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沉与拓展近代中外交涉史料丛刊工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9728824

陈寅恪约在年代尝言“中国之内政与社会受外力影响之巨,近百年来尤为显著”。近代中外交往频繁,留下了大量的史料,这对于我们研究中外交流史、外交史和中外互识等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材料。《近代中外交涉史料丛刊》是由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主编、整理近代中外交涉交往材料而成的史料汇编丛书。其整理团队的成员多为活跃在学界第一线的高校内年轻学者,在工作特色上表现为整理与研究相结合,丛书各种均附有问题意识明确、论述严谨的学术性导言,便利于读者的阅读与理解。《丛刊》第一辑共十种已于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得到学界和读书界的欢迎和好评。该《丛刊》的整理刊行,拟为一持续的事业,后续工作也正在推进之中。

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编《近代中外交涉史料丛刊》第一辑年11月6日,由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与复旦大学历史学系联合举办的“钩沉与拓展”:“近代中外交涉史料丛刊”工作坊线上、线下同步召开。三十余位学者及上海古籍出版社编辑、媒体代表出席会议。会议首先由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历史学系章清教授致辞。章清教授首先感谢了与会专家学者的到来及上海古籍出版社对第一辑《近代中外交涉史料丛刊》的支持,希望借助本次工作坊持续推进近代交涉史料的整理与研究,也希望专家学者与编辑通过工作坊实现更好的沟通。

一、书信、报刊及图像史料的利用会议第一场由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戴海斌教授主持。四位学者围绕书信、报刊与图像史料进行报告。

马忠文(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以《台北近史所藏辛亥前后梁启超函札考释》为题,介绍并考释台北中研院近史所藏康有为存札。这批书信可能是近史所从康有为之子康同籛处获得,现已整理并发表于今年7月出版的《近代史资料》中。存札中有梁启超亲笔书信18封,从中可见梁启超对甲午前后朝局的观察和评价;梁启超未随伍廷芳出使缘于他担心受后者挟制且不愿放弃《时务报》事业;康党刺杀刘士骥案,梁启超事后知情并帮助同门窝藏案犯;梁启超对载沣摄政后的国政非常失望,但对自己治理国家的能力极为自信。从中亦可见康梁师生间坦诚情谊。通过考释,这批函札可澄清历史疑点,丰富我们对康梁政治活动的认识。

姜鸣(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强调了近代史料中的“一对一”往来书信集的整理工作。近年来,尺牍整理、出版成为史料发掘的一个重要领域,其中“一对一”的往来书信可能是最有趣、最有价值的部分。它给了我们一个长时段观察、研究的窗口,非常宝贵,如史学界常用的《中国海关密档》及近年整理出版的《李鸿章张佩纶往来信札》《陈宝琛张佩纶往来信札》《张佩纶家藏信札》等都是此类。“一对一”书信集的价值体现在对通信作者人际关系及他们对政治、外交、军事、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全方位了解。通过有应有答的一对一信件,研究者可以完成对某一事件的连续追踪,避免阅读单向信件的缺憾,从而更深刻地把握历史真相;还能找到当年的现场感,触摸历史温度,理解人物冲突,使作品能够代入写作者和历史时代相互沟通的情绪,也能把读者真正代入到历史冲突的现场。在书信整理中应当高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87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