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北京艺术区内的旁观书社是一家折扣书店,在库存书里淘金,让老书重回书店,旁观书社找到了应对价格挑战的一条破局之路。旁观书社的折扣始于年,主理人吴敏说:“许多好书在淡出大众视野后,存量多且折扣力度大,这让书店能充分发挥选品优势,以现金结算、折扣售卖,来保证书店的品种快速更新、现金流畅通。”
雍和书庭于年12月19日开业,一个多月后,疫情就来了,3年多过去,书店依然在。“书店从一开始定位就很明确,是一家签名本主题书店,这是国内第一家。”雍和书庭创始人彭明榜说,这个主题决定了书店要做大量线下的图书分享会、新书发布会,把作家们聚拢到书店现场,“3年我们做了多场线下活动”。
今年3月,北京市委宣传部组织“实体书店的春天”采访团,实地走访了位于北京密云、顺义、朝阳、海淀、东城、西城的书店,调研实体书店现状。
近年来,实体书店在图书销售市场份额的占比不断下降。中金易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发布的《年年度图书市场数据报告》显示,近两年短视频电商码洋(一本书的定价或一批书的总定价,其货币额俗称“码洋”——记者注)同比增长42.73%,实体零售同比负增长14.16%;年图书市场传统电商码洋占比61%,短视频电商占比18%,实体零售占比9%。
与此同时,却又出现了一波波新概念书店的开业热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出版研究所所长徐升国认为,这是当下实体书店转型成效的直观体现,“这些举措满足了人们对文化生活新方式、精神生活新体验的需求,实现了与线上平台的竞争错位”。
提供文化阅读产品仍是实体书店的根本
雍和书庭的售书方式很特别,尽管是线下,但一般不是读者到店购买,而是以社群营销为主,读者先在线上预订,然后书店请作家签名后销售。“我们都是全价,不打折,平均每个月的销售额在10万(元)以上。”彭明榜认为,一家实体书店要生存,一方面要和线上书店有区别,不打“价格仗”,给读者一个全价买书的理由;另一方面要和线下的其他书店有区别,给读者一个买书的理由。
让彭明榜高兴的是,咖啡文创等很多实体书店赖以生存的收入来源,如今在雍和书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家书店实现了以“卖书”生存的“初心”,“销售签名本带来的收入占到95%以上”。
无独有偶,年,旁观书社对阅读空间进行升级改造,撤除了饮品区。“我们希望把重点放在擅长的图书选品和销售上。”吴敏说,由于折扣,书店的图书销量越来越多,餐饮仅占营收的10%,“撤掉餐饮反而有助于提升单位坪效(店铺单位面积的销售额——记者注)”。改造后的书店引来更多读者,今年春节期间甚至有数万人次到店。
如果你浏览各地的网红打卡地,有一家书店大概率会赫然在列,它就是PAGEONE。成立于年的PAGEONE,不仅仅是一个图书卖场,更是一个开放多元的文化空间。PAGEONE书店总经理陈鹏表示,门店在整体设计时会遵循“和而不同”的原则,在延续该地区既有肌理的基础上,将它与书店的商业氛围有机整合,打造具有人文温度的文化与商业综合体。
陈鹏介绍,书店的营收较为多元,主要来自图书、餐饮、文创、文化活动和空间租赁等店内收入;同时对外的品牌输出,包括阅读空间建设、选品服务、供应链服务等,都是重要的收入板块。其中,与图书和内容生产有关的板块仍是主营业务,占50%以上。“PAGEONE目前经营状况良好。”他透露,从一季度的销售数据看,已经恢复到年的80%-90%。
在徐升国看来,实体书店的图书销售功能下降具有必然性,未来的核心方向应是向卖服务、卖体验、卖场景、卖空间转化。但他同样认为,丧失自身特色与主体性的转型,容易陷入“昙花一现”或“东施效颦”的境地,抛弃提供文化阅读产品和服务的根本,实体书店不会有未来。
“线上书店帮人们省时省钱,实体空间的功能之一是帮人们把省下来的钱和时间‘浪费’在更美好的事物上。”谈及实体书店的未来方向,徐升国认为,重点在于找到大众需求与书店可供服务的交汇点,提供线上场景无法替代的服务。元宇宙、VR、沉浸式剧本杀……这些可以“武装”实体书店,助推书店向销售全真阅读等高端文化、知识体验转型。
读者是书店最宝贵的“资产”
每到一座新城市,90后女孩王迪都会第一时间“找书店”。在店里点一杯饮品,找一本开封的书,便可以坐下享受阅读时光了。王迪希望实体书店能为读者提供相对安静的阅读环境,最好还能有些会员专享活动。过去,她常去广州、武汉的西西弗书店,还办了储值卡,算下来已消费几千元。相比线上,王迪更青睐去实体书店买书。她说,自己是“想看书就立马要看到的人”,而且,实体书店能让她对书的品质有更直接的了解与判断。
与许多来书店进行场景消费、体验消费的读者不同,书迷李朋逛书店的主要目的是选书,希望买到“过去没注意到的书”。但他其实更习惯网购——在网上浏览图书推荐后迅速选书下单,“省时省力”。
“一个人的精力有限,知识很‘博’就难免不够‘渊’,书店不是同样的道理吗?”李朋认为,一家书店的面积有限、容书量也有限,若对各种门类的书都有所涉及,单一门类的深度便会受影响。他希望实体书店能更加专业化,“每家最好专注深耕2-3个门类的书籍”。
和读者的沟通,一直为实体书店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