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宅在家中,足不出户。让我们煮字为药,读书以抵抗无奈与寂寞,期待早日解封。
《被抹去的历史:巴拿马运河无人诉说的故事》玛丽萨·拉索/著扈喜林/译,广东人民出版社·万有引力,年10月版
推荐人:臧继贤
推荐语:
这本书并不是在讲述巴拿马运河的修建历程,也没有全部都在痛诉美国对巴拿马运河接近一个世纪的垄断和控制,而是试图证明某种观念对于历史进程的影响:20世纪初,美国认为巴拿马运河地区属于“欠发达”状态,所以最后决定将运河区的巴拿马城镇一个接一个拆除,使将近四万人被迫离开自己的家园。最终,美国人建成的运河区拥有整齐的草坪、游泳池和空调别墅。但令作者自幼就印象深刻的是,公路两旁茂密的丛林,它们完全不同于巴拿马境内泛美公路其他路段两旁的干旱牧牛场。
那片丛林景观会让不知情的人误以为那就是运河区的原始地貌,但事实却是20世纪美国人在巴拿马的创造。作者没有明说,但在她的表述中可以感受到,那些丛林在她心目中是某种错误观念的产物,即20世纪初美国认为自己代表先进的西方文明,以巴拿马欠发达为理由,用丛林抹杀了当地长达年的城市和农业历史。作者研究发现,美国官员在巴拿马运河修建的最初时期,对于运河区的建设方式是存在分歧的,但最终由于“美国是进步的标杆,而巴拿马是落后的热带地区”的共识,导致了当地居民的搬迁和运河区的重建。
作者并不赞同“20世纪的巴拿马是落后的”判定,她认为巴拿马当时是具有现代性特征的,“自16世纪起,全球贸易和国际劳工就一直是巴拿马经济的核心,运河区的巴拿马城镇在全球最早的宪政代议制度试验中扮演了积极的角色”。所以,在外人看来,作者控诉的应该是20世纪初美国的崛起否定了大航海时代以来巴拿马在现代文明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所以这本书其实借助巴拿马运河区的命运,反映了20世纪初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的剧烈变化。当然,这并不是作者想论证的核心内容,但作为旁观者的中译本读者却更容易看出这一点。
《不存在的孩子:19-20世纪堕胎史》让-伊夫·勒纳乌尔、卡特琳·瓦朗蒂/著高煜/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年2月版
推荐人:彭珊珊
推荐语:
“堕胎最初是被禁止的,因此受到严厉的处罚。后来得到容忍,并且被自由化。最后,它变成了一种权利。”几句简短的发言概述了当代堕胎史,它发生在年11月29日的法国国民议会会议上。作为一种姗姗来迟的权利,堕胎在法国社会走过的历程由两位法国历史学者以他们擅长的社会文化史研究路径在《不存在的孩子》一书中作了详细的呈现。
从汉谟拉比法典到亚述判例汇编,迄今人们所知的古老法典都禁止妇女堕胎。在两位法国史学者的研究中,堕胎先是被视为侵犯父权和夫权,然后被视为冒犯上帝、违反道德,19世纪之后变成了反社会和反国家的行为。直到20世纪的后几十年,女性有权处置自己身体的原则才终于被人们接受,个人权利才最终战胜宗教、社会、国家和家庭方面的考虑因素。
作为医疗手段的医疗性堕胎率先得到论辩的机会:这种手段究竟是谋杀还是救人?是一种权利还是急救措施?谁有权做出决定,是医生还是孕产妇?还有我们熟悉的狗血桥段——保大还是保小?孕妇在分娩时如果发生并发症,就必须做出选择,是保留母亲的生命,还是保留胎儿的生命?这些争论17世纪就开始了,到19世纪才开始显得对母亲有利。
19世纪90年代起,堕胎走出学术领域,成为一个社会和政治问题。法国正陷入人口出生率下降的恐慌中,同时对隔壁年增加人口70万的德国忧心忡忡,堕胎成了民族敌人、对社会和国家的犯罪。
20世纪70年代发生了一些里程碑式的事件。首先是引起空前轰动的“人声明”:位声称实施过堕胎因而触犯刑法典的女性呼吁改变,其中有文学和演艺界的世界名人:西蒙·德·波伏瓦、玛格丽特·杜拉斯、弗朗索瓦兹·萨冈等等。旷日持久的辩论与斗争之后,终于通过了年“韦伊法”——人们以时任卫生部长西蒙娜·韦伊的名字来称呼它,其实质是自愿终止妊娠法,目的在于争取堕胎权,以及女性处置自己身体的权利。然而,即便在这来之不易的法案中,怀孕10周后再堕胎仍然属于轻罪,医院在实际的实施中往往推诿甚至干脆反对,法案本身也随时面临被废止的危险。在当时议会充满敌意的环境中,人们不愿将它理解为一种权利,它是宽容和劝阻的法律,适用于在有限条件下处于“困境”中的女性——如果继续妊娠使孕妇的生命受到威胁、如果胎儿有严重的发育畸形、如果妇女在乱伦行为或者被强奸之后怀孕,在这些情况下从法律上允许堕胎。事实上,从“人声明”到年1月《政府公报》正式发布这部法律,还经历了几乎九年的斗争,其间对堕胎权的敌意经久不散。
直到年,法律才完成了由容忍向权利的转变。医疗干预时限延长两周(堕胎时限从怀孕10周延长到12周,但这个时限也仍然有可讨论的空间),取消未成年少女堕胎必须经过父母同意,以及免除堕胎处罚——最后一条最有象征意义,这才意味着女性处置自己身体的权利得到认可。
最后,作者欣慰地写道,堕胎权得到几乎所有法国人的认可,并且跻身于构成社会和民主现代性的诸多法律之中。尽管这个时间比我想象得要晚得多,年,21世纪了。不过,又过二十多年以后的年,美国传出最高法院将推翻保护女性堕胎权的“罗诉韦德案”的消息,关于堕胎权争议和政治斗争卷土重来了。最近的种种新闻,真是时不时给人一记闷棍:原来,权利争到了可以再失去,大门打开了还可以再关上啊。
《程长庚·谭鑫培·梅兰芳:清代至民初京师戏曲的辉煌》么书仪/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年12月版
推荐人:郑诗亮
推荐语:
在家隔离得久了,精神愁闷自是难免。当此之时,将目光转向longago与faraway的东西(友人陆大鹏自况“热爱一切longago与faraway的东西”,不敢掠美,特此声明),虽不无鸵鸟之嫌,倒也确能寻见些慰藉。正因如此,幺书仪老师这本《程长庚·谭鑫培·梅兰芳:清代至民初京师戏曲的辉煌》(以下简称“幺著”)眼下之于我,就仿佛一剂忘忧散,读之可以解闷,可以破愁。
这当然是一本尽显作者深厚学术功底的戏曲史研究名作,而我从中领略到的,则是无尽的八卦趣味。譬如第十章“戏迷、票戏与下海”,晚清民国时戏迷、票友对京剧的痴迷,令人惊叹复感慨;又如第十一章“晚清京城的男旦和堂子”,光是标题,就足够弹眼落睛了,至于内容,读者自可鉴之。——说起来,幺老师另一部大著《晚清戏曲的变革》中对“歌郎”的详尽考辨,也很精彩。
一直嗜读高阳小说,如《胡雪岩》与《慈禧全传》等,原因之一,是其书对传统中国社会(主要是晚清)的人情委曲,有着生动而深透的描写。可这些毕竟是小说家言,与真实生活还是“隔”,幺著论及的诸多京剧演员的种种事迹,远比小说来得精彩。谭鑫培、杨小楼、梅兰芳这些大家名角自不必说,一些地位稍次的人物的故事,也好看得很,从中可以见出民国梨园众生相。譬如王瑶卿,书中写他“禀赋不强”,“坐科时候练跷伤了脚,练功伤了腰”,练不成武旦,中年以后“塌中”,嗓子也“变得高不成低不就”,“论唱比不过陈德林,论打比不过余玉琴,先天的条件和后天的修为他都是逊了很大的一筹”,可是王瑶卿却“在念、做方面狠下功夫,在教徒授艺上面名利双收”,“他身前身后的名望和生活的优裕,都远在陈德林、余玉琴之上”。
那么,王瑶卿具体是怎么做的呢?幺著举出的事例都很耐咀嚼。例如,他打破了不得“抢行”(即去唱别人已经唱红了的戏)的梨园陈规,把余玉琴唱红了的《儿女英雄传》“抢”了过来,大刀阔斧地做了简化改动,不仅观众愿意买账,后来的武旦和花旦也都乐于遵从,幺老师的点评一针见血:“谁不愿意又省事、又好看、不受罪、表演生动,还当着改革家呢?”而且,王瑶卿非常注重学习他人之长处:“陈德林会‘安腔’,他也很快就学会了设计唱腔;陈德林在内廷演《雁门关》《探母》时,把西太后走路的姿势化成台步,让西太后很高兴,王瑶卿就也在平时留意内务府旗人眷属的行为举止和说话特点,然后作为‘俏头’化入旗装戏的身段和话白之中,后来,他的拿手戏《探亲家》《珠帘寨》也做到了堪称一绝。”对于王瑶卿,幺著总结说,“同样一出戏,他演出的时候,手眼身法步总是比别人到位、好看,他的长处是做工和念白精彩好看;思想开放,常有标新立异的革新之举;心思缜密,自我定位的时候毫不客气;有眼光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也有魄力维护自己的利益”,活画出一位被称为“通天教主”的京剧改革家的特征所在。类似这样的精彩段落,书中所在多有。
《赤壁之戟:建安与三国》田晓菲/著张元昕/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年3月版
推荐人:钟源
推荐语:
本书题目中的“建安”与“三国”本是同一历史时期,然而,它们唤起的联想却截然不同。“建安”令人想到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三国”则让人想到汉末的军阀混战、合纵连横、运筹决胜与武艺将略。二者作为文学和文化史现象,从它们各自的起源,直到今天,都在不断地被重新创造。田晓菲教授“在微观上试图重新解读某些文本,在宏观上则企图探讨某些具有内在关联的文化现象”,以此检视一千余年来“建安七子”“赤壁”“铜雀台”等历史意象的传承和再造过程。本书以文学作为切入点,在文本细读中寻觅被选择性遮蔽的文化信息,再现那段“历史”如何被建构成我们心中的“三国”。甚至把吴宇森的电影《赤壁》、《三国志》《三国无双》等游戏,以及三国网络同人小说都纳入考察视野,颇有新意。
《登天之梯:一个儿童精神科医师的诊疗笔记》布鲁斯·D.佩里、迈亚·塞拉维茨/著曾早磊/译,重庆大学出版社,年10月版
推荐人:朱凡
推荐语:
创伤后心理压力综合症(PTSD)直到年才被引入精神病学中,当时的人们认为儿童有着天生的复原力,因而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