼太难了,没想到大家对于医学专业有这么深的误解。经历过的医学生应该深有体会,然而医学生的难不止体现在和亲戚朋友的沟通上,遇到考试周才是真的难。
被考试周支配的医学生有多难?
每当临近考试周,医学生们便集体进入了复习模式,复习生理、病理,专业书籍一本接着一本,想要挑重点进行复习,却被老师回绝:病人难道会按着重点生病吗?
老师的回答,让医学生们哑口无言,而医学专业的学长学姐作为过来人,则表示期末考试和平时没什么明显区别,都不能偷懒,看来学长学姐们都是在一次次考试中,艰难走过来的。
面对那一摞摞厚厚的生理、病理书籍,医学生把这些专业书称之为“蓝色生死恋”,随便一本专业书拿出来,都需要花大量的时间重新复习。
建议各位医学生们,遇到考试周的时候,要合理做好复习规划,不要拖到最后才想着复习,毕竟这么多的内容,都拖到后面才翻阅是难以完成的。
为何医学相关专业的学习难度如此大?
◆学制比普通专业制长
一般来说,医学相关专业的分数较高,学习难度也较大,而且医学本科专业的学制为5年,比普通大学专业的学制要长,学习内容上也更为具体。
如果学生希望在医学之路走得更远,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还需要继续提升学历,考研、考博,还需要3-6年的时间,可能同龄人已经成家立业了,自己才刚毕业不久。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专业知识部分的学习,已经让医学生们倍感压力了,此外实操部分的学习难度也不小,医学生们需要经过不断地尝试、练习,以锻炼自己的实操技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
◆需要练就过硬的心理素质
部分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有一节比较特殊的课程,那就是“解剖课”,也是一本非常考验学生心理素质的课程,尤其是女医学生,需要克服心理上的恐惧,正视专业课的学习。
这也是医学相关专业学习的一大难点,如果医学生无法突破自己心理关,在日后的专业学习上也会受到诸多限制,影响后续的内容学习和理解。
所以学习医学相关专业的难度也更大一些,医学生们虽然会吐槽专业难、学习压力大,但他们并没有放弃专业的学习,而是在学医路上不断摸索前行。
从医学生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医生,任重道远
可能我们对于医生这个职业并不陌生,但却不一定了解医生的成长之路,为了那一身白衣,医学生们付出了太多常人看不到的艰辛、努力。
考试成了家常便饭、书中的内容都是重点、在图书馆一待就是一天,终于熬到毕业,以为自己可以成为一名医生了,实际上还差得很远。
医学生需要经历各种类型的考试,如执业医师资格证考试、主治医师考试、副主任医师考试等等,除了考试之外,还需要继续搞科研、完成论文。
所以在成为一名真正的医生前,医学生们都付出了太多的努力,而且他们通过多年的医学专业学习,除了学习到了理论知识之外,更懂得病人的痛苦,所以他们更敬重生命和死亡。
学医之路,任重道远,希望各位医学生在学成之后,能够将所学得以真正的应用,不忘初心,牢记自己担负的责任和义务,助力医学事业更好的发展。
笔者寄语:医学生除了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还要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与病人沟通、与病人的家人沟通,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纠纷。
既然选择了学医这条路,就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立足于当下。也希望大家能够给医生这份职业,多一份体谅和宽容。
你身边有学医的朋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