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骤降,他们让北大很暖

                            

原创暖意融融的北京大学收录于合集#身边的光18个

今天,北京的气温骤降至零下,冷风成韵,滴水成冰。深秋才合页,寒冬已降临,让人不由加快了行进的脚步。

然而,无论在北大的宿舍、教学楼还是办公楼,只要推开门,融融的暖意便能笼罩全身。这份安宁静谧的温暖背后,有一对夫妻,日日夜夜、事无巨细地投入到北大供暖系统的排查、检修、抢修和更换的工作中,一干就是36年。虽然在校内有住处,他们却更喜欢到值班室待命,于风雪间穿行,于烈日中跋涉,无论深夜或黎明,都踏踏实实地为北大人带来安心。

这对夫妻就是北大动力中心供暖运行科的王加元和赵佃梅。他们在这里,他们的孩子也在这里,他们将青春时光倾注于北大,也把一家人的幸福生活都写进了北大的故事中。

(摄影:肖梦涯)

两个人

守护温暖的循环

赵佃梅平时讲话慢慢悠悠,但聊起自己的工作来,话便立刻多了起来,目光也格外明亮。

博雅塔下,一体旁边,有几栋低矮的灰色房子。走进去,各处都是阀门和仪表,铁皮机器轰鸣作响,一条条管道将伫立的水罐相连,右边的通往图书馆以北、左边则通往南面,都被清楚地标记着……这里,就是王加元和赵佃梅夫妻的值班室。

和天花板一样高的水罐是赵佃梅最常打交道的设备,她作为动力中心的冬季供暖季节工,一直负责进行北大冬季供暖的软化水化验工作,“直接将自来水烧热,会产生水碱,水碱会堵住暖气管道,所以得把自来水这一类硬水变成软水。我们一般用氨水来化验,不是软化水就显红色,是的话就会变成蓝色。”赵佃梅平时讲话慢慢悠悠,但聊起自己的工作来,话便立刻多了起来,目光也格外明亮。她说,通过操控水罐上的阀门,硬水得以变作软水,检验合格后,才能放心地送到校园内每一片暖气中。

值班室不远处,是北大最早的换热站,有着50多年的历史。“咱们学校里总共有24个换热站,最西南角的是43楼的换热站,还有二教地下室、吕志和楼地下室、外国语学院、政府管理学院、环境学院、法学院等都有换热站,邱德拔体育馆还有两个……”说起学校里的换热站,王加元如数家珍。进入北大以来,这些大大小小的换热站接连建起,也见证着王师傅维修、保障工作的点点滴滴。

王加元现在已经是动力中心供暖运行科副工长,承担着全校的冬季供暖维修和夏季检修工作,检修范围还包括校外的燕东园、中关园家属区、北大出版社等地,加起来足足有多万平方米。为了保障顺利供暖,一年四季,王师傅总要带队钻入各个宿舍、教学楼、办公楼的地下室,挨家挨户地细致检查,投入到暖气管网的维护中。正是这日复一日的辛劳,他练就出一眼就看出问题的真本领:“我只要看到冒热气,就知道是哪里漏了。”发现问题时,王师傅一刻也不敢松懈,总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到漏点、及时修补。

换热站中的水循环也是夫妻俩在维护。到了冬天,锅炉水从校外的动力中心送来,在运输途中不断耗散能量,到了换热站往往就不够热了,因此需要用换热器再把水烧一烧,达到要求温度,才能输送到教室里、宿舍中……暖气中使用过的凉水,也需要先输送回换热站中重新热一热,才能得以循环利用。“换热站里的水循环得好,供暖才能不出差错,校园里的暖气才能始终热烘烘的。”王师傅笑着说。

这对夫妻保障着换热站正常安全的运行工作,守护着温暖的循环,守护着北大的“温度”。

“闲不下来”

让燕园寒冬如春

好不容易清闲下来,相伴一同逛逛燕园,一圈下来,他们不约而同地都觉得有些不对劲,“要是多点活干就好了,”王加元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夫妻俩相视而笑。

又到了夫妻俩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

每年十月的尾巴,北大的供暖系统会开始试运行。暖气开始上水,为的是保障十一月初的提前烧锅炉热水。这期间,大大小小的供暖问题都需要供暖中心的工作人员来解决。王加元说,在这个阶段一般没有上下班时间,哪里出现跑水、漏水的现象,他们都会随叫随到。

等到正式来了暖气,夫妻俩更是24小时严阵以待。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接到电话,王加元都会马上出工,立即到位。有时遇到房间没人的情况,还得立刻联系保卫部开锁,进行登记备案,来回折腾三四个小时是常态,而赵佃梅总会陪伴左右。即使已经到了退休的年纪,夫妻俩仍然坚守岗位,从未耽搁半点,生怕不能服务好师生们。

作为供暖队伍里经验丰富的老手,倘若碰上相当紧急而困难的任务,王加元都会毫不犹豫地冲在第一线。有一次,勺园食堂地下的换热器停摆,整整九栋楼的暖气全都停止工作。早上八点接到任务的王加元,带上几位同事第一时间赶往现场,紧急排查,即时抢修。连续工作六个小时后,换热器得以正常运转,勺园室内重新温暖如春。

像这样的大问题虽然并不多见,但暖气不热、需要安装自动排气阀、上水响个不停等细碎的“小问题”,已经足够把王加元的日常塞得满满当当。在他的手机里,有一个记录自己接单数的小程序,单看11月,年的出工记录是五百余单,年就激增至七百余单,今年十一月刚过半,就已经有了四百余条记录。想到自己已经解决了这么多的供暖问题,王师傅笑得很是满足。

夫妻俩不辞辛劳地四处奔波着,中午没时间吃饭、晚上因为一个电话而整夜无法回家休息,为了查明漏水源头亲自下井、裤子湿到大腿处,都是常有之事,但他们早已习惯。好不容易清闲下来,相伴一同逛逛燕园,一圈下来,不约而同地都觉得有些不对劲,“要是多点活干就好了,”王加元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夫妻俩相视而笑。

携手相伴

从“北漂”到“北大人”

8年奥运会乒乓球测试赛时邱德拔体育馆的供暖、夏天的防汛、开学典礼的布置、党代会的现场安排、空调安装、学五食堂外和百讲广场处的帐篷搭建……“这些都是我们做的!”

时间退回到36年前的一个冬天。24岁的王加元为了给家人带来更好的生活,来到北京闯荡,成为一个真正的初代“北漂”。当时恰逢北大设备科(现动力中心)招募职工,王加元便立刻抓住机会,就此进入北大。年,赵佃梅也跟随丈夫的脚步来到了这座园子。

那时的北大,供暖事业才刚刚起步,没有天然气,只能烧煤,全校只有两个锅炉房,技术工人也十分紧缺。可以说在供暖这一领域,王加元和北大都是“白手起家”。

在这之前,王加元并没有专门学习过供暖相关的技术,只能踏踏实实地“边干边学”,跟随技术升级“需要什么学什么”。从一个初来乍到、没有经验的毛头小子,到在不断实践中学会看图纸、拆洗换热器、日渐成长起来的熟练工。从操作烧煤的锅炉,到管理机械化、自动化的换热站……工作以来,技术精湛的王师傅,从没出过一次差错。在今年的动力中心技能大赛中,他还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但王加元从不自满,一直坚持将“终身学习”落到实践中:“就是一直得学,得卖劲干。我现在也不敢说全都会了,还得学学燃气那套东西呢。”

作为北大后勤大家庭的一份子,在本职工作以外,哪里有需要,夫妻俩就会去哪里帮忙,学校里大大小小的后勤事务都少不了他们的身影。说到这里,王加元兴奋地展示出一些工作照:8年奥运会乒乓球测试赛时邱德拔体育馆的供暖、夏天的防汛、开学典礼的布置、党代会的现场安排、空调安装、学五食堂外和百讲广场处的帐篷搭建……“这些都是我们做的!”他自豪地笑着。

今年,王加元已经60岁了,在同事、孩子都劝他好好休息的年纪,他仍然“闲不住”。作为一名党员的他,有着更重的责任感、使命感,每天亲自到岗检修设备,总想着多做点事,用自己的独家经验手把手指导、帮助新人们。由于专业素养好、责任心强,今年9月退休后,王加元又被返聘回来,继续在燕园发光发热。

来北大这么多年,王加元经常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坚持练习写字。这不仅仅是出于工作记录的需要,更是他身为北大的一份子对自己的要求。工作之余,夫妻俩也被燕园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熏陶着,谈起北大自己的带来的最大改变,他们纷纷感慨:“学到了知识,为人处世也更懂礼节了,变得更有文化了。”“中国的最高学府啊,就是不一样。”话语间,处处洋溢着身为一个北大人、在北大工作的骄傲。

长情相伴

相亲相爱一家人

当被问起最想对彼此说的话时,他们有些羞涩地说道:“健健康康,白头偕老。”对他们而言,这简简单单的八个字,就已经足够浪漫。

“我们一家人都在北大。”谈到这一点时,王加元和赵佃梅充满了骄傲。

三十多年前,夫妻俩先后来到北大。现在,他们唯一的女儿在28楼地下室负责收电费的工作,女婿在高压电配电室工作,一家人都是名副其实的“北大人”。

家人对工作的支持,是王加元最大的动力。在这之中,给予王师傅无条件支持最多、也最长久的,无疑是赵阿姨。王师傅经常半夜出工,赵阿姨有时会陪着一起去,但也常常被丈夫果断拒绝:“不用,不用!我遛个弯就好啦。”赵阿姨拗不过他,只得在家里等着,有时等到凌晨三四点钟也没睡。“每次他解决了问题回来都特别高兴,”而这时,赵阿姨也终于可以松口气。

陪伴与守候,是夫妻俩最长情的告白。当被问起最想对彼此说的话时,他们有些羞涩地说道:“健健康康,白头偕老。”对他们而言,这简简单单的八个字,就已经足够浪漫。

在王师傅心中,北大学生就像是自己的孩子,孩子们要是受冻了、睡不好,自己也会担心不已。在昌平新校区里,新安装的暖气是铜铝复合的,虽然散热好,但如果不能把控好上水温度,暖气里就容易“窝住气”,不停发出“咕噜噜”的水声。王加元知道这件事后心疼得不得了:“这些同学白天来燕园校区上课,晚上九点半才能坐班车回去,要是睡觉的时候暖气响,这得给他们带来多大困扰!”想到这里,他下午两点便赶去昌平,晚上七点半才回来,就是为了把这个问题查清楚、弄明白。

去维修器械时,“有些老师又是倒茶又是递水果的,”同学们对他们的工作也充满了理解和感激。由于工作原因,哪怕是阖家团圆的春节,他们也会坚守在岗,连除夕夜的饭菜都是在北大食堂吃的。

这一家人用真心温暖燕园,用真情温暖彼此;北大也温暖着他们,成为了他们的第二个家。

采访手记

采访在王师傅、赵阿姨热情的道别声中结束了。或者说,这不像是一次采访,更像是和家里的老人长谈,听他们讲着最朴素的真情和真理。王师傅一直把我们送出门口:“有什么事咱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2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