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古旧书业到底什么模样?是书摊中的熙攘人群,是拍卖场中的争相追逐,是故纸堆中的流转遗存……我想它是很难描述的。作为千千万万普通人在其中维持生计的行当,作为淘书买书爱书人精神生活的归隐处,古旧书行业的存在和发展,在时代浪潮中混杂流露出厚重的样貌和鲜活的气息。
选择兰州这座古老的西北城市,作为描述古旧书业的一个样本,似乎有它的必然之处。追溯甘肃一带的古旧书业发展史,早在北凉时期便已有私人藏书家的记载。元代的汪氏万卷楼,明清的藏书家段坚、张澍,建国后的兰州古旧书店等,都记录着这一地区古旧书业繁盛的一面。
而从八九十年代到如今,兰州的古旧书业市场也在进行着一次次变迁与转型。如今,仅在孔网的数据显示,甘肃省在孔网开店的数量不到两百,而兰州地区占有家,占据甘肃绝大多数。因此,本次访谈我们联系了几位兰州当地的专业卖书人、买书人,听他们讲述自己与书的故事,在古旧书业变迁中的挣扎浮沉,试图描绘一个真实而又朴素的西北旧书业样貌。中国之大,很难说兰州的古旧书业是否可以代表国内其它地区的古旧书业状况,但也许能从这些独一无二的故事中读到几个似曾相识的人与物。其中模样,还是交由读者朋友们来辨识吧。
▍书市一角
行业亲历者——五泉淘书斋店主的书店创业史
与书打交道,在访谈中其实很少听到店主提及“创业”二字,更多的是赋予书与书店更多文雅的意味。但是这位五泉淘书斋(点击进入书店)店主王林,却将书店经营作为他的事业在踏踏实实地进行着。他说,将图书推广给更多人是我的事业和理想,这不是指将书店规模做大,而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真正进来店里读书。
▍五泉淘书斋店主:王林
五泉淘书斋经过了14个年头,回顾创业的历程,王林心头一阵阵辛酸与感慨。十五年前,在报社工作的他,为了补贴家用,晚上便去夜市上摆书摊,没想这个小小的举动却成了他人生的转折点。随着书摊生意越来越好,以及自己对书摊文化的喜爱,王林最终在家人和朋友的反对声中,毅然辞去了10年的正式工作,干起了又脏又累的淘书生意,开了第一家实体店——五泉淘书斋。
起初五泉淘书斋也只是个十多平米的小店,在不断积累的过程中,王林慢慢发现兰州旧书市场的几个特点:90%的卖书贩书者都是从废品收购站淘取资源;同时,整个旧书圈虽有一定的群体,但没有真正有实力的整合者,使得行业凝聚力不够;再者,贩书的多没有远大志向,只是为了生活而卖书。于是,内心便产生了整合旧书市场的冲动和想法。
后来,随着隍庙书市的被取缔,许多书贩子成了“无头苍蝇”般无从去向,这时,王林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创业之路和目标——整合兰州旧书市场,做一个专业的旧书收藏市场。年3月份,王林和同行朋友合资开了陇尚纸品交流中心,这也是五泉淘书斋的第二次变迁,由10平米的小店变为60平米的书店。只是这次创业因种种原因而以失败告终。在这种情况下,王林选择逆流而上,开始了五泉淘书斋的第三次变迁,从陇西路搬至正宁路,整合资源,整合市场,成立了以他个人为主导的占地平米的五泉淘书斋纸品交流中心,下属有十几家独立自营的古旧书店,如今实体书店的发展已初具规模。“我对我们当地的媒体报道曾提过,原来在陇西路,我们卖书的是地下工作者,看不到天,现在我们终于见到天了,变成了地上工作者。”王林回忆起书店搬迁的经历,笑着这么说。
▍地下工作时期——陇尚纸品交流中心
关于如何介绍五泉淘书斋,如果是十年前,他大抵会说,有着藏量不少的线装古籍。那时,他的一位忘年交——天津藏书家石学忠先生引路,慢慢做起来线装书。“当时北面的城市都跑遍了”王林说,“保利、嘉德、瀚海、中贸圣佳,这些拍卖会我们都去过,也是在那时建立了这方面的朋友圈。”
▍甘肃本地官刻版古籍
如今,他却形容店里的书是五花八门的——新旧图书、古籍文献、民俗物件、票证、报纸、连环画等等应有尽有。对于普通书的看法,王林的态度是有转变的。“一本书被印出来,必定有它的消费群体和读者。我们不能把人分成三六九等的同时,还把书分成三六九等。我觉得这对我来说不是一件好事。”所谓“淘书斋”,他似乎很注重“淘”字,希望书友们能在书堆里找到一本好书。“淘书,这是一种享受,享受‘淘’这个过程,而不是结果。”
▍书店一览
有一些书的上架,还涉及到部分兰州地域和文化特色,比如敦煌类、石窟类受欢迎的图书品种,稀见的西北史料等等。如今他的书店里地域文献、档案信札等资料也在当地的古旧书市场占据着一定分量,前年还曾因当地民国时期的地域图资料与国家图书馆有过合作。
▍地图:民国初版试印的一套,71张
聊到古旧书市场是否处于衰退期这个问题,王林认为,这并不是衰退期,而是大众认知度的理性期。卖书人对书籍的价值认知提高了,以前在书摊上卖5块的书,现在可能标价50块、几百块来卖,消费群在缩小的同时也变得更精。书籍自身价值的体现,也是在促使大家理性消费的过程。而如今正宁路的纸品交流中心,看着人流量不大,但其实营业额并没有因此而下降,因为从陇西路到正宁路的搬迁,在某种程度上,筛掉了一些偶然性买书的群体,从而留下了比较忠实的购书群体,可以说来的人里有90%的命中率。
经历三次搬迁、一步步壮大的五泉淘书斋,在孔网上也开了好几家分店,只就其中之一五泉淘书斋来说,经营水平在孔网也是中上水平,再加上拍卖区的收益,利用电商网路发展扩大线下书店事业是肯定没问题的。在经营上,他更是拥抱新兴的推广形式,现在还利用抖音和快手两个短视频平台做店铺宣传,以怀旧主题走向大众的视野。这种将上新了的八十年代老课本、四大名著、二拍三拍、连环画、小人书等等书目,制作成小视频的方式,吸引大家进入并了解书店。
“希望如今的正宁路古玩城可以成为兰州旧书市场的名片”,这是王林对未来的希冀,“古旧书市场有了聚集点,外地人来兰州找书,便知道去哪个地方能找到了。”
▍如今的正宁路古玩城
网上卖书者——不能摆摊,便在网上勤勤恳恳地卖书
一本书(《读者》),一碗面(兰州牛肉面),一条河(黄河)——兰州。这是宁兰书屋(点击进入书店)店主蔡永宁对兰州的介绍,这个他入伍12年后复员安居、摆摊卖书、养家糊口十几年的地方。
▍宁兰书屋店主:蔡永宁
相较于五泉淘书斋王林,宁兰书屋店主似乎更能代表普通的兰州书店从业者,从线下摆摊到线上开店,更多是时代发展、行业变迁影响下的现实缩写。年前后,兰州地区书摊市场逐渐被取缔,这与同一时期孔网新增开店的数目能对应着看出一二。这一时期,新开网店的数量约有70家,占据了当地开店数的半壁江山,这无疑是一次集体转型。从线下转到线上经营,无疑是对经营方式的考验。四年以来,蔡永宁一直勤勤恳恳、不骄不躁,如今靠着网上书店的收入,基本可以养活一家三口了。
蔡永宁住在兰州的安宁区,原来兰州的隍庙书摊还未被取缔时,他也是那儿的常客。在马路边或节假日市场里摆摊卖书十余年。后来书摊难以持续了,年3月,他在孔网注册了宁兰书屋,在网上开张营业,书店以文史哲、社科、医学、艺术、体育等为主,兼顾其他杂项。谈及那段回忆,他直言对当时耐心细致帮他的小张(文奇书屋店主)有愧,“我对于电脑纯粹是门外汉,所以小张手把手教我如何上架图书,上传书影,参考定价,如何发货等。往往忙活一整天,也只是换来我们的一顿家常饭而已。”
安宁区以高校聚集著称,在师大、农大、交大门口摆摊十几年,迎来送往学生一批又一批,蔡永宁也结交了不少教授、大学生的朋友。据他说,原来书摊上的常客——大学生小张、小路、小常如今也都在孔网开了店,现在经营得都不错。还有师大文学院的小吴,从上学第一天便到书摊上买书,一买就是四年。去年小吴因工作调动去了上海,临行前将所藏近千册图书送给了他。小吴的意思是:“希望这些书能流通起来,焕发新的生命和价值。”
▍以前摆摊的场景
蔡永宁性格比较内向,不善言辞,但聊起在孔网的书店经营,也能感受到他对旧书的爱护,以及对书友们的真诚与热情。一本旧书,多少烙有旧主人的印记,扉页上的签名或印章,书中零散的阅读痕迹,这些特殊的意义随着书籍本身传递给新的读者。孔网让一本本旧书,在流通中循环利用,赋予了它灵魂。
网上售书不比实体书店那么直观,为了让书友购书放心,满意,店里的书都是他亲手拍图上传,即使扫码上架,也上传实物图片,不仅仅以标准图展示。他觉得“只有全方位的展示书的封面、封底、书脊、书口、上下端、版权页、瑕疵(如勾画字迹,缺损,油污墨迹等),必要的时候,还要有目录页,不能图示的加以文字描述。这样买家才能放心选购,也少一些争议。”
即便有着十几年的收书、卖书经历,如今的蔡永宁却依旧为货源发着愁。这几年,他明显感到书越来越难收了。“随着旧城改造,老厂改制,城中村拆迁,老书、“好书”越来越少,收书、淘书的渠道,也越来越窄。前几年还经常有老工厂、老学校的图书馆,老教师、老人家的馆藏私藏流出,现在只剩下收购站了,而收购站也随着城市管理和环保检查也越来越少了。”
▍如今的书库
人脉、资金、库房,这些条件都得具备,才能不断地攒下书籍库存。蔡永宁没有实体书店,平时也没有积累下很多书。这次新冠疫情便波及到了这个偏远小店。网上书店因快递开工迟,各地发货困难,订单有所减少。再加上防疫管控,不让出门,二三月份上架的都是这两年库存的“鸡肋”,这种艰难时期,内心只能感慨“闲时收拾忙时用,地主家得有余粮”!
回到实体店的事却也并不容易,首先选址就是个问题,说到如今书摊相对集中的正宁路古玩城,蔡永宁回想说,前几年确实有人提出将兰州的书摊聚集到正宁路军区的一个院子里,但因为那是在城关区,与所在的安宁区距离较远,一个在黄河南面,一个在黄河北面,去那边还要跨过黄河,便也就只能作罢。当然,如果未来有合适的地方能作为书摊的聚集点,蔡永宁也很想有个实体书摊,毕竟有了书摊,便有了交流的氛围,这和网上书店不一样。
买书三十年——见证古旧书市场的一次次变迁
书友张鹏,是兰州老牌学术书店凤栖梧店主的老书友,也是一名资深新闻媒体从业者,20世纪60年代末生人,浸淫古旧书市场多年,因着书香家庭的背景熏陶,以及自身读书爱好的广泛,与孔网和当地的古旧书市场结下了不解之缘,可算是兰州古旧书业近三十年变迁史的最佳见证人。
▍书友张鹏
“兰州最早的几个书摊应该是在工人文化宫(解放前是明肃王府花园)的小公园里,分布在一进大门的两侧。文化宫对面是兰州古旧书店,所以这一带便成了兰州最早的二手书交易市场。”这是张鹏对八九十年代旧书摊的印象,而他口中的“兰州古旧书店”,又称“兰州古籍书店”,成立于年,是全国最早的古籍书店之一,以抢救、保护古籍和古旧书收购、再放行为宗旨,曾被读者当成兰州文化的一个符号,年,兰州古籍书店文化宫店却因经营亏损而停业。
兰州书市最辉煌的年代要属年到、年间,这段时间,书摊的聚集点已转至了张掖路上的隍庙古玩市场。隍庙从90年代初到年,都是最热闹的二手书交易地。年,张鹏刚大学毕业到报社工作,报社和住处就在隍庙边上,因此从那时起,他便开始频繁地转古玩市场。又由于从小爱翻书,逛冷摊淘旧书就成了转古玩市场的一个重要节目。“当时专门卖旧书的大约不到10家,书摊旁还有个拉二胡的老人,我也印象深刻,但不知道他姓什么。”
那个年代,网络售书还未普及,兰州又相对封闭,旧书市场呈现的特点是:好书不多,行情很乱。“瞎买瞎卖”是张鹏对当时旧书交易的形容,比如静悟斎小曹卖书,“厚的十块,薄的五块”,就这么卖,也可以卖的红红火火,成为当时兰州旧书市场的鳌头。
▍书市一角
在经常性的逛冷摊淘书的十几年里,张鹏也和许多书商成了熟人、朋友,如前面提到的静悟斎小曹、上文介绍的五泉淘书斋小王、还有春雨轩的小周、在陇西路摆露天摊的老李等等。说起淘书的趣事,张鹏也是信手拈来,比如三百元捡漏到的《吴宓日记》,十元购得的一册民国中华书局聚珍仿宋版的《敬业堂诗集》零本。
关于这册《敬业堂诗集》,张鹏记忆深刻,“那是年的一个冬日,我路过隍庙,因为天冷,里面几乎没啥人,只有小曹裹着个军大衣守着摊儿。我在他摊上以十元购了一册民国中华书局聚珍仿宋版的《敬业堂诗集》零本。这本书中以毛笔写满批注,字比芝麻粒大不了多少,书法精美。回去以后,我经认真考证,发现此书的批注者为甘肃省著名教育家张作谋先生。”(张作谋——年毕业于国立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后任兰州一中校长)后来张鹏将考证的情况写了一篇《冷摊上淘来的先贤遗墨》一文,发在报纸副刊上,文章见报后,张作谋先生的儿子张谔先生辗转找到了他,希望能将这一批注本让给他。因此张鹏在了解其中缘故后,便将书让给了张谔先生,张谔回赠了其编撰的书。成就了一段当地书友间的佳话。
▍《敬业堂诗集》:批注满满,书法极佳
年左右,隍庙因为古建群保护、管理加强等因素,导致古玩摊全部被清理,这也使得旧书摊失去了聚集地,逐渐分散到各个城区,成为零散的摊位,亦或转到孔夫子旧书网这类线上旧书网站进行经营。这时,经营后来居上者小王(五泉淘书斋店主)联合其他三位发起人,合伙在陇西路开了一间四百平米的市场,将书摊们集中到一起来经营,也就是“陇尚纸品交流中心”。张鹏说,“这是地下室经营阶段,地下室阴冷,人流量也大大下降,我有多次去转,见卖的人比买的人多。”
▍古旧书市场变迁示意图
人流量下降的原因,除了地理条件外,还有线上书店发展的影响。孔夫子旧书网在这期间发展迅速,经营者们都转成以网上售书为主了。同时,孔夫子旧书网对旧书市场产生的另一个影响是:价格越来越透明。书贩不再以薄厚定书价,会根据稀缺性、出版社这些因素参考孔网定价,价格趋于理性,但一般购书者以低价收到好书的机会也就不多了。
后来,陇西路的旧书市场逐渐难以为续,经营者们坚持了一两年,最终陆陆续续随小王搬到了正宁路。现在的兰州旧书市场位于正宁路古玩城四楼,经营户有十余家,经营环境很好,但市场人流量不大。
▍在旧书店淘书
作为买家,张鹏对于兰州古旧书市场的前景并不看好,“在和书商们交流中,我感觉到他们最大困难一方面是货源枯竭,好书难收,另一方面由于正宁路古玩城人气不足,客流不大,普通购书者大大减少,而爱好旧书收藏的人眼光越来越高,一般旧书很难满足其需求。许多书贩在经营旧书的同时开始兼营一些书画、杂玩,估计不久的将来一些书贩将完成转型,单纯的书籍经营者或将消失。同时旧书交易对网络尤其孔夫子旧书网的依赖性越来越大。”
参考资料
韦力——兰州古旧书市场:曾历旺市,难觅善籍(上)
*注:本文根据店主和书友提供的文字、图片及语音资料整理而成,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我就知道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