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更有黄金屋平江石坪

北京飞来个“图书馆”

——平江县三阳乡石坪村“品”书记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徐亚平通讯员李慧君张香贵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4月29日傍晚时分,在平江县三阳乡石坪村村民服务中心的农家书屋,村民们或站着找书,或两人对弈,或围坐着看书入迷……

石坪村的农家书屋,每天8时开门,“营业”12个小时。一面靠墙的书柜上,文化教育、科技生活、文学艺术等7类书籍摆放得满满当当。

扶贫先扶智。年3月23日,财政部机关党委副书记岳学鲲第一次来到联建扶贫点平江县石坪村,给村支部书记黄兴送上了一本厚书《摆脱贫困》。了解到农家书屋的书籍品种、数量都不多,财政部机关党委决定针对石坪特色种养殖业为村民们采购相关书籍。

忆起书屋往事,黄兴很是激动:“一时间要找到这么多、这么专业的书籍并不容易,他们跑遍北京大小书店,购买了册书籍,分两批寄到我们村里。”

村支部书记黄兴告诉记者,以前,村民们白天忙活,傍晚得空常聚在一起聊天、跳舞、打腰鼓。有了农家书屋后,他们又多了一个去处。“我的两个女儿,很喜欢村里的书屋。”石坪村下坡组村民王仁华说,“大女儿童心周末‘常驻’书屋,二女儿童楠疫情期间回不了学校,从书屋借书借得可勤哩!”

众所周知,高粱组村民唐建军爱看书,爱钻研种养殖技术,常在下雨天来书屋。“雨天干不了农活,我骑着摩托,五分钟就能到书屋。”唐建军说,“年的春天多雨,我种的30亩黄瓜中了‘霉毒’,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心里着急得很!多亏村里有书屋,书里有办法。照着书去买药、配药、用药,我的黄瓜一周就好了。”他从书柜里拿出一本《无公害蔬菜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新技术》,翻了又翻,爱不释手。

“村民借书、还书比较自由,直接拍照发给村妇联主席吴朝辉就可以了。”石坪村扶贫专干张想玉笑着介绍,村干部还可以从中协调向别的村“借”书来满足村民的需求。年底,财政部驻平江扶贫工作队队长、平江县委副书记邢朝虹造访书屋,听说书屋藏书越来越少后,感触道:“书屋里的书越看越少就对了,这证明乡亲们都爱读书,舍不得还。我就是喜欢乡亲们学而不厌、学以致用。”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5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