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走出去’图书做成学术精品,是增强中国学术国际影响力的根本。主题图书可以做成高质量的学术精品,同时是适合大众阅读的读物。近两年来,我们着力将主题出版、学术精品出版、大众出版与‘走出去’紧密有机结合,坚持‘高端’与‘普及’有机结合,探索出了一条主题化、精品化、大众化、国际化相互联动的出版产品线。”这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赵剑英在年“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工作小组第十四次工作会议上的主旨发言观点,也正是在这次会议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以下称:社科出版社)荣获中宣部授予的“走出去”工作特别贡献奖,成为中国学术“走出去”当之无愧的主力军,这也成为社科出版社自年开启“走出去”历程以来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年5月7日,“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工作小组第十四次工作会议上,社科出版社荣获特别贡献奖。
如今,在中央有关部门和中国社科院党组的领导和支持下,社科出版社的“走出去”探索已十年之久,一路勇毅前行,成果颇丰,先后与20多个国家的40多个出版机构签订合作出版协议项,获得出版翻译资助共项,已合作出版外文图书种。“走出去”合作图书包括英文、阿文、德文、西文、葡文、韩文、日文、俄文、泰文和土耳其语等26个文种。已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理解中国”“中国制度”“简明中国”“当代中国学术思想史”“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专题文集”6大系列14个语种的出版矩阵,在海外产生了很大反响。“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专题文集”作为第一批输出成果,被收入英国泰勒·弗朗西斯出版集团“中国视角”系列(ChinaPerspectivesSeries),客观、全面地反映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逻辑,展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全景,在全球多个国家产生了深远学术影响。社科出版社连续九年进入“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出版社百强”前三甲。近十年入选全球30家以上图书馆收藏中文图书品种统计数据显示,社科出版社以种入藏图书位于第一。年,《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研究报告(年版)》显示,社科出版社海外入藏图书品种净增种,再次荣登全国出版社首位。年,共有16个项目成功入选“经典中国”“丝路书香”项目,并策划、承接了“理解中国道路”丛书、“海外学人看中国新时代”丛书等重点项目,这些成果的外译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当代中国,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
自年以来的十年,恰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生重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时期,也是我国文化体制改革从发轫到深化的关键时期,社科出版社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代脉搏,成为这个时期我国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发展成效的一个缩影。
讲好“中国故事”,分享“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年4月,社科出版社社长赵剑英带着转企改制的压力和如何办好出版社的问题来到了伦敦国际书展。书展上,他发现中国虽然是主宾国,但介绍当代中国的图书很少——数量不多、质量不高的外宣图书,与中国的大国地位极不相称。如何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道”总结出来,用外国读者听得懂、喜欢听的语言,行之有效地讲好中国故事,讲述中国经验,让世界民众认识到,西方现代化模式并非人类历史进化的终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人类思想的宝贵财富,成为萦绕在赵剑英社长心头的一个问题。走出场馆,要推出一套“理解中国”的“idea”已闪现在他的脑海中。
年4月16日,在第41届伦敦国际书展上,社长兼总编辑赵剑英与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左三)、时任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左二)、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右二)、时任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培林(右一)合影。
基于这样一种政治担当和学术担当,回到国内,社长赵剑英旋即决定成立国际合作与出版部,他亲自策划,部署工作,开拓业务,社科出版社“走出去”工作自此拉开帷幕。
国际合作与出版部的第一次亮相是在年8月的北京图书博览会。期间,社科出版社举办图书版权推介与国际合作招待酒会,邀请近40余家海外出版机构参加。随后的国际合作工作如火如荼,先后与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泰勒-弗朗西斯出版集团等知名学术出版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年8月30日,社长兼总编辑赵剑英在“中国的历史属于世界:社科出版社图书版权推介与国际合作招待酒会”上致辞。
优秀的合作平台需要高质量的学术产品。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后,赵剑英社长就组织召开选题论证会,邀请相关学者,着手启动“理解中国”丛书。丛书对当代中国在经济、政治、民主、生态等问题和执政党建设上进行的全面改革和发展趋势做了系统的研究和阐释,展现了立体、全面、真实的当代中国形象。“理解中国”丛书英文版与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合作,年在美国书展做了首发,引起海外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