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文伯年近古稀仍出差做试验,一到现场就是

他的一名学生曾深情地告诉记者“我所了解的袁文伯教授,是笃实严谨的学者,严肃认真的老师,敦厚淳朴的长者,热爱家庭的慈父,感情忠贞的丈夫。”如今,他的许多学生都已经白发苍苍,但依然还能记得老师当年讲课时风趣的话语,赞叹其与世无争、平和淡定的品性,以及严谨治学、献身学术的精神。

他就是袁文伯,我国工程力学专家、中国矿业大学教授。他长期从事结构力学、矿山工程力学、结构工程、岩土力学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坚持“学以致用”和“教学、实践及科研相结合”的治学之道,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袁文伯与夫人在家中合影(左一为袁文伯)

从小对数学物理等科学课程有浓厚兴趣的袁文伯在高中毕业后考取了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年大学毕业后,袁文伯回到家乡天台县当地的天台中学、育青中学、大公中学兼课,担任数学老师和物理老师。随着战事恶化,他又辗转浙江省立英士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国立英士大学等多所高校任教,虽然条件十分艰苦,但他为了教好学生,花费了大量心血撰写了《木结构设计》《结构学问题》讲义,也因此奠定了他在结构力学和材料力学学科方面坚实的基础。

年,英士大学解散,袁文伯经人介绍来到了之江大学工学院土木系任教,在这里他几乎包揽了土木工程专业所有关于结构方面的课程。两年后,恰逢刚刚创立的中国矿业学院招揽人才,袁文伯便北上矿大任教,开启了他几十年的教学科研道路。

年,矿大校领导探望袁文伯(左二为袁文伯)

50年代,袁文伯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还进行了大量相关俄文专业书籍和教材的翻译工作,先后出版《测量误差原理》《公路上的闸门桥梁和涵洞》《钢梁极限状态》《极限平衡法结构承载能的计算》四本书籍,其间还参与了多本专业书籍的校译或审阅工作。

年,煤炭部组织编制《煤矿凿井专用设备施工图册》(后简称《图册》)。20世纪70年代末,伴随着国家工业建设的发展,此前《图册》所载设备,已不能满足新型矿井建设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以袁文伯为首的中国矿业学院的研究者们承担了钩头和吊桶新系列的研制工作。

矿山中使用的凿井钩头是一种由7个部件组成的能够旋转的设备,这种异型构件的变形破坏特征有其自身的结构特点。袁文伯及其团队首先到一些矿井对钩头使用情况做了调研,最后决定从吊钩实验入手,通过实验得出参数,为采用合理的安全系数提供资料。

当时的袁文伯已年近古稀,腿脚也不好,去沈阳出差做试验,一去就是两三个月,当时东北的冬天特别寒冷,条件也比较艰苦。但袁文伯并没有觉得是多大的困难,并且一到试验现场,就成为实验主力,他设计实验,并做了许多具体的工作。

年冬,袁文伯在吊钩实验现场

经过不断的试验、计算、修正,袁文伯及其团队历时近3年终于完成了凿井钩头装置的理论研究及新系列5、7、11吨钩头的设计、试制任务,并交付兖州、邯邢煤矿进行工业性试验。

袁文伯通过之后的实验数据分析和理论研究,最终确定了既便于设计计算,又符合《安全规程》要求的钩头(吊钩)和连接系统的合理安全系数。相较于之前的产品,在设计上更为经济、合理了。这一安全系数标准一直沿用至今,可以说是典型的通过理论来指导实验、用科研真正指导生产实践的典范。

之后,袁文伯又将重点放到工程力学的教学科研上来。年,由他主编的《凿井工程图册》之第五册“凿井专用设备设计计算示例”,由煤炭工业出版社出版。此书为煤炭部的重点图书,对凿井施工带来很大方便,对凿井设备设计计算起了示范和指导作用。年,袁文伯主编的《工程力学手册》一书荣获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同年,他还荣获了国家教委从事高校科技工作四十年成绩显著荣誉证书。

“我天资平庸,治学、教学、科研、工作,只能以勤补拙。”从青丝到白发,袁文伯从书中获取无尽的报国财富,如今满园桃李,却一直保持谦虚低调的风格和品性。他勤勉好学、严谨求真、勇于创新、爱岗敬业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和追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4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